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十)1979年.臺灣關係法

Antal Doráti conducts Zoltán Kodály: Peacock Variations (1969 vinyl LP)
【摘要 2015-08-06 故事】1971年十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阿爾巴尼亞等23國聯署提出的《第2758號決議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聯合國體系唯一合法中國代表、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繼承所有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既有權利。
稍晚,同場會議以十票之差否決了美國提出的《雙重代表權決議草案》,中華民國徹底失去在聯合國的地位。隨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挽回面子,公開宣稱是因為「漢賊不兩立」的原則才主動退出聯合國。
其實,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早知失去中國代表權一事勢不可擋,所以才尋求雙重代表權的可能。只是,他們意圖代表的仍是中國,而非臺灣。
退出聯合國,對於當時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至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又將面對什麼局面。這就不能不從臺灣與美國的關係說起。1960年代後期,中蘇關係交惡、美國在越戰陷入膠著,提供了北京與華盛頓遠交近攻的誘因,於是在美國運作下,臺灣、越南這兩個《舊金山和約》被日本一同釋出的難兄難弟,命運為美中蘇大三角關係所改變。
1969年中蘇於邊界發生「珍寶島武裝衝突事件」,此後連串邊界衝突讓中國領導人相信,比起美國,覬覦中國領土的鄰國蘇聯更危險,因此導致北京重新採取聯合次要敵人(美國)打擊主要敵人(蘇聯)的大戰略。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判定越戰勝利已為不可能,欲交好中國以牽制蘇聯支持的越共(北越),順便造成共產國際老大、老二鬧翻的局面分而治之。於是,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發表《關島宣言》,以「越戰越南化」的說辭放棄南越,並在同年造訪中國,為日後中美建交鋪路。
情勢突然轉變,使得中華民國政府十分緊張。自1954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就一直仰賴美國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協防安全。這個條約是韓戰爆發後,美國轉念不讓中國拿下臺灣的具體依據。如今中美一旦建交,該約極可能作廢,臺海戰爭更可能一觸即發。
然而,1975年四月三十日南越覆滅,緊接著越南統一,美國擔心亞洲盟國產生信任危機(尤其是南韓、日本),產生骨牌效應。加上與中國建交、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恐怕將使臺灣迅速地落入中國手中,美國也將因此失去在東亞的重要盟友。
在一些臺灣人士和對臺友好的政治人物努力下,美國推動了《臺灣關係法》,並由總統卡特於1979年四月簽署生效日期可回溯至中美建交生效當天,以銜接1980年將廢止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關係法》使用「People on Taiwan」,表明是以國內法規定美國政府與臺灣島居民間的官民關係,至於臺灣島上的「治理當局」,可以是1979年之前承認的中華民國,亦可是其繼承者。這一點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中華民國對美國的國際條約性質有很大差異。
《臺灣關係法》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與臺灣都必須以和平的方式處理臺灣問題,美國可以繼續對臺售出軍火,美國與臺灣可以透過非官方的方式繼續維持交流,並以「美國在臺協會」為對臺事務的主要窗口。
日後1996年美國在臺海危機時巡防臺灣,以及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美國在臺協會(AIT)撤僑時可自主進出臺灣海關,皆無需經過中華民國政府同意,更顯得《臺灣關係法》之特別。
在戰後臺灣史上,美國佔有了獨特地位。從1951年到1965年,每年由美國所援助的一億美元貸款,是臺灣在戰後得以建設的重要資金。為了避免美援資金被國民黨權貴侵吞,美國指派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G. White Corporation)來負責操作美援臺灣計畫,計畫的負責人狄寶賽(V.S. De Beausset居功厥偉,他策劃了美援資金在臺灣的建設,為臺灣後來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可惜在大部分的史書中都隱去了他的名字。
