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環保生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環保生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歐洲主要電力 瞄準太陽能

 

L. van Beethoven: Sonata No.31 in A-flat Major, Op.110 (complete) played by Oliver Majstorov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OpUfF177k

【摘要2023-02-13..經濟日報】歐洲在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之際,下一個目標是讓太陽能2030年前成為主要電力來源,但歐洲重建境內的光電產業時,必須設法避免形成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歐盟領袖上周已在會談,尋求對一項太陽能面板和其他綠色產業的補貼計畫達成協議;美國、大陸、印度和其他國家都已提高對這些產業補貼。

分析師和官員表示,要在歐洲成功打造太陽能板產業並不容易,歐洲業者必須與獲得北京當局補助的陸廠競爭,且中國大陸業者可透過削價打擊新的競爭者。

歐洲國家正押注在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的大型太陽能板工廠等本土計畫上。Enel上周公布這座工廠的具體計畫,準備在2024年中前提高年產能到300萬瓩,高於目前的200千瓩,成為歐洲最大太陽能板廠。儘管如此,Enel和其他歐洲太陽能製造商仍高度仰賴大陸製的矽晶圓和其他零件來組裝面板。

Enel表示,已透過與歐洲和北美的供應商締結新的合作關係,來降低對大陸依賴,「我們必須重新建立夥伴生態系,重新配置供應鏈,目標是在維持能源獨立的情況下,加速減碳」。

歐盟也正在考慮擴大補貼鼓勵興建新的太陽能面板廠、並且擴建現有的工廠,但歐盟的支出額是否足以使業者能和中國大陸同業相競爭,則還不明朗。

殺死全球化的凶手【摘要2023-02-13..自由】美國拜登政府不斷升高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範圍,日前聯合荷、日、歐盟禁止設備、材料輸中;近日又將針對美國資金投資中國有關量子技術、人工智慧及高階半導體等先進技術,擬定防堵規範,辦法將在兩個月內公布。

中國官方則一再宣稱,將建立獨立自足的半導體產業,甚至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5G通訊、生物科技等先進科技研發上領先美國;且中國官媒也譏諷美國的制裁舉措,只會傷害美企的利益,中國不但不會受害,更會自力自強,發揮「彎道超車」的趕超精神,成功扶植自己的高科技產業。

事實上,產業界、學界皆知,缺乏先進的設備、材料、人才、技術,中國不可能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這也是各國雖大力獎勵半導體研發設廠,仍無法追上技術領先的台積電,到最後只好直接拉攏其去設廠,才能達成在地化生產目標,建立可信任供應鏈,以化解中國霸權崛起的地緣政治威脅。

中共一向鼓吹「人定勝天」,毛澤東發動大躍進,企圖「超英趕美」,即是一個慘痛的失敗案例;「人定勝天」的打拚精神或可用於反抗暴政、對抗強大的統治者,但在科學的領域裡,還是理性與專業才是硬道理,中共憑著國家腕力與煽動反列強的民族主義,並無法在科技的沙灘上打造高科技城堡。

尤有甚者,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最擅於運用中國龐大消費市場作為吸引外資及強迫外企技術轉移的籌碼;在十幾億人口的市場誘因下,部分外企為了進入中國,甚至在核心技術的移轉下妥協。但事實證明,在中國得到外國技術後,市場卻依舊呈現半封閉狀態,讓中企吃肉時外企只能喝湯。

所以,美中半導體大戰,中國再度以中國市場作為誘餌,利誘全球科技大廠,企圖突破美國及盟國的制裁,對於深受其害的外企根本不具有吸引力;況且,全球的和平、繁榮與文明價值,遠超過個別企業的利益,中共向世界科技大廠招手,根本無法動搖美、日等國的制裁決心。

中國以違反自由貿易規範,與霸權欺凌為由,強烈批判自由世界聯合反中,形同新「八國聯軍」。可笑的是,這場貿易戰的起源,係因中國一貫採取對外要求自由貿易、對內實施保護主義的兩面手法,佔盡貿易對手的便宜,並且將由此而增加的國力與財富大量運用於發展軍事力量與對內監控,建立起一個惡質的帝國,危害人類的自由、安全與福祉,才引發美國的覺醒與反制。

