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11歲哥 糞便救了5歲弟

【摘要2017.12.29.蘋果】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彰說,男童誤食強鹼液體,造成食道、胃部嚴重受傷還引起敗血症,經胃造口手術及抗生素治療三周後雖順利出院,但大量抗生素也破壞其腸道菌環境,「好菌幾乎全消失」,男童因而感染治療不易治療的困難梭狀桿菌,合併毒性巨結腸症,無法進食且產生腹部腫脹、血便等症狀。
陳建彰表示,醫療團隊再以抗生素治療男童,卻殺不死他體內的困難梭狀桿菌,只好選擇糞便腸道菌叢移植,經家屬同意後,取得男童哥哥新鮮糞便三十公克,經過濾雜質、純化、萃取,製成腸道菌叢混合物,加入兩百五十c.c.生理食鹽水,再以大腸鏡灌入男童腸道,完成菌叢移植。 
針對治療結果,陳建彰說,移植隔天男童腹部腫脹即明顯改善,腹瀉頻率減少,食欲也轉好,兩周後腸道菌叢的好菌大量增加,幾乎恢復正常菌相,經連續三次糞便追蹤檢查,都找不到困難梭狀桿菌,代表已成功治癒。 
醫師許文鴻說,糞便腸道菌叢移植在國內仍屬初步發展,多用於治療感染困難梭狀桿菌、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但不是所有腸道疾病都可用,若腸道發炎太嚴重即不適用,治療前須由醫師評估。
肥胖等新陳代謝異常引起的問題,也可能與腸道菌相異常有關,糞便腸道菌叢移植未來除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還可望運用在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發展潛力無限。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第三次世界大戰默默開打!

【摘要2017.12.27.蘋果】想要世界和平,很難嗎?歷史上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死傷近5000萬人,第二次則死傷破億,殊不知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悄悄開打,而且專家預估這次影響範圍擴及全球,而且死傷人數將以每年650萬人往上遞增,學者們也都搖頭嘆氣表示:真的無法預防嗎?
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為哪樁?不為領土、不為能源,敵人居然是我們天天呼吸的空氣?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在2016年發表的「能源與空氣污染」(Energy and Air Pollution)報告中警告,全球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約650萬人提早死亡,著實為人類的一大威脅。台灣位於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亞洲地區,近日空氣品質亮起了紅燈,甚至「紫爆了」。

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對於孩童、高齡者及女性,影響更為顯著。肉眼看不到的PM2.5,會在一呼一吸之間被人體吸收,損害血紅蛋白的輸送氧能力,使人體喪失血液並且引發全身各系統疾病,且透過支氣管以及肺泡,不經過肝臟解毒迅速進入血液循環,遍布全身,引發的相關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統等相關問題,如此強大的敵人,究竟該如何與它對抗?

為減肥節食卻沒睡飽 你減的可就不是脂肪了

【摘要2017.12.27.聯合報 蔡宇哲】談及睡眠時,很常舉一些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例子,好讓他們能夠感同身受而認同睡眠的重要性。其中一個很常講的就是睡眠與肥胖的關係,許多研究都發現睡眠時數少與肥胖有關,睡不夠還會提高想吃高熱量食物的欲望,這使得要控制體重變得難上加難。有次一位女學生下課後來問:
「我想減肥,但很難有足夠睡眠,雖然睡不夠,但如果我可以有堅強的意志力克制住想吃的欲望,那這樣是不是就不會影響到減肥效果了?」
我當時心中讚嘆了一下這位學生,不僅有仔細聽,並且思維清楚,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啊!睡眠不足的影響是系統性又全面的,影響了身體整個的能量平衡方式,因此很難以單一因素就抵銷了不良的後果。
減重的例子來說好了,不少女性因為不喜歡運動,主要都透過節食來達到瘦身的效果。但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的話,就算沒有多吃也無法成功減重有個研究就發現,睡眠不足不僅難以減去脂肪,還可能讓自己飢餓感大增啊,可說是得不償失。
研究者找了10位過重但健康的參與者,年齡35-49歲之間,BMI25-32之間。可別小看說只有10個參與者不可信,這些人在實驗期間可都是住在實驗室裡,飲食、睡眠以及活動量都接受嚴格的監控,每個人的進食都是量身打造,每天都只能吃基本所需熱量的90%,也就是讓他們處於節食的狀態。
所有人都需要待在實驗室兩次,每次14天,兩次的差別在於有一次可以睡飽,每天都可以躺在床上8.5小時;另外一次則不能睡飽,14天都只能睡5.5小時。白天清醒時僅能進行一般上班或家中的正常活動,不能有額外的運動。
在兩種狀況下,14天後參與者都減少了三公斤左右,這樣看起來減重的效果沒有什麼分別。但深入瞭解就發現:有睡飽的那次所減少的體重有48%是脂肪,但沒睡飽那次卻只有19.7%是脂肪啊!
所謂的減重最希望的就是要減少脂肪量,但如果沒睡飽的話辛苦挨餓卻沒減到脂肪,真有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覺。不僅如此,測量參與者飢餓素(ghrelin)濃度發現,有睡飽的話沒有太大變化,但沒睡飽的話濃度就會提高。飢餓素提高會怎麼樣呢?這表示更會感到飢餓,能量消耗減少,提高脂肪除存與增加肝醣,而這種種的效果都與減重這個目的背道而馳啊!

