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課綱爭議之我見

教育啟迪
Verdi: Rigoletto / Vargas · Abbado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摘要2015.7.31.自由陳展宇筆者的老家在台北板橋,我家附近有一個遠近盛名的古蹟:板橋林家花園。早期「板橋林家」是台灣第一大家族,但是偶爾回到老家,看到板橋林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座大花園是我兒時的大遊戲場,但是可悲的是對板橋林家的起源、林家花園的種種完全不懂,那時候我才發覺我懂了一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但是我家鄉鄉土歷史卻一竅不通。
板橋是我的家,但是我卻對它一點都不關心、不瞭解,這一點我至今耿耿於懷羞愧不已,我相信在我這個一個年代成長的小孩,對於自己的家鄉不瞭解是普遍現象,更別說對台灣史的通盤瞭解,這也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因此台灣史的存在確實有其的必要性,當年教改九年一貫課程歷史科增加國中小「認識台灣」新元素,重點在培養學生愛鄉愛土情懷,除了要認識台灣,更要認識自己的家,探索一些珍貴動人的鄉土經驗,這些是當年九年一貫「認識台灣」的設計初衷,現在回想起來是如此的感動、樸實。但是昔日的感動、樸實反而演變成一種今日政治惡鬥! (台南市立海佃國中歷史科教師兼生教組長)
李鈞震:
1.        每一個國民都應該對自己生活環境的了解,更甚於其他國家。住在台灣的人對濁水溪、淡水河、大安溪的認識與了解,應該比對長江黃河的認識更多才對。
2.        台灣人對自己生活的土地、氣候、水文與各種生物……的認識與經驗,都應該比對其他國家的了解更多才對。
3.         每一個台灣人對台灣各縣市的發展、歷史由來、特色都應該如數家珍,但是現在40歲以上的台灣人,對台灣的認識與了解都不如對中國了解,歷屆的教育部長都應該要羞愧。
4.         每一個台灣人對從台灣出生的人有幾個在世界各地發光發展,都應該如數家珍,也應該都清楚了解台灣各行各業頂尖優秀的人才有哪些,並了解台灣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有哪些。
5.         現在各大學的學科,哪幾門是中國文化發展出來的?絕大多數的教課書都來自於西方文化吧!台灣的法律、政治制度,幾乎都是模仿西方文化,台灣必須面對現實,中國文化只有極少部分有國際競爭力,現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是西方文化,台灣必須自己發展出一套融合東西方文化優點的台灣文化
6.         台灣的中學公民教育、歷史教育的內涵,不應該抄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材。台灣的中學公民教育、歷史教育的內容應該要有批判最近80年的「人權敗類」有哪些人,百姓應該如數家珍。

如何能有「天才小釣手」

Scent Of A Woman: Tango
【摘要2015.7.31.中時 林谷芳】文創產業在兩岸間風風火火,臨近的日韓卻不同。韓國口號不大,韓流卻吹遍東亞;日本從來不談文創,日本動漫卻將西方都比了下去。
談日本動漫,文化的根柢最值得注意,濃郁的日本味並不構成文化藩籬,反形成一種特殊的吸引。許多人以為文化產業不能過度強調自己的文化特質,免致形成傳播障礙,但更關鍵的還在於你做出的東西、講述的方法能否吸引人?日本動漫的精緻,就一定程度跨越了可能的文化樊籬,宮崎駿的卡通即使不談內容,單畫面你就會被吸引,而能如此,當然與日本人做事的認真有關。做事認真,體現的正是日本的手藝文化。
但能如此認真,就產業而言,也有它一定的外緣條件,正如同日本漫畫《天才小釣手》的存在般。《天才小釣手》是以釣魚為內容的漫畫,寫主人公到日本各地釣魚,其中各釣區的地理、水質、所需釣法及釣餌皆因應不同主題而有詳細的切入,坦白說,這不僅是本意趣橫溢的釣魚書,更是瞭解日本鄉村的指南,較之許多旅遊書顯得更為深入而活潑。
《天才小釣手》尤讓人驚嘆的是,它對魚的描繪,基本就是魚類專業圖鑑的水平,不只詳盡,那活生生的樣態還更是圖鑑所沒法比擬的。年輕時看此漫畫,總佩服於繪者的專業──無論是繪畫能力或魚類知識,也佩服於繪者的敬業──這裡沒有一絲廝混的空間,但在被勾起的興趣與對專業的佩服外,同時也有了這樣的疑問:畫一條魚的功夫可以畫10頁漫畫,畫者為何能如此不顧成本地來做?
不顧成本,當然可以是日本人的認真敬業,釣魚書就該有釣魚的專業。然而,專業只要不出錯,只要在此之上加點寫真也就可以,又為何要畫到如此極致?極致,當然也可以就是繪者的堅持乃至偏執,但後來才知,這極致,其實也有它客觀的基礎。
原來日本的釣魚人口在當年即有1100萬人,這些人都愛《天才小釣手》。愛,無它,一來因它畫的是釣魚,二來它又把釣魚畫得如此有趣,但更重要的在,它讓釣迷知道哪裡有什麼魚?牠的習性如何?可以用什麼方法釣牠?甚至連何時,如何烹調上菜,一應俱全。不要說你是釣迷,即便是外行人,也能跟著走入這行,進入日本迷人的野溪與海洋
1100萬人,多大的數字,成就了畫的精美及內容的專業,它使你不是借來看看就罷,而會想擁有乃至收藏它,你會期待著每期出版,期待著與主人翁天才小釣手有同步的發現。這個例子當年給我一定的震撼,當量體夠大時,質變就有了堅實基礎,魚,畫到如此,內容說到如此,這漫畫不說連外人也被吸引,就只釣迷,就可支撐它成為暢銷書。
產業,就須有量的基礎才能支撐質的存在,台灣現在談文創之所以只能囿於小清新、小確幸,跟台灣這些年的社會氛圍有關,做個人生活的趣味,可以;要形成產業,尤其被尊敬的產業,就難。


