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12.02.13摘要】有個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愛,對鄉土的執著,對民俗技藝的熱血,和對自己的不認輸,把眼見要走調的社會邊緣青少年悲歌,拉回生活常軌,變成一個鐵血團隊,脫胎換骨成台灣版的《太陽馬戲團》鼓曲。
他,就是一手打造「九天民俗技藝團」的團長許振榮。今年春節,導演馮凱將這個另類傳奇改編成電影《陣頭》,上映兩周不到,便創下破億票房。許振榮向吳念真娓娓道來箇中甘苦,並向全國發出動員令:結合資源關心中輟生,讓孩子找出自我肯定的價值!
1981年,還在讀國中的許振榮,課堂上老坐不住,卻對宮廟神術傾心不已。他聽說,台中市大肚山一座不知名的小神壇,有位師父施符法力超高,便一頭栽入拜師學符的世界,住廟埕裡睡神桌下,老師父看他有慧根,最後還真把一身功夫和神壇都傳給了他。
「台灣只要有宮廟,輟學孩子自然會來走動,收留他們不能閒閒沒事做,我便組了一個陣頭。」師父傳授他符法,卻沒教他打陣頭鑼鼓,許振榮只好土法煉鋼帶著錄音機「田野調查」,說穿了就是偷錄音回家摸索,每次看完其他陣頭表演,他不免漏氣,「夭壽!我要搞幾年才會像樣啊?」但不服輸的他仍矢志要帶著這群孩子,成為全國最大的陣頭。
於是,許振榮在1993年成立「九天神將團」,後改名「九天民俗技藝團」。面對這群內心傷痕累累的青少年,憲兵退伍的許振榮,自嘲有一套「滿清十大酷刑」管理方式,「我們教條嚴苛,未滿十八歲不准抽菸,不能打架說謊罵髒話,誰犯了戒律誰就打屁股!」處罰的儀式要先「開壇」,在三太子爺面前自己先澄清,打完以後恢復成一張白紙,任何人不准再提起,重新歸零面對未來。
萬綠叢中一點紅的陳冠瑩,曾誤入歧途簽賭,被當成危險人物,被警察抓到時,竟有廿多把長槍對準著她,現在,她成了鼓棒不離身的陽光美女;年紀最小的王家成,十五歲打架爬牆被退學,卻在舞台找到了自我;從小不讀書的阿正,過了三十歲頓悟該「充電念書」,現在成了許振榮最佳助手;
而電影中最吸睛的角色「瑪麗亞」,是個身高190公分的壯漢,卻心思細膩、愛做家事照顧人。中輟生來來往往,許振榮始終一視同仁,帶著孩子南北出陣表演,收入微薄時還不惜打金戒指相贈,因為,他把孩子當家人。
2002年,加拿大溫哥華台灣文化節的一場邀約,改變了九天的視野。陣頭也可以出國表演?「這是很恐怖的事情!」許振榮找來民俗專家林茂賢技術指導,卻被林茂賢批評得體無 完膚,直罵「表演怎麼可以屁股對著觀眾?」氣得想揮拳的許振榮突然驚醒,「廟口我是內行,但藝術我卻是外行,九天確實需要改變。」
果然,從善如流的改變從此轟動國內外,華僑看完後淚流滿面,加拿大人也為之驚豔,這是九天的第一場蛻變,從