所以啦,想減肥的話可千萬要睡飽,沒睡飽的話大腦會發出警訊讓你很想吃東西,而在你花了絕大的意志力讓自己不受誘惑多吃,發現體重下降但脂肪卻沒減多少時,想來真會讓人欲哭無淚的。所以千萬別小看睡眠的重要性,沒睡好睡飽的話,白天所作的努力就會事倍功半,在減重這件事上更是如此。為了你的身材著想,早點睡吧~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洗衣機清潔 白醋小蘇打粉搞定

【摘要2017.12.26.蘋果】年底大掃除,洗衣機似乎也要清潔一下,但花錢請人拆機清洗,動輒花費23千元,現在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白醋和小蘇打粉。
先將抹布放進臉盆中,然後倒入約200ml的米醋,再把浸過白醋的毛巾放進洗衣機內,開啟脫水模式,讓白醋均勻地分布在洗衣機內槽,之後靜置1小時,軟化污垢。 
1小時後,再準備1盆水加入適量小蘇打粉,溶解後倒入洗衣機內,接著選擇洗衣浸泡模式,等待約2小時 
最後,讓洗衣機運轉清洗,洗衣機內部陳年污垢就會溶解囉。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避免記憶力衰退 研究:吃點綠葉蔬菜吧

【摘要2017.12.22.中央社】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每天攝取一份綠葉蔬菜或許可在老年避免記憶力衰退,讓頭腦更加年輕。法新社報導,這份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指出,年長者攝取綠葉蔬菜與否的差異非常驚人:攝取綠葉蔬菜的年長者,等同年輕了11
這份研究根據的是調查回覆狀況,因此無法提供因果關係,但研究人員說,數據提供了健康飲食與健康老化有關的進一步證據。研究執筆人、芝加哥魯希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人員莫里斯(Martha Clare Morris)說:「每天在飲食加入一份綠葉蔬菜,或許是促進腦部健康很簡單的方式。」
這份研究追蹤960名平均81歲的年長者,平均追蹤將近5年,他們參與研究之前都沒有失智問題。研究指出,每天至少攝取一份的人,「與從未或很少吃這些蔬菜的人相比,記憶與思考力測驗退步的速度較慢」。


偵查中搜索應讓律師在場嗎

【摘要2017.12.22.蘋果 施家榮】近日看到許多人覺得律師(辯護人)在場是確保搜索合法性的關鍵,頗讓人感到驚訝。律師在場,雖然有助於被告防禦,但並非確保搜索合法性之關鍵。
實務上許多搜索是兵分120路,而被告最多只能請3個辯護人,那是不是要修法,改成讓被告可請20個辯護人甚至100個,不然搜索合法性就無法確保了?搜索不只得對被告為之,也可對第三人(包括證人)為之,那我們是不是要開放讓被告以外之第三人也都可以請辯護人?不然搜索合法性就無法確保了?
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而且搜索本來就是要用突襲的方式才搜得到東西,因此搜索時並不需要先等辯護人到場。
實務上搜索後會讓被搜索人簽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確認哪些扣案物品是他的,不是警察栽贓的;每次訊問、詢問過程中,法官、檢察官及司法警察也都會跟被搜索人再次確認扣案物品是誰的;不論是「搜索合法性」或者「扣案物品是誰的」一旦發生爭議,都是必須由檢方舉證,所以目前重大案件的搜索幾乎都會全程錄影,這些才是確保搜索合法的關鍵。
真正有討論空間的是:在偵查中搜索「被告」之處所,搜到一半時辯護人到了,是否應容許辯護人在場(進入搜索處所內)?依《刑事訴訟法》第150條第1項及其立法理由,明示排除辯護人偵查中搜索時的在場權,所以目前辯護人若要主張進入正在搜索之處所並無法律上依據。
而如拋開現行法,在立法論上,由於偵查與審判不同,偵查中案件仍具有很強的可發展性,將來可再次發動搜索(甚至馬上對其他處所發動緊急搜索)或以其他方式調查,如容任辯護人於搜索時在場,由於辯護人有豐富的訴訟經驗,藉由觀察警察在找什麼、現場指揮者下了哪些指示,而可猜得到偵查方向,可能不利偵查;
故為確保繼續偵查之可能性,原則上仍應禁止辯護人進入搜索處所內,例外如法官在搜索票上有特別指示或檢察官允許時,方容許辯護人在場;不論是否禁止辯護人在場,於搜索結束後,被告簽搜索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時,均應容許辯護人先與被告討論後表示意見,並要求司法警察將辯護人之意見註記在搜索扣押筆錄上。 
上述是否容許辯護人在場的原則與例外,其界限何在?真正重點不在於哪個是原則、哪個是例外,而在於我們社會對律師的信任程度到什麼地步,如果犯罪集團成員、賄選案件樁腳的辯護人有許多是由幕後老大、金主所聘請的律師,律師考慮的不是當事人的利益而是幕後藏鏡人的利益;
如果實務上還存有辯護人教唆偽證或協助串供、串證,那麼要說全部案件都容許辯護人於搜索時在場,應該是還為時過早。
再問檢察官守法了嗎?【摘要2017.12.22. 聯合報】上週我們寫「檢察官也該守法」,因檢察官手握公權力卻未必謹守執法正義底線,是社會長年以來的質疑焦點。如今王炳忠案引發社會譁然,我們不客氣再問一次:檢察官真的守法了嗎?