舞者蔡博丞 獲西班牙布爾戈斯舞蹈大賽首獎

台灣之光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 Barenboim · Abbado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摘要2015.7.31.自由】年僅28歲的台灣新銳編舞者蔡博丞再獲佳績,於24日贏得第14屆西班牙布爾戈斯國際編舞大賽首獎與義大利BALLETTO DI SIENA舞團製作獎,目前人在夏威夷加緊巡演排練的他說,「希望讓大家看到來自台灣的力量」。
布爾戈斯國際編舞大賽是由布爾戈斯現代芭蕾協會與布爾戈斯市文化旅遊組織所共同主辦的世界型比賽,競賽項目有當代舞、街舞、垂吊舞蹈與噴畫塗鴉,比賽規定,每位參賽者只能提供15分鐘以內、舞者人數不得多於8人的舞作參賽。
蔡博丞贏得獎項的舞作HuginMunin靈感來自北歐神話,福金(Hugin)和霧尼(Munin)是北歐神話中兩隻在奧丁大神雙肩上棲息的烏鴉,福金代表思維,霧尼則代表記憶,兩隻烏鴉是奧丁的眼線,會將每日所見向主人報告。
蔡博丞以此意像為舞蹈的編創概念,將兩位舞者化身為相互倚賴卻又獨立存在的福金和霧尼,並將武術概念放進作品中,當時表演完畢,全場觀賽群眾起立喝采,果然一舉奪魁。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跑步的禮節

TVXQ!(동방신기) _ MIROTIC-주문 _ MusicVideo(뮤직비디오)
【摘要2015.7.30.自由 郭豐州】台灣跑步風氣盛,馬路上、河濱自行車道不時有人在慢跑,田徑場某些時段還「客滿」,令人欣慰振奮,不過也因此衍生一些問題,需要有些不成文的規範,彼此之間才能和平相處,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健康。
我的女性友人近日跟我反應一個困擾,她在跑步時偶有男性跑者一聲不響地緊跟在後面,讓她十分緊張不快。其實我在河濱跑步時也有這困擾,有些人跟在後面,都聽得到腳步聲,慢下來他也跟著慢下來,加快速度他也跟著快,是令人困擾的「跟蹤者」。我想懷有惡意的跑者很少,只是沒有人提醒而已,跑者應有的不成文禮節供參考:
沒有得到允許,不宜跟在別人後面跑,假設兩人速度差不多,你也應該保持「安全距離」,讓前面跑者不會感覺到後面有人。如果是在比賽時,可能需要長時間跑在人家後面,就先打個招呼。如果速度很類似,會長時間跑在一起,不妨輪流跑在前面「破風」,才有「江湖道義」。
超越前面跑者時忌諱緊貼人家身邊擦身而過,稍微繞一下,讓彼此有足夠空間,不會嚇到人。如果在安靜的野外環境跑步要超越他人時,不妨在後面一段距離就出點聲音,讓前面的人有預備,將心比心,他會很感謝你的提醒,累到講不出話來時,比個友誼的手勢都能讓人感受到美好的氣氛。
社會是大家彼此共有的,不要不理會別人的感受,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女性跑者都不喜歡在跑步場合看到男性跑者裸露上身,基於對女性的尊重,也基於進步的男女平權觀念,請愛裸露上身的男跑者穿起衣服來。盯著女性跑者看,絕對有失君子風度。
都會區綠地休閒空間有限,許多人飯後喜歡到田徑場散步,更有多人在田徑場一字排開, 邊走邊聊天, 佔用跑道,使得跑者前進多所阻礙。如同籃球場是打籃球用的,田徑場是田徑運動的場地,散步、騎自行車、推娃娃車都不是田徑運動。尤其是跑道,只能有快走、慢跑、快跑三類的人,不是田徑運動的球類運動也不應該在跑道上進行
速度越慢的跑者或者快走的跑者,應該使用外道,讓練習速度的跑者跑內道,這也是運動安全的考量。關於田徑場使用禮節,在學校上體育課時,老師應該宣導講解,田徑場管理單位,也可以在場邊設置看牌,教育民眾正確使用田徑場。
幾次參加比賽,見到跑步團體一群人跑在一起,行進到一半時就隨性地在路上拍起團體照來了,不管別人,把賽道都堵住,造成後面的人不便。跑團還不時的大聲呼喊口號,影響到其他參賽跑者的動作節奏,這些都會損滅團體的好形象。一群人跑在一起固然有趣,但是應以不妨礙別人為原則。
路上併肩跑,會造成後面的人需要繞遠道超車的問題;長距離賽事的確有跟跑友聊天前進的時候,那就盡量靠邊。如果在田徑場地的比賽則嚴格禁止並肩跑在一起,否則會影響別人成績。
能有時間運動休閒,代表我們社會經濟文化水平已經到達相當程度,如果我們能在跑步時注意一下禮節,多為別人著想,粗獷的運動中也能展現紳士風度,男女兩性都能共同享受社會美好的氣氛,我們社會就進階到「富而好禮」的境界。 


42萬童便祕 矮3公分

Tchaikovsky: The Tempest / Abbado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摘要2015.7.30.蘋果】兒童便祕恐影響身高。昨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全台約有42萬名國小學童有便祕問題,平均身高較沒有便祕者矮約3公分,且年齡愈長,身高落後愈多,到12歲時,甚至會矮5.72公分。醫師說,便祕會影響食欲及營養吸收,導致兒童缺乏長高所需的營養,建議父母要督促孩子多吃蔬果,養成每天定時解便的習慣。
參與調查的書田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說,之前國內已有研究發現,當便祕兒改善解便困難後,身高多有明顯增長,半年內可長高約0.2公分,顯示便祕與生長發育息息相關,而此調查則發現,便祕兒的身高果真落後於沒有便祕的學童,但意外的是,「沒想到差別如此大」。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師黃璟隆說,目前已知遺傳、營養、運動、睡眠等因素都與小孩身高有關,一般雖認為父母遺傳對兒童身高影響最大,但若基因佔優勢,卻因便祕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還是可能把身高拉下來。 
葉勝雄說,當孩子的糞便呈一顆顆而不是條狀,或解便時間幾乎都超過10分鐘,或每隔2天以上才排便,就屬便祕,這時家長最好在早、晚餐後,帶著小孩上大號、養成定時解便習慣,並增加蔬果、開水攝取,才能及早解決便祕問題,避免孩子發育受阻。 
想要孩子身高高人一等,有正確運動和睡眠也很重要,國泰醫院兒科主任侯家瑋昨說,每晚10時至隔天凌晨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時段,因此最好讓孩子在晚上10時前熟睡,並多做跳繩、籃球等跳躍運動,以刺激生長板作用。
侯家瑋說,一旦孩童的生長板閉合,就很難再長高,通常女生在13歲、男生在15歲時生長板開始閉合,並分別在1517時歲完全閉合,要催高一定要在此之前。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台灣為何叫台灣