就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1973年中東動盪爆發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高漲、物資短缺,全球景氣大幅下滑,原先以輕工業、出口導向的臺灣經濟大受影響: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前一年退出聯合國也使外資來台意願大減。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於是提出擴大公共支出於基礎建設項目,以拉動總體經濟的作法,提出了「十大建設」。1974年起,以五年時間完成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一項能源建設。
十大建設一直被宣揚是臺灣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重要基礎,不過,這僅是蔣氏父子的個人決策、並未經過精密的推算,也帶來了通貨膨脹、效能不彰與興建不久就需保養、擴充的狀況。
1978年中國開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並逐漸取得顯著成果,也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這兩個專制政權所治理的地區差異將越來越小。中華民國看來是不可能「反攻大陸」了,為了在臺灣繼續延續統治,蔣經國時代的政府,試圖使臺籍青年成為國民黨的助力,並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讓中國認同深入臺灣人的腦中。
不過當時臺灣人逐漸走出臺灣,同時,西方思想也走了進來,要求自由開放的聲音也無法再被國民黨所阻擋,越來越多黨外人士甘冒生命危險,為臺灣的自由發聲。臺灣的人民也慢慢地呼應了他們心聲,在逐漸開放的選舉中,國民黨的候選人再也無法一手遮天
1979年,臺灣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一群黨外人士的遊行被扭曲為叛亂,隨後而來的大審、林宅血案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也使臺灣人逐漸明白國民黨並非不可撼動。
美麗島之後,黨國體制一點一點地崩壞,蔣經國死後,蔣家後繼無人、國民黨內鬥激烈,於是1988年,第一位臺灣出身的總統李登輝在群強環伺下上台。1989年六月四日,北京發生天安門事件,國民黨政府全國媒體上不斷撻伐了中國共產黨,沒想到隔年三月,臺灣也發生野百合學運
在那個黨禁報禁的時代,超過五千名學生佔據中正紀念堂廣場(今自由廣場),要求全面「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政府的道德高帽子既然已經戴上,前一年又在國際上高調撻伐北京的狀況下,前總統李登輝也只能面對野百合學運的訴求。從那之後,臺灣開啟了民主時代。
1996年三月23日,臺灣選出了四百年來島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就在投票前不久,中國還曾大動作舉行飛彈試射與軍事演習。
因為複雜的歷史,臺灣這座島嶼混和了各種不同的文明,不斷見證著世界脈動,也接納了不同族群的足跡。回顧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想清楚未來應該走向何方。臺灣在他人手中來來去去。在上述十個歷史的轉捩點裡頭,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住民,面對著強勢的外來政權,很少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命運。
近現代的臺灣,在無數先人的血淚中,慢慢踏上了民主之路,步步艱難,直到現在。過去的時空,我們無法扭轉。但也許,下一個歷史的轉捩點,就掌握在你和我的手中。
李鈞震:
1.        在一些臺灣人士和對臺友好的政治人物努力下,美國推動了《臺灣關係法》,這其中郭雨新、蔡同榮、彭明敏……等人居功厥偉,保障台灣的國際安全。
2.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實際上有不少迫害人權的故事在其中,例如核廢料丟在蘭嶼,興建公路的土地徵收不公平;還有許多嚴重虧損,例如中船、台中港;此外石油化工業雖然讓廠商與政府賺不少錢,但是環境污染毒死無數老百姓與破壞其生活品質。
3.        蔣經國執政時期,台灣的經濟大起飛,但是當時的財經官員幾乎都是環保白癡,缺乏生態永續經營的知識,導致台灣的水質、空氣與土地嚴重污染與死亡,百姓身體嚴重受害,不公不義、求償無門;如今需要整治或恢復的成本,遠高於當初賺的利益。
4.        此外,白色恐怖的政策與警備總部,可以驗證出蔣經國確實是人權敗類。

5.         李登輝後來被迫推動「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當時反李的新黨徒眾,現在可以被驗證出是一大群嚴重缺乏民主憲政素養的古代人,到現在仍有人在幫國民黨的黨產洗錢的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