中國才是這場貿易戰的凶手,而非被害人。尤其,美國登高一呼,能夠迅速得到各主要自由經濟體的響應,顯然對於中國強大帶給世界的是威脅而非助益,存在普遍共識。中國何以由改革開放後,普受外界期待能夠成為民主繁榮的大國,如今卻形象破毀,反成為逞凶鬥狠的戰狼之國,成為自由世界圍堵防範的對象?這可由中共的本質與大戰略加予探討︰

一是中共自建黨以來,就堅持社會主義與黨的領導,從來沒有轉化民主政黨與國家的可能;中共的獨裁本是對內,如今國力強大,更產生向世界輸出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治理方式的野心。這便使得它在蓄積國力之後,意圖挑戰美國,取而代之,且以藩國看待大東亞與南亞,企圖建立「紅色中華秩序」。

二,中共改革開放路線採取資本手段吸引外資、台企協助中國經濟發展,但是,社會主義與保護主義的執念始終不變,以致認為中共與自由經濟接軌,被納入全球經貿秩序,會變成全球穩定的負責任大國,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

對中國經濟發展助益最大的關鍵在於,獲得美國最惠國待遇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中國顯然只有從中獲取利益,卻不願遵守規則,盡應負的義務。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一旦涉及實際的利益、權利與義務,它便宣稱自己仍是開發中國家,不願以已開發國家身分擔負責任,協助全球經貿體順利運轉。

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的獲益者,卻也是全球化的破壞者。原本全球化造成供應鏈最有效的全球分工,帶來低通膨、生產效率與資金、人力的無界限流通,創造出全球多數國家的繁榮景象。如今卻因中國的專制獨裁,對外擴張,帶來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危機,使得各國開始深切檢討、認知在地生產與可信任供應鏈的重要性,終於造成一股逆轉全球化的風潮,可說中共是摧毀全球化的公敵。

台灣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如今面臨全球化幾乎死亡的態勢,如何強化產業與經濟靭性,保持人才與技術領先,再度在反全球化的新潮流中保有中流砥柱地位,將是當前國人最重要的考題。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瑞典SSAB提出「鋼鐵環保革命」 以氫氣取代焦煤煉鋼

 

流行文化

Schubert /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D. 485 (Mackerr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LuvGsjwlA

【摘要2022-12-15.中時】鋼鐵業是核心重工業,然而,它也是碳排放最高的產業,據估計,煉鋼產生了全球 7%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大的碳排來源之一。瑞典SSAB鋼鐵廠找到一種更「清潔鋼鐵」的生產方式,它以氫氣為中介原料,因此副產品只有水。

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期間,SSAB介紹他們的環保鋼鐵生產法,首席技術官 馬丁(Martin Pei)還帶著一瓶水來強調其煉鋼過程的清潔度,並展示關鍵的混合鋼技術(HYBRIT)

在傳統煉鋼過程中,第一步要先把鐵礦石(主成份為三氧化二鐵Fe2O3)還原成鐵,必須消耗大量的焦碳,利用碳的高活性將鐵元素還原。至於HYBRIT 技術,則是使用氫氣代替碳,氫的活性比碳更高,可以將鐵礦石還原成更高純度的海綿鐵,礦石裡的氧則與氫氣化成水。這些水還能繼續利用,可以被用來產生更多的氫氣。

經過這種無碳過程的煉治還原的鐵,具有高度金屬化性質,進一步的精煉工作可以交給同樣不需要碳的電弧爐來進行,只要電弧爐的電力來源是非化石電力,那麼整個煉鐵工作就沒有化石燃料的參與,也就是「清潔鋼鐵」。