在司法層面,針對檢調這次搜索、拘提行動的程序「瑕疵」,是否已到濫權違法程度?邱太三應負責進行調查並公開回應。如今不分藍綠的立委皆有《刑事訴訟法》修法之議,可見檢調作法「太超過」引起公憤。

有了GCP,小島也可以變大國

【摘要2017.12.22. 聯合報 陳立恆】十二月初,世界上最小的大國以色列又上了國際頭條。起因源於美國川普總統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事,引發全球輿論一片嘩然,聯合國安理會甚至為此召開會議,因為美國以外的四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與其他國家對此舉表示不解,同時擔憂中東局勢又將再惡化。
再一次昭示以色列對於全球平衡的牽制之重,這個面積只有台灣三分之二、人口不足千萬的沙漠小國,竟然足以調動一個世界霸權的國家機器,且和整體超過五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十六億穆斯林人口分庭抗禮,絕非單靠其軍事、科技或是財富,而是它恪守經典卻與時俱進的文化力量在幕後整合協作這些形而下的硬實力。
日前統一前總裁林蒼生先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GCP的文章,他主張不要再以GDP為台灣國家發展的唯一指標,應該改以「文化生產毛額」(GCP, Gross Culture Product)來當台灣未來的努力方向,用中華文化的廣度與深度促使台灣社會在物質與精神的富足之間有個奇妙的平衡,在取得社會人心的平衡之外,領導者們也應學習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斯,運用政治謀略與人文藝術的軟實力周旋強權間,解決我們進退失據的尷尬地位,使台灣成為華人的文化中心後,方有機會順理成章地再站到國際舞台正中央。
以色列的成功之處,兩千五百年來在亡國之殤裡,猶太民族有意識地以民族文化為紐帶,透過經典學習與傳統凝聚,始終維繫著散而不亡、一以貫之的民族精神,歷經了納粹浩劫後,更求諸精神信仰帶動世俗資源的文化力量,從而創造出人類文明史上唯一一次古國復興的奇蹟。
由於工作緣故,我和猶太人往來不少,也到訪過幾個以色列城市,看見他們在世故、精明與時而偏執外表下,大部分都懷揣著景仰人文的心情,無論是出生歐洲的科技人、長於美國的精算師,還是耕耘本土政治家,即使不完全熟悉,卻對於人文藝術,特別是猶太文化傳承千年的語言、歷史與哲學等形而上的非物質資本,抱有一種猶恐失之的尊敬珍惜,正是這種猶恐失之的尊敬珍惜,才使以色列成為GCP產值最高的國家之一,因為許多散布世界各地的政法、金融、媒體、科技等不同領域的猶太菁英們,本身可能是任何國籍,卻都願意為了猶太民族文化的凝聚與存續而斡旋奔走。
其實中華文化的儒道釋法、詩書禮樂的浩渺宏大,完全不遜於猶太民族的托拉、塔木德等思想體系,試想,假若沒有這廿多年來堪比文化大革命的「去中國化」暗流,在台灣腐蝕著社會根基,其實台灣早可成為華人世界的以色列,根本不需要活在眼下自欺欺人的顧影自憐裡。
在此呼籲執政者與台灣各界領袖們能起身倡議,著手善用中華文化的雄厚資本,一旦有了像猶太人一樣強大的GCP,蕞爾小島照樣可晉身大國,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一天吃超過兩粒番茄 遠離肺病

