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L.V.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1 - Krystian ZIMERMAN;WIENER PHILHARMONIK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L--9pihnI
【摘要2022.7.6.三.蘋果】烏克蘭學者維亞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今天(7/5)與其他3名受獎者,共同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Fields Medal),成為史上第2名享此殊榮的女性。
維亞佐夫斯卡現年37歲,出生於烏克蘭首都基輔,職業為數學教授,她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頒獎典禮上接受此獎,同時在歐洲另一端,戰爭正在肆虐她的母國。
維亞佐夫斯卡是這個獎項設立80多年來,第2名獲此殊榮的女性。首位獲此獎項女性是伊朗出生的數學家瑪麗安.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她在2014年獲獎,3年後不敵癌症過世。
維亞佐夫斯卡1984年在烏克蘭出生,當時烏國仍是蘇聯的一部分,她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擔任教授。她在頒獎典禮上播放的影片中表示,當俄國當局2月入侵烏克蘭時,「我的人生從此改變」,她的姊妹已從基輔撤離。
在頒獎典禮上,她也向烏克蘭學界同袍茲丹諾夫斯卡(Yulia
Zdanovska)致敬。茲丹諾夫斯卡是年輕數學家,與她在基輔師出同門,當俄國3月發射飛彈攻擊烏國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時,茲丹諾夫斯卡在戰火中喪生。
維亞佐夫斯卡指出:「尤莉雅(茲丹諾夫斯卡)是充滿光明的人,她的偉大夢想是在烏克蘭教導孩子們數學。」「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原定在俄羅斯第2大城聖彼得堡頒發本屆費爾茲獎,並由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主席開幕。
在俄國當局2月底入侵烏克蘭後,幾百名數學家簽署公開信,抗議主辦城市選在聖彼得堡一事,隨後這場頒獎活動被移師赫爾辛基舉行。
新配方電解液 使鋰電池安全不著火【摘要2022.7.6.三.中時】已有好幾個歐洲國家決議,將在2030年代禁售燃油車(包括汽油車與柴油車),也就是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然而以鋰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車有短路著火的隱患,而且鋰燃燒是非常難以撲滅的,於是安全配方的鋰電池是急待開發的課題。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開發出以二甲醚為基底的安全電解質,它將使鋰電池不會著火。科技探索(TechXplore)報導,鋰電池,嚴格來說是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電池技術之一,除了筆電、手機,也驅動電動車。然而,目前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碳酸溶劑,它有著高度易燃的隱憂,事實上,因為鋰電池燃燒的事故不少,比如三星手機曾經因為數起的手機自燃事故,被譏為「昂貴的燃燒彈」,特斯拉電動車也曾發生自燃事故,由於無法撲滅,只能任它燒毀。
工程師必須設計更安全的電解液,新的電解液必須不易燃,而且能夠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都安全穩定。聖地亞哥加州大學的孟雪莉(Shirley
Meng)教授,與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所合作的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新的「液化氣電解質」(liquefied
gas electrolyte ,LGE),可使鋰電池的安全溫度範圍在 -60至55度,同時增進了鋰電池的抗凍性,也增進了安全性。
孟教授說:「液化氣電解質 (LGE) 是我們研究小組在
2017 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首先提出,它由碳氟化合物所組成,在壓力下會液化,形成化學穩定、凝固點低、成本低的電解質。」
在使用鋰負極的初始測試中,它在500次充放電循環中,達到99.6%的平均庫侖效率
(CE),並且能夠在極端條件下,充放電18650次也沒有安全問題。
研究人員尹易傑(Yijie Yin)提到開發的過程。他說:「初代版本的LGE電解質,是以氟甲烷
(FM) 和二氟甲烷 (DFM)所製作,儘管它們具有不錯的性質,但是在中等壓力下仍有燃燒的風險。」
「為了降低燃燒的可能,我們乾脆加冷媒進去,也就是1,1,1,2-四氟乙烷四氟乙烷
(TFE) 和五氟乙烷 (PFE),它們是氟氯烷的代替品,具有極佳的滅火性能,提升了安全性。」
「另一個新成份是二甲醚(分子式:C2H6O)來溶解鹽類,從而為鋰和負極提供寬廣的電化學窗口,充放電效率都能提升。」
研究團隊最近的實驗中, LGE展現了許多優勢,包括它們的性能、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以及它們的可持續性。他們相信,這將引發鋰電池技術的全面提升。
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摘要2022.7.6.三.聯合報
薛承泰】近年來每年都傳出大專院校停招或倒閉,這是少子化衝擊的第一波,反映的是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九年快速下降的生育;如果不計外來與回流學生,未來七年每年還會減少四千名左右新生,一直到118年才會有喘息機會,這要感謝100年至104年生育的回溫。
糟的是,105年之後生育又連降六年,平均每年降幅近一萬人,以最高七成五的高教淨在學率來計算,那麼,平均每年會減少約七千位大專新生。今年可能只有14萬嬰兒誕生,128年的大專新生即低於11萬人,以目前大專院校的數量來說,屆時一半就夠了!
