Terminator
【摘要2019.11.7.中時
莊奕琦】日前在行政院科技會報中,國發會引述學者研究指出,未來10~15年人工智慧(AI)科技發展會衝擊台灣46%的工作機會,到2030年相關人才缺口將達8.3萬人。與會的科技界大老均呼籲政府應注意AI興起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並重視人才培育。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提醒注意,AI可能帶來失業、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
產業的人工智慧化,以機器人大量取代例行性、重複性與功能性勞工,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首當其衝的是傳統產業,從事如製造業生產線組裝的低技能勞工和服務業的祕書、客服、總機接線生等。隨著大數據與雲計算的應用,再加上機器的深度學習,包括認知能力也能透過演算法來執行,無人駕駛車的出現即是一顯例。
AI科技的衝擊,最明顯的是開發中國家低技能勞工的人口紅利,將被機械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化取代,造成開發中國家大量的失業;而先進國家的例行性與非認知能力的中等技能勞工,也會被取代而大幅失業,造成所謂的「科技性失業」現象。影響所及,跨國與各國國內的貧富差距也會擴大。
當然,技術創新往往具有毀滅性與創造性。配合產業人工智慧化也會創造新的人力需求,未來將是人與機器合作的工作環境,新的人力需求必須具備IT及與機械溝通介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包括資料科學家、大數據專家、資安分析師、軟體開發師等。
另外,新的勞工需求須具備非機器可取代的所謂「人類技能」,包括人文、社會與文化能力、藝術美學、想像力與創造力、面對面溝通的技能,如社會服務工作者、人力資源分析師、藝術家、家庭醫療照護師等。
根據目前國際的各項研究均發現相似的結論:人工智慧化的總人力需求效果,所創造出的工作會大於所消滅的工作,即淨人力需求為正。人工智慧化運用得當,將可以創造淨的社會福利效果,端視人類如何採取適當的發展政策。唯有認清未來人力需求的方向與內涵,才能做好與確保人力發展的目標,提高勞動生產力並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換言之,面對未來的職場環境轉變,人力資本的培育如教育與訓練尤其重要,除了國際化與跨學科的專業技能取向外,更應培養了解與辨識問題的能力、理性思辯與分析的能力、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全面地提升人力資本的素質,迎合人工智慧化的新科技環境,才能解決人力資源的運用與貧富差距的問題。(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PS:
1.
設計、創新與溝通的工作,由人類負責;
2.
記憶力、計算能力、勞動力與戰爭的工作,由機器人負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