【摘要2017.12.22.自由】不只如外國諺語所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科學家廿一日根據最新研究指出,一天吃超過兩粒新鮮番茄,對過去習慣吞雲吐霧的戒菸者修復肺臟特別有益,也可讓一般人肺功能自然衰退的老化問題無形減緩,值得呼吸疾病患者納入飲食考量。
不過,手邊如果沒有番茄也別驚慌。專家指出,只要是新鮮水果都有效,蘋果效果尤強;但一天要記得吃超過三份,而且不能是加工蔬果。
這篇登上《歐洲呼吸期刊》(ERJ)的研究,分析2002年登記參與調查的680位德國、英國、挪威民眾健康狀況。他們當初填了一份問卷,同時接受兩種肺功能檢測與飲食評估;十年後再來一次,確認他們的每秒吐氣量,以及每六秒吸氣狀況,但這回沒再確認飲食型態,為這份研究敗筆。
不過,科學家倒是記得把受調者年齡、身高、體重、性別、收入、勞動程度納入考量。結果發現:肺功能衰退雖是人到了將近卅歲就會發生的自然現象,在常吃番茄等水果者的體內卻速度較慢;這項關聯在昔日癮君子身上「更為驚人」,讓研究團隊不得不歸功於番茄的修復能力
擔任該論文共同作者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賈西亞拉森(Vanessa Garcia-Larsen),因此建議把番茄納入飲食指南;尤其是吸菸者常見「慢性阻塞性肺病」(CORD)的全球案例與日俱增,不妨一試做為對抗利器。
晚期肺癌有機會治癒 最新臨床研究:腫瘤甚至消失【摘要2017.12.22.聯合晚報】原本被視為絕症、不治之症的晚期肺癌,有機會治癒。台大醫院一項最新肺癌臨床研究,108名腦轉移、病況不佳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沒事先篩選的情況下接受免疫療法,反應率達兩成三,四個病人有一人出現顯著療效,腫瘤甚至消失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指出,十年前肺癌治療仍以化療、放療為主,隨著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問世,讓晚期肺癌患者重燃一線生機,其中免疫療法的臨床成果最令人期待。
「免疫療法徹底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模式」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門診累積收治超過100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沒有挑選病人情況下,反應率約兩成,如持續用藥有機會治癒。其中一名患者參與臨床試驗使用新藥,迄今施打了一年半效果良好,腫瘤幾乎不見,這在十幾年前根本不可能。2000年,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率不到一成,平均存活期僅34個月。
陳育民說,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證實淋巴球是可以被喚醒的,透過T細胞來殺死癌細胞,恢復自身的戰鬥力,所以對每一種癌症可能都有效。只要T細胞被活化,理論上效果應該可以持續下去,歐洲腫瘤醫學會建議癌友,持續接受療法一年以上,效果更明顯,甚至有機會治癒。
目前國內核准三種治療晚期肺癌免疫療法,有效率均約兩成左右。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指出,目前台灣開放三種治療晚期肺癌的免疫療法藥物,適應症為二線以後,臨床顯示,約有一成六患者可以存活五年以上,且副作用極低。
免疫療法的適應症越來越多,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建議,肺癌免疫治療有效的族群可以是長期有效,因此應該要有配套找出這兩成有效的病人,讓健保發揮最大價值。高尚志表示,如何找出治療有效的病患,是免疫療法的一大挑戰,或許可討論病友共同負擔的可能。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柯博升表示,透過生物標記檢測篩選出有效的病人,並不是理想的評估系統,生物標記發展是未來的必要條件,但現在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全部適用,可考慮用金融手段如風險分攤方式來解決。


台灣蕭潔恒 美舞蹈界放光芒

【摘要2017.12.22.自由】台灣舞蹈工作者蕭潔恒獲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為201825位最受矚目舞蹈新星之一,蕭潔恒對於能獲選既驚訝也感激。
《舞蹈雜誌》每年從全球選出25位最值得關注的耀眼舞者,該雜誌形容蕭潔恒的肢體表現有如貓一般的靈敏,演出總令觀眾為之著迷。
28歲的蕭潔恒於北藝大舞蹈系畢業後,赴紐約州立大學柏切斯分校就讀,後加入Abraham.In.Motion舞團,下星期就要搬到芝加哥加入知名的胡巴德街舞舞團(Hubbard Street Dance Chicago),她說希望能為自己帶來新的挑戰,不管是肢體上或是心理詮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