馬丁潘表示:「我們已經證明,HYBRIT是可行的技術製造清潔鋼。但是我們不能自己只憑自己改變鋼鐵業,因此我們願意分享技術,使其他同業也能減少碳排放。」

為此,SSAB 已為 HYBRIT 申請了一系列專利,使該技術可供全世界使用。SSAB 還創建了一個知識共享平台,鼓勵其他同業也採用幾乎無碳排放的煉鋼技術。

歐盟拍板定案 碳關稅202310月上路【摘要2022-12-15.自由】歐盟各國和歐洲議會代表週二(13日)達成臨時協議,確定碳邊境調整措施(CBAM將於202310逐步實施,CBAM主要是針對進入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像是鋼鐵、水泥、肥料、鋁與電力和氫氣等,徵收二氧化碳排放關稅,以完成歐盟的碳排目標,外界預料,此舉將改寫全球產業規則。

根據週二達成的初步協議,CBAM將從202310月起逐步實施,初期進口商僅需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目的是在收集數據,但隨著政策實行,最終這些企業都必須購買憑證,歐盟也會評估是否要擴大適用的產業範圍。

歐盟最初是針對鋼鐵、水泥、肥料、鋁與電力等碳密集型產業,最新協議加入了氫氣,以及某些條件下的間接排放,還有一些下游產品,像是鋼和鐵的製品如螺絲、螺栓等。

不過這項碳關稅也有豁免機制,和歐盟排放標準一致的國家將享有免稅待遇,該協議取決於歐盟排放交易體系而達成,後續還必須通過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的正式批准才能生效,具體的時間點和細節,也將會於之後的談判中確定。

CBAM是歐盟Fit for 55的氣候變遷計畫的一部分,該計劃制定歐盟於2030年前,達成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1990年減少55%的目標。

綠能商機逆勢看漲 碳排是政府必須面對的現實【摘要2022-12-15.壹蘋 黃海豐】隨著全球的減碳潮流與淨零目標,太陽能、風電等等能源轉型議題已經成為眾多投資布局的寵兒,再加上冬季能源需求旺季、俄烏戰爭所帶來的傳統能源供應衝擊,如何降低對過往傳統能源的依賴、並且落實新型態的能源轉型,已經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點議題。

世界各國響應淨零排放的相關政策,也能夠呼應此一趨勢預估。依據Net zero tracker的統計,全球已經超過了130個國家宣示要淨零排放,表示在2050年,全球將要努力達到淨零碳排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

美國預計要在未來四年內投入2億美元以推動一系列的綠能環保政策,包含了目標在2050年以前讓太陽能供電能達到全美的45%,因此每年度將會額外擴充四倍以上的太陽能產能;或是為了響應今年6月歐洲議會所通過的2035年禁售燃油車相關法令,美國多個地區也逐步表示跟進此一規範,為來也將大幅驅動儲能電池的相關成長。

而近期股市上相關投資都備受推崇,包括全球綠電相關的龍頭企業,包含太陽能、風能、氫能、水力、地熱、生質能及電池儲能科技等相關股票。在全球整體綠電產業維持在偏多看待的情況之下,綠能概念同時具備各國政策支持、投資潛力大。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所進行的相關預測,推估明年全球將新增3,170億瓦的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直到2026年,平均每年全球所新增的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都將落在30503800億瓦之間。未來全世界所新增的能源容量中,將會高達95%皆是綠電能源

推估至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占比將會高達總發電量的八成以上,其中則會以太陽能和風能,占比預計超過六成。屆時綠電將會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供電項目,相關議題值得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太陽能光電熱潮 全台延燒

 

Mozart - Piano Sonata No. 1 in C, K. 279 [comple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xdOZh7zo4

【摘要2022-12-11.經濟日報】隨著台灣能源轉型趨勢確立,加上國內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利多政策,帶動全台各縣市陸續掀起一股太陽能光電裝置熱潮;其中,台南市因地理天候因素,勇奪全台太陽能光電裝置量冠軍,彰化、雲林、屏東、高雄、嘉義則緊追在後。

根據台電統計,截至今年前三季為止,太陽能光電裝置量排行較高的縣市大多落在中南部,台南市以1,711.3MW(百萬瓦)穩坐太陽能發電王寶座,彰化以1,164.7MW居次,雲林、屏東、高雄依序排行第三、四、五名。

