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凱達格蘭.巴萊我族奮鬥史

〔摘要9.8.2011蘋果 Kimman〕現在電影首映會流行走出電影院,找尋一個具有特殊文化象徵意義的場景與影片主題作搭配。首映會舉辦大型的造勢活動,不僅可以搶佔娛樂版面,還可以創造新的話題、增加曝光率,綜合效益成長驚人,使大型片商紛紛跟進。電影《英雄》、《十面埋伏》、《無極》、《赤壁》和《賽德克.巴萊》都循此一模式進行。

94日《賽德克.巴萊》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電影首映會,招待政黨領袖、各界來賓與原住民傑出人士與會,唯獨沒有邀請當地真正的主人──凱達格蘭族的代表參加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也讓首映地點的意義蒙塵,淪為政治與商業宣傳消費的場合。

誠如魏德聖導演所言,「晚上首映,重點不在總統府前,而是凱達格蘭大道對原住民族的意義相當重大」,至於是什麼意義、如何重大?魏導演並沒有明言。

90年代起核四廠內外發現三貂社文化遺址,有房屋、古墓群、陶器和煉鐵爐等等,凱達格蘭族從此捲入了反核運動,也躍上了平埔族群復振運動的舞台。

考古人類學者劉義昌研究證實,凱達格蘭族是台灣擁有煉鐵技術和高超航海技術的民族,海上貿易的足跡遍及東南亞和中國南方。台大人類學教授胡家瑜在馬偕文物展的研究中發現,凱達格蘭族衣物的圖紋設計華麗繁複,編織技巧遠勝於高砂諸族

陳水扁市長任內將代表威權統治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有數名族人共襄盛舉、一同揭幕;因此,凱達格蘭大道的命名,對族人而言是帶有感情的成分,它不僅是台灣第一個以原住民族為名的道路,也是台灣脫去殖民意象,恢復傳統地名、連結歷史記憶的開端。

2002年凱達格蘭文化館開幕之前,北市府以凱達格蘭族非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為由,屢次傳出更換館名的消息。除掉族名與土地連結的處理方式讓族人大為反彈,後經族人召開記者會批評,馬市府才勉強維持原案。

2007年北市府在未經族人徵詢和同意之下,擅自決定將凱達格蘭大道加註為「反貪腐民主廣場」,也引發族人反污名的抗爭,甚至與警方產生推擠衝突,才延緩此議施行。後來郝市府重施故伎,族人不堪其擾,索性讓那塊牌子留在原地,提醒曾遭到特別費起訴的馬前市長注意。

凱達格蘭族雖曾挫敗;但是,我們沒有埋怨,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這裡是我們的家園,也是歸土,唯有祖先的名字不容侵犯。若要說《賽德克.巴萊》在凱道舉行首映會有什麼重大意義,那就是「回顧歷史傷痕,平等對待各族,當一個有記憶、有尊嚴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