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糖尿病年鑑報告示警 第2型糖尿病年輕化 醫師呼籲,控糖瞻「前」更要顧「後」!


國家網路醫藥台灣第2型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根據最新糖尿病年鑑報告顯示,2000年至2014年間,台灣第2型糖尿病人口增加了2.6倍。
糖尿病衛教學會發現,「高齡化」是發生率上升重要因素之一,而「年輕化」趨勢更應密切注意。根據統計,75歲以上年長者當中,每2人便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15年來成長86%2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相較於2008年則大幅增加44.5%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高齡化,使代謝變差、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阻抗上升,導致糖尿病發生;年輕化,則是因為肥胖(代謝症候群)、壓力、運動不足,讓第2型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教授指出,過往20歲以下年輕族群根本無需考慮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如今每10萬人裡卻有高達13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顯示隨生活型態改變,疾病惡化速度逐年提升。
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為第五位,可見糖尿病已是威脅國人健康之重要課題。所幸,隨著糖尿病照護進步,台灣第2 型糖尿病人的粗死亡率,由2000年的3.6%,逐年降至2014 年的3.0%,約下降16.8%
許志成進一步說明,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P4P照護方案),提供糖友包含診察、檢驗、衛教及追蹤等完整的專業照護,針對各年齡層不同身體狀況提供治療目標,並陪伴糖友遵守控糖日常,降低或延緩併發症發生風險。
但自P4P照護方案於200111月開辦到2014年,加入的糖尿病病患比率僅佔27%;以及75 歲以上長者和有共病症情況的糖友,尤其是腦中風共病者,加入P4P照護方案的比率仍低,顯示台灣整體糖尿病治療現況仍須努力。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胡啟民表示,年長者最害怕糖尿病引發相關併發症,如失明、截肢與洗腎,對他們來說死亡早已不是威脅,「生不如死」才是無法承受之重,所以在照護上,需重視共病與併發症的發生;另一方面,年輕糖友則擔心要與糖尿病共處一輩子,並飽受疾病折磨,因此,預防疾病、延緩病變、便利用藥及改善生活品質才是他們最迫切的需求。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調查顯示,有近6成患者未達糖化血色素(HbA1c)<7%的治療目標,其中忽略監控「飯後血糖」是主因之一。胡啟民提 醒,僅測量飯前血糖並不足以代表患者血糖控制的全貌。
因為國人主食以澱粉、醣類為主,飯後血糖上升幅度高於西方人,呼籲糖友應養成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的習慣,全面性審視自身控糖成效。建議可自行比對飯前血糖與飯後血糖的差異,兩者差距不應超過60mg/dL,若超過此範圍即表示飲食中的醣過量,或者需調整用藥,進一步杜絕糖尿病併發症發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師王惠芳表示,很多患者擔心使用胰島素會造成日常生活不便、生活安排受限、引發低血糖、猜測治療副作用、需施打一輩子、顯示病情嚴重、質疑劑量、脂肪增生等錯誤迷思,而對治療感到焦慮與排斥。其實,人體本來就需要依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正因為糖尿病患者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才會需要使用胰島素注射來降低血糖,減輕胰臟負擔。
胡啟民指出,目前已有許多口服與針劑治療可協助患者控制血糖,其中複方控糖筆涵蓋多種糖尿病治療機轉,可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減少患者施打頻率,提升用藥方便性亦可避免頻繁施打針劑造成脂肪增生,同時兼顧減少低血糖發生風險、不引起體重增加等糖友在意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