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台灣第一米 證實5000年前就種稻

台灣史
Beethoven: Symphony No.7: Third Movement (Israel Philharmonic, Zubin Mehta)
【摘要2015.8.12.中時】中研院院士臧振華考古團隊搶救南科遺址至今20年,繼發現台灣第一狗後,如今還找到「台灣第一米」,距今5000,是台灣目前發現最早的水稻化石,不僅讓台灣農耕歷史往前推進1000年;甚至透過DNA檢驗,發現大部分屬於梗稻,且每一粒大小相近,代表台灣在新石器就已有稻米育種能力
這一顆顆長得像咖啡豆的稻米化石,是目前台灣發現最早的種稻證據。臧振華說,這是距今約5000大坌坑文化時期的稻米化石,證實台灣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種稻,且每一粒都長得差不多大,代表當時可能已有選種、育種技術。
外界好奇,為什麼這些距今5000年、埋在土裡面的稻米不會腐爛掉?臧振華表示,因為這些米被火燒過而碳化,所以不容易腐化,且帶有稻殼,另個原因是埋藏位置在地下水位之下,沒水不易腐敗,因此能保存至今。
中研究史語所研究員、人類學博士李匡悌說,台灣過去最早發現的稻米遺址在墾丁,約4000年前,在墾丁的陶片上發現稻米印痕,此次也打破墾丁紀錄,讓台灣稻米文化往前推進1000年。
李匡悌指出,目前全世界發現最早的稻米文化是中國大陸的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流域,距今約6000年,若按照歷史演進,傳到台灣大約是3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但此次發現推翻此定論,證實台灣稻米文化早在5000年前就存在,人類遷徙、文化演進速度比預期早了2000
「南科遺址猶如滿天星斗!」臧振華說,20年前南部科學園區還是一片荒蕪的甘蔗園,南科預定地選定後,在科技部補助下,為搶救埋藏在地底下的考古遺址,考古團隊不眠不休,耗時15年搶救出上千萬件、距今5000300年前文物,涵蓋了10個考古文化期,除找到台灣最早稻米、小米等種子,還有墓葬人骨、動物遺骸及陶器、石器及骨角器。
南科管理局副局長蘇振綱表示,明年底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即將完工,未來這些考古遺跡全都將移到博物館典藏,開放給民眾參觀,讓穿越5000年歷史,從台灣最古老的陶石骨角到當今最先進的晶元光電科技。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五)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摘要2015-08-04 自由 故事】1895年四月十七日,在日本山口縣下關港一間名為「春帆樓」的料理亭內,代表清帝國的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此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和西方稱為「下關條約」)。這是改變臺灣命運的一天。根據該條約之第二條:臺灣全島與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那一刻,開啓了臺灣成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五十年歷史。
馬關條約的簽訂,要追溯回1894年。那一年,朝鮮爆發了被稱為「東學黨之亂」的農民起義。清帝國作為朝鮮的宗主國,準備出兵平亂,只是日本亦同時出兵,導致雙方開戰,也就是中日甲午戰爭。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在陸軍與海軍方面皆進行全面性的改革,清軍在朝鮮的牙山、平壤一帶被打的潰不成軍,甚至連原本寄予厚望的北洋艦隊,也在黃海被日本海軍殲滅。甲午一戰,無異宣告了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東亞的新龍頭
為何日本想要臺灣與澎湖群島?從海洋的戰略地位來看,臺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何海權國家如西班牙、荷蘭想要佔領臺灣的原因。而從日本的角度而言,擁有台澎,等於控制了通往南洋地區的要道
相形之下,在控制著亞洲內陸的清帝國眼中,臺灣只是一個位於邊陲的小島,無足輕重,這也是為什麼,清代臺灣的大半時間,中央政府對這座島嶼只採取了消極的治理手段
馬關條約除了割讓臺灣、澎湖與附屬島嶼之外,另外一條影響臺灣歷史深遠的內容,就是所謂的「住民去就決定日」。也就是,自1895年五月八日起至1897年五月八日為止,這兩年內,臺灣人可決定要留在臺灣,還是遷往他處(主要為中國)。選擇遷往他處者,可變賣所有產業退去。那麼,有多少人選擇離開臺灣呢?根據統計,當時選擇離開臺灣的約有六千人,只佔臺灣人口的百分之0.25,他們大部份是在海峽對岸有財產的士紳階級。
「住民去就決定日」,讓臺灣人可選擇離開或留下。無論是不想走或走不了,在1897年五月八日之後,留下來的臺灣人,就被認為是同意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
1895年五月底,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日本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在基隆東北角的澳底登陸,準備進行接收臺灣的工作。當時在臺灣的人們如何反應呢?
答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民主國」成立了,準備要反抗日軍的接收。只是,被臺灣官民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前臺灣巡撫唐景崧,聽到日軍抵達的消息,喬裝逃跑到廈門。接著,擔任副總統的丘逢甲又說:「此地非我葬身之地也,須變計早去,父母在世,應求自己平安。」也就跟著逃之夭夭。
原本應該保家衛國的清軍,官兵變強盜,竟對民眾大肆劫掠,造成臺北城大亂。當時臺北的士紳拜託洋商向駐紮於基隆的日軍投降。六月十四日,日軍進入臺北城,混亂的場面總算控制住。
日軍控制臺北以後,一路南攻,在桃竹苗地區遭遇姜紹祖、吳湯興、徐驤等人率領的客籍民兵,以游擊戰方式的攻擊。但客軍缺乏組織,最後皆遭到日軍壓制。日軍繼續往南攻,在彰化受到嚴厲的抵抗,也就是著名的「八卦山戰役」,近衛師團死傷逾千人,是臺人給日軍最嚴厲的反擊。
1895年十月下旬,日軍攻入臺南,擔任「臺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的劉永福,透過洋商傳話給能久親王,他說:「欲想抗戰唯有臺灣人耳。」表達自己無意為臺灣而死,隨後渡海回到中國。至此,「臺灣民主國」瓦解,日本帝國對臺灣的逐步控制也宣告開始。
李鈞震:
1.         馬關條約簽訂時期,清朝官員、漢人、日本帝國文化水準都很低級,都無人能夠實踐孔孟思想、耶穌思想、禪宗思想,清朝官員、漢人、日本帝國都像野獸
2.         現在沒有不斷聲援人權鬥士劉曉波的台灣權貴、日本權貴、中國權貴、佛教權貴文化水準還是很低級,都無人能夠實踐孔孟思想、耶穌思想、人權宣言,一百多年都沒有進步,依然是人權敗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