以台灣六都來看,台南、高雄均名列前段班,桃園市排第七緊追在後;近年躍居全台第二大都市的台中市排名第八,位居中段班新北市排名第13,屬於後段班;首都台北市則在六都吊車尾,在全台21個縣市中,排名第15

進一步細看數據資料,除了離島外,可以發現台灣島內大多數縣市的太陽能光電建置量,幾乎都是在近三年內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這也意味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扶持力道確實比過往更加強烈。

蔡政府已經明訂2025年全台太陽光電建置量達20GW10億瓦)的目標,期盼藉此完成能源轉型,並且逐步降低對燃煤的依賴,讓「灰電退場、綠電進場」,因此在政策上也持續加碼補助與扶持,也讓許多縣市政府積極向業者招手。

經濟部能源局今年6月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五項修法草案,最引人注目的是這項新規「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之建築物,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此舉將有助未來全台各縣市屋頂型太陽能光電建置量大幅提升。

房市退燒 三稅目連八黑【摘要2022-12-11.經濟日報】房市熱潮漸退,可從相關稅收看出。財政部昨(9)日公布11月全國賦稅狀況指出,土增稅、契稅及印花稅等三項房市相關稅收,均持續呈現衰退狀況,不過個人房地合一稅11月入帳31.2億元,年增9.8%,是房市稅收唯一正成長的稅目。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房地相關主要稅收包括土地增值稅、契稅以及印花稅中的不動產稅,這三項稅收11月單月呈現衰退,且「連八黑」。

而針對房地合一稅,11月結束連四月衰退,陳玉豐說,主因是適用新制案件持續成長,單月及前11月累計呈現成長。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小型核電SMR的核廢料是否比較多?

 

流行文化

Pablo Sáinz-Villegas: Adagio - L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EFQW9CXGc

【摘要2022-11-21.中時】人們逐步走出了對核能的恐懼,願意承認核能是公認的「脫碳利器」,但是大型核反應爐的建造,往往成本高昂、構造複雜,使得建造時間非常久,脫碳工作也就緩不濟急。因此最近6年,核子開發人員提出了多種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設計,具有更低的成本、更大的部署靈活性。

然而最近有一種看法認為,SMR反應爐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核廢料,環境成本並不低,這引起了相當的爭議。一份來自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NL)的報告,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

SMR 的功率大約是大型輕水反應爐的1/10~1/3,造價也更低,工期也短。它也更適合應用在離島與山地社區。然而,關於它們核廢料的影響研究較少,因此美國能源部 (DOE)委託 阿貢國家實驗室進行相關研究。研究人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SMR投入運輚,但是目前至少有3種設計已經通過了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的審查,並可能在十年內建成,這也就是評估的基礎。

最保守的SMR,是名為「 VOYGR」的設計案,它是由小核電力(NuScale Power )所開發,基礎技術沿用了傳統的壓水式反應爐,但按比例縮小並模組化。

最有野心的SMR,是比爾蓋茲的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設計的Natrium,採用快中子滋生式,以液體鈉冷卻,使用金屬燃料。

第三種SMR技術較為折中,由X能量公司(X-energy)設計的Xe-100,它以低度濃縮鈾為燃料,與壓水爐不同於,改用氦氣冷卻。

研究人員表示,影響反應爐產生的核廢料數量,主要的因素稱為燃耗效率,指的是一定數量的燃料產生多少熱能。Natrium Xe-100 反應爐燃耗效率明顯高於輕水式反應爐( LWR),這2型都具有更高的熱效率;至於原理與輕水反應爐相同的 VOYGR,確實燃耗和熱效率都略低。

但是不同的反應爐產生的核廢料屬性也略有不同,Natrium的核廢料最少,但是卻是長半衰期的同位素; Xe-100 產生的密度較低,但體積較大的乏燃料。VOYGR的核廢料與現在的輕水爐沒什麼不同,處理方式也一樣。

「總而言之,就核廢料而言,SMR 與傳統的壓水反應爐大致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