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Beethoven:
For Elise (Für Elise), Bagatelle No. 25 in A min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_7LMrtUNY
【摘要2022.6.11.六.蘋果】人類製造大量塑膠,引發的環保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前幾年開始有科學家研究大麥蟲(也稱麥皮蟲)分解塑膠的能力,澳洲科學家最近試圖進一步解開大麥蟲如此神奇的能力,關鍵可能就在大麥蟲幼蟲腸道分泌的酵素。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微生物基因組學》(Microbial
Genomics)。
大麥蟲(Zophobas
morio)有個威風的外號:「超級蟲」(superworm)。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研究團隊發現,大麥蟲的幼蟲吃保麗龍就能活,研究人員認為,大麥蟲幼蟲是靠腸道酵素分解塑膠。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表示,這對於資源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應用有可能會促成很大的進展。昆士蘭大學講師林克(Dr
Chris Rinke)說:「大麥蟲就像一間間迷你的資源回收廠,用嘴把保麗龍咬得細細碎碎吞下去,用來餵飽牠們腸子裡的細菌。」
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把實驗室裡的大麥蟲分為3組,為期3周的實驗期間,給3組大麥蟲提供不同的膳食。吃保麗龍的那組大麥蟲不僅活得很好,體重還增加了。
研究小組發現,大麥蟲的腸道有好幾種酵素(酶),這些酵素能夠分解聚苯乙烯(polystyrene,即保麗龍)與苯乙烯(styrene),這兩者都是外帶餐盒常見的材質,在隔熱絕緣物料、汽車零件也常用。
不過,研究人員不太可能大規模飼養大麥蟲專門解決人類製造的各種塑料,他們希望辨識出最能有效分解塑料的酵素,就能大量製造以用於資源回收分解,屆時塑膠必須先以機器切碎,再用雀屏中選的酵素加以分解。林克說:「經此分解出來的產物,可以讓其他微生物利用,製造出高價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可分解塑膠(bioplastics)。」
此前學界已有研究其他甲蟲的幼體攝取保麗龍的能力。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教授傑克森(Colin
Jackson)認為,昆士蘭大學上述研究成果又把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
傑克森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他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訪問時說:「(大麥蟲)腸道裡的細菌何以能把塑料分解成分子等級,這方面的研究是一條漫漫長途,昆士蘭大學這項研究就走在這條路上。如何把這類研究加以解譯進而應用於資源回收利用,有其重要性。」
其他國家也有研究人員已成功運用細菌、黴菌分解塑膠。不過這類技術是否能成功發展至商業等級仍是未知數。
傑克森說:「要把這類研究的規模增大並轉譯,這道挑戰一直都在,同時也更凸顯塑膠產量大得驚人的問題,還有新的塑膠材料製造成本能壓到多低的經濟學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