最近《遠見》雜誌進行2021年大學排行榜評選,以「學生數三千人以上,且助理教授以上教師數150人以上」作為門檻,全台133所大專院校中,符合該門檻僅89所;亦即,有44所學校已陷入經營的困境,可能撐不過未來的七年。
其實,今年生的嬰兒,不就是兩年後進幼兒園,六年後進小學,…十八年後進大學,就是如此簡單而清楚。28年前會有「廣設高中大學」主張的出現,乃因65年至68年出生人數眾多(超過四十萬),在83年時,前者十八歲要考大學,後者十五歲考高中,家長們感受到「升學擠破頭」現象。
「廣設高中大學」不可能讓當下的考生受惠,政策的影響應是在五年之後!討好當下,缺乏遠見,是教育政策最大的悲哀!何況這是不算遠的「遠見」!「教育是百年大計」,即使不看「百年」,至少也該計畫未來的十年,根據人口趨勢來決定招生政策;此外,人口質量則是另一項挑戰。
提升人口質量尤需要教育,但質量的優劣並不容易判斷,通常依賴國際的評比,而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排名乏善可陳。雖然國人參加國際競賽經常傳來佳音,但這些優異的表現畢竟是個人也是少數,唯有整體質量的提升才是國力的根基。
近年來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簡稱USR),強調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看似一項提升質量的作為。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真正的社會責任應從小就融入生活,主動關心家中的長輩、鄰居獨老、弱勢等,能為自家、社區、校園提供服務。
教育部一旦用人民納稅錢編列預算來獎勵,大學為獲得獎補助動員人力提方案並參與評比,學生則因修課到指定的場所來「實踐」社會責任,這不就是「工具與功利化」嗎?那天經費沒了,除了一本本報告,還剩下什麼?
古人強調「灑掃應對」為教育之始,過去學校則在門廊上高懸著「禮義廉恥」,這些「基本道理」曾幾何時被一批學者揚棄,卻轉身成為今日口中的「素養」?
PS:
1.
最近20年,台灣的高中與高職生,在國際奧林匹克各項得獎,以及國際技能競賽,每年都誕生許多台灣之光,顯然台灣的技職生與高中生的國際競爭力,遠遠勝過20~60年前的台灣。驗證出,教育改革是對的。
2.
最近20年,因為台灣幾乎可以人人上大學,因此才能支撐台積電等等台灣電子產業鏈的人才需求,驗證出,教育改革是對的。當然優秀的人才永遠都嫌不夠用。
3.
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在大學教授的腦袋裡,只要大學教授有遠見,有素養,能經常發表國際學術論文,經常得到國際性獎項,就可以證明,大學教授的腦袋裡有遠見,有素養;那畢業的大學生,必然能在各行各業持續發揮遠見與素養。
4.
台灣需要進一步教育改革,首先,台灣的大學教授絕大多數在國際學術界,幾乎都是魯蛇、缺乏國際競爭力,必須大量汰換。
5.
其次,台灣沒有本土博士獲得諾貝爾獎,那怕是和平獎、文學獎也好;特別是文學獎,幾乎不需要實驗室經費,只要一台筆電打字就可以。
6.
為何台灣的教授如此肉腳?導致台灣的大學生都必須忍耐國際四、五流的教授品質?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因此必須大量汰換。
7.
第三,私立大學應該開放學費自由化,讓私大可以延聘國際一流學者來台,讓私立大學競爭自由化,自然淘汰辦學不力的學校;而對弱勢家庭的學生,可以申請全額獎學金或助學貸款。
8.
台灣大學的教授,大多數不是台灣之光,沒有國際學術地位,沒有獲得國際獎項,因此沒有遠見與素養。台灣絕對需要大量汰換台灣大學的教授,讓新教授可以年年得獎,這是豬都有的遠見與素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