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delssohn: Symphony No. 4
"Italian" / Chailly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QC9x85SUY
【摘要2020.12.25.中時】美國耶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專家,在研究826例罹患第3期大腸癌的患者後發現;相較於不吃堅果的患者,每週攝取1盎司堅果(約2把的量)的患者,大腸癌治癒的機率成長57%,而「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也提高達46%。
耶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針對826起罹患第三期大腸癌的患者進行長達6年的追蹤研究。通常,大腸癌進入第三期,癌細胞已向全身擴散,而這826名患者都接受手術與化療的療程。
結果發現,相較於不吃堅果的患者,每週食用2把堅果的患者痊癒的機率提高57%。同樣地,這些人的「無病存活率」,也奇妙地提升46%。無病存活率是指患者接受癌症完整治癒後,到疾病再次復發時經歷的時間。
目前醫學已證實,胰島素抗阻(insulin resistance)愈高,大腸癌治癒的機率就愈低。堅果之所以加持患者戰勝癌症,正是因為降低患者胰島素抗阻的程度,從而減低血液中的血糖量。
研究人員傅格斯(Charles Fuchs)解釋,吃堅果的人可能因此減少多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而減少胰島素抗阻的發生。很多人擔心吃堅果會變胖,但「我們的研究以及整個學界文獻卻發現,常吃堅果的人往往更瘦」。
研究主持人法德陸 (Temidayo
Fadelu) 表示,這項研究凸顯飲食與生活習慣對大腸癌治療的重要性。堅果的好處已為人所知,現在吃堅果該與多運動、少吃糖一樣廣為宣傳。
這項研究由國際樹生堅果委員會營養研究與教育基金(International
Tree Nut Council Nutrition Research & Education Foundation),以及國家癌症研究所共同資助,所有成果已發表於《臨床腫瘤學期刊》上。
跨國團隊分析古DNA: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摘要2020.12.25.中央社】台灣考古學者洪曉純參與的跨國團隊,經古DNA分析,發現關島原住民的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阿美族最接近,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
來自台灣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洪曉純與關島大學教授Mike
Carson、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Mark
Stoneking等人合作的跨國團隊,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支持下進行考古發掘研究。
洪曉純告訴中央社記者,馬里亞納群島位在台灣東南方,離最近的菲律賓約2000多公里,包括關島、塞班島等島嶼都在其中,根據過去研究可知,史前人類最早在3500年前就到達馬里亞納群島,但第一批島民是從哪裡來,考古學家則意見不一。
研究團隊於2016年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並進行古DNA分析對比,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Kankanaey)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
洪曉純指出,近年來學者經由古DNA研究,證實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祖源地,2018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DNA實驗室也證實,她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史前遺址挖掘的人骨,與台灣阿美族的親緣關係最近,這與她多年來考古學研究獲得的結論一致;目前可確定南島語族在4000年前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後,有一支向東遷移到關島及塞班島等地區,其他族群則向南擴張到印尼及太平洋上的群島。
洪曉純表示,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刊登的最新研究也間接證實關島史前島民的航海能力,在3500年前就能駕馭2000多公里的遠洋航行,也是當時全世界最遠距離的跨海航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