台灣史
1973 Live: Joseph Silverstein plays Brahms Scherzo - Sonatensatz
【摘要2015.7.29.蘋果】一名土耳其人問:「台灣為何叫台灣?」一群來自台灣的博碩士生幾乎被考倒。我們聽過中國自古稱台灣為「東鯷、夷州、流求」,卻少有人知道,台灣地名是本土西拉雅族語地閩南語漢字音譯,一度也稱為「大員」、「大灣」或「台窩灣」。
這群博碩士生的尷尬其實也是多數台灣人的尷尬,我們知道長江、黃河源自何處,流經中國哪些省分,卻少有人知道濁水溪源自何處、孕育多少台灣土地,它甚至是日本人所命名。
歷史教育應該是希望透過對周遭事務的了解與探討,培養自我認同,據此去理解其他人的想法,從而互為主體,尊重多元。但長久以來,我們的歷史教育卻成了愛國教育,成為意識形態灌輸的工具,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以前台灣的歷史教育不教台灣史。一直到1997年國中社會科才有「認識台灣」課程,高中甚至等到1999年的八八課綱,才開始教台灣史,且完全是在中國史的脈絡中呈現。一直到之後的九五暫綱、再到九八課綱,台灣史才得以獨立成冊。當然包括馬英九政府在內,一直把這樣的課綱發展視為「腰斬中國史」、「建構台獨史觀」,所以急於要「課綱微調」。
不過,這是台灣的歷史教學回應台灣解嚴之後民主化、本土化的必然發展。台灣人如果不立足台灣了解台灣,又如何理解中國與世界?「由近而遠」、「略古詳今」,不正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史學教育原則? 
在這大原則之下,談日本是不是「殖民」?台灣是不是「光復」?根本無關宏旨。日本當然是殖民台灣,但如果單純就「殖民」的定義,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以及戰後的國民政府,哪個不是「殖民」?
如果一定要用「光復」,那是「光」什麼?「復」哪裡?台灣有不同的族群,就算同一族群也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即便是漢人要拿回「屬於自己」的地方好了,那你又把原住民放在哪裡?既稱課綱,本來就該簡明、扼要,不下價值判斷
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曾說,課綱微調是要「去日本化」。這是把歷史教育當成愛國教育,從根本上就違逆歷史教學的初衷。歷史教育從不是要「去除」什麼東西,而是要告訴現代公民,你們從哪裡來、可以往哪裡走從了解自己做起,才能理解、包容與尊重不同的族群與文化 
網友肉搜發現張奇文說謊 鄭南榕並未丟汽油彈【摘要2015.7.29.自由】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指揮逮捕闖入教育部的學生、民眾及記者,他的強硬作風讓網友好奇而蒐羅起底,驚覺他26年前曾帶拘票要拘提民主鬥士鄭南榕,還曾對媒體宣稱「看見」有人「扔出」了汽油彈,這種說法早被基金會駁斥為抹黑,網友痛罵張奇文「說謊」
鄭南榕基金會整理過往新聞,發現張奇文當年時任中山分局民權二派出所所長,鄭南榕殉身後,1989年四月八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念著拘票內容、尚未念完,卻看見門內一個人影閃動,忽然從內擲出兩顆汽油彈他的「目擊」說法廣為媒體報導,留下史料證據。
但他的說法並非事實,鄭南榕當年係自焚,並未投擲汽油彈,根據鄭南榕基金會表示:「1989年當時國民黨政府及其掌控下的媒體企圖抹黑鄭南榕先生,歪曲事實,指稱鄭向外投擲汽油彈,後經調查還原真相,係鄭南榕自焚,並無警方所稱向外投擲汽油彈。」
針對外界質疑,張奇文昨仍表示,當時他背對鄭家大門,忽然背後傳來爆炸聲,才知有人丟汽油彈,但沒看到誰丟的
參考資料: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高鐵魔音穿腦 環署裁賠833萬

SHINee(샤이니) _ LUCIFER _ MusicVideo HD
【摘要2015.7.26.中時】苗栗縣通霄鎮城北里居民抗議高鐵噪音擾人,8年來深受列車衝出隧道「轟」聲之苦,導致里民長期失眠、併發憂鬱甚至心臟病。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委員會日前裁決,高鐵須賠償26名緊鄰高鐵住戶共833萬餘元精神損失,創下高鐵噪音精神損害賠償首例;高鐵不服,已訴請法院駁回住戶請求權。
通霄鎮城北里民去年6月在里長詹春旺領軍下拉白布條抗議,不斷要求高鐵公司增設隔音牆未果,今年4月向苗栗縣環保局申請噪音公害調處失敗,因此申請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委員會裁決。
詹春旺說,高鐵時速高達300公里,城北里因地形關係,列車進出隧道都會產生轟一聲爆音,加上在地都是老人家居多,多半早早入睡,列車噪音讓人無法入眠,有人精神衰弱,還有老人家患憂鬱症、躁鬱症,甚至心臟病發送醫開刀。
申請案委任律師林文凱表示,原本共有54人提出公害糾紛損害賠償,其中28人拿不出就醫診斷證明,因此沒辦法獲裁決賠償,最後共26人依住家距離高鐵遠近獲賠。
詹春旺強調,其實受害的超過200戶,這26人是因距離在300公尺以內、且有出具診斷紀錄者。他重申「我們不是要錢,我們只要隔音牆」,希望高鐵公司正視居民的訴求。
根據624日裁決內容,賠償分4等級,依申請人住處與高鐵間的距離而定,50公尺內且有舉證身體健康遭受損害者,每月賠付申請人5000元,依序為100公尺內月賠4000150公尺賠3000300公尺賠2000元,全案共獲裁決賠償總金額8338000元。
高鐵不時在家門外呼嘯而過,造成憂鬱、躁鬱、失眠等精神症狀,而這些噪音不只影響心理,國外研究指出,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免疫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都可能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