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是誰讓他們變得殘暴

教育啟迪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3 A major K 488 Horowitz, Giulini
【摘要2015.7.24.中時 葉毓蘭】「27歲的郭彥君因為長期失業、對社會不滿,在超商偷了水果刀就到台北市中山捷運站,他拿著水果刀沿著手扶梯往下走,一路砍傷了4個人,當時傷者發出慘叫引起其他人的注目。」
郭彥君在捷運站砍人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小時,又有國中生在三峽持刀砍人,原因是:思念在國外工作的雙親、功課壓力太大。他們選擇在捷運上、捷運站、小學進行的隨機殺人事件,造成空前的恐慌,民眾更關心的議題是:這些人都正處於人生最菁華階段的初始,是何種因素導致他們變得如此殘暴?
曾經是鄭捷的跆拳道教練回憶:「他小時候很瘦,表現平凡。他就是一般的孩子,有笑容,會快樂,喜歡玩,有榮譽感,有上進心。」「是怎麼樣的家庭製造了這樣的孩子?是怎麼樣的社會製造了這樣的父母?這樣關心自己名聲與金錢更甚於自己子女的父母?」
2012121日在台南湯姆熊遊樂場割喉殺害10歲男童的曾文欽,二審法官在審理期間特別委託專家學者對她進行人格鑑定,結果發現:曾文欽的家屬患有精神方面疾病,其父親放任對曾文欽的管教,父子倆關係疏離,甚少互動,母親管教嚴格,衝突較頻繁
曾文欽自幼即難以與主要照顧者建立適當依附關係,無法學習適當技巧應付人際互動問題,缺乏同儕間重要的交流經驗及學習對象與能力,曾文欽困縮於自己世界中
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研究指出,青少年暴力的成因,與過去曾經暴露在暴力、衝動、同儕影響、父母親的衝突、父母監控指導不足有關,與曾文欽的鑑定結果不謀而合,也和鄭捷、郭彥君的經驗有若干相符,均凸顯出青少年早期家庭生活經驗中,有遭受家庭暴力行為、目睹家庭暴力者,抑或遭受家人刻意或不經意的疏忽對待等相關。
當我們在思考該如何自保時,不妨回頭想想:為何這些孩子變得如此暴力?
虐童事件是台灣的恥辱【摘要2015.7.24.中時】短短一周發生4起虐童事件,受虐兒童竟然兩歲都不到就喪命,加害手法從摔死到悶死,一件比一件凶殘,很難想像怎能對童稚的笑顏下此重手?
加害人泯滅天良,追查禍因包括酗酒、嗑藥、吸毒、單親、年少產子等不一而足,相互加成之下,愈敢恣意妄為。我們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應如何及時救援受虐陰影下的孩子?
過去十年,台灣因少子化,幼齡人口減少了兩成,虐童案件卻反向增加近4倍,平均每16分鐘多就有一起虐童案件通報,一年有近兩萬孩童在恐懼的陰影下啜泣。相關的研究指出,3成受虐兒長大後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少年犯有7成年幼時曾遭到虐待;面對日益擴大的「冤冤相報」潛因,我們顯然遲鈍。
「保護兒童安全成長是國家、社會的責任」這句掛在嘴上的話,在立法院制訂兒少法、內政部成立兒童局、前年兒童局改隸衛福部時,都曾一再宣示。遺憾的是,兒虐事件卻直線上升,顯示現行法令與體制都存在嚴重的缺失。包括公部門救援體制進場時間太慢、社工系統士氣低落,地方政府不重視兒虐都是。
公部門社工系統的救援行動,現況是待加害人入監後才發動,而且還是被動介入。之前,加害人的未婚產子、嗑藥、酗酒等潛在虐兒誘因滋生之際,政府只旁觀不行動;即便觸法遭查緝、送辦,也需要治安及司法單位回應,否則沒有社工介入的空間;直到加害人入監,關係人表達需要社工系統協助,社工人員才有使力的空間。從受虐到安置的巨大時間差,受虐兒早陷於危境
針對政府處理兒虐案件的觸角遲鈍,推動修法落實兒童權益保障有其迫切性,至少介入時機可以提前到加害人觸法送辦那一刻,不是纏訟定讞入監後才啟動;治安及司法單位應主動訪視加害嫌疑人家中兒少的生活與照顧狀況,若發現有受虐的可能,第一時間就通報社政單位啟動救援及安置工作。若等到加害人入監、或通報後才啟動救援,等於是坐視、縱容兒虐事件發生。
工作繁重、薪水低之外,社工不為外人知的是需承受巨大的安全風險:高達9成以上的社工曾遭恐嚇、跟蹤甚至攻擊,人身安全隨時存在隱憂。看到負責救援的幼兒變成冰冷的屍體,社工的衝擊遠甚於社會大眾,還要承擔巨大的壓力與風險,除非有過人的勇氣,社工系畢業生心生畏懼、亟欲轉調他職,可以理解。一如受虐兒,社工的境遇也被形容為「折翼天使」。
地方政府是兒少保護第一線,遺憾的是,兒少沒有選票,絕大多數縣市對兒少保護業務都冷漠以對,預算少是必然,社工訪視遭虐兒童請求警力支援也多遭拒絕;規定安置的受虐兒每個月都需訪視,有的縣市竟然1成都沒做到,救援工作連半套都算不上。
兒虐案件一再增加是社會的恥辱,難道政府、社會要讓恥辱惡化為印記?
李鈞震:虐待兒童、老師體罰學生過度,都是一種犯罪行為,如果檢舉獎金一案50萬,社會上就會有許多雞婆的人出現,虐童案就會減少很多;至少村里長、管區警察都會樂意配合社工,而荷包賺飽飽。
考不好怪爸媽? 研究發現成績與基因有關【摘要2015.7.24.自由】學生的學業表現究竟與天份有關?還是來自於後天環境與努力?英國研究發現,基因竟與考試成績相關,將此一論題又再往前推了一步。
《每日郵報》報導,在過往的研究中,學生的英文、數學和科學成績確實受到基因影響,但新的研究發現,基因的影響力也發揮在人文、藝術、語言等學科。倫敦國王學院科學家指出,參加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考試的學生中,54%到65%的成績與基因有關
專家建議,依據該研究,教師在教學技巧中應該考慮遺傳因素,利用遺傳因素找尋學生的潛力。
李鈞震:
1.        大多數的人類的行為,都受遺傳基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等四個因素所影響,而且會影響一生。
2.        只有極少數的天才或大師級人物,是因為他們的內在靈魂特別高尚,突破了遺傳基因、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模式綑綁,但是這是極少數人。
3.        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如何透過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來突破遺傳基因與家庭教育的不良影響。
4.        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傳遞知識、建立理性、找到學習典範、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習慣。其中最核心的點是,教師必須是終生多元學習的典範
5.        好的社會環境對人類的行為有重大影響。最好的社會環境是,各行各業都有英雄或典範,好的英雄人物越多,可以帶動學習風潮,帶給社會弱勢者希望,提升整體文化力量。
6.        政客通常是社會上的意見領袖,只要政客經常不守信用,社會的信任度就會很快崩解,治安會快速惡化。治安最惡劣的時期,一定是因為那時的政治領袖最不守信用
7.        父母如果經常不守信用,親子關係也會快速崩壞;校長與老師如果經常不守信用,那學生的學習意願一定變得糟糕;企業領袖如果經常不守信用,企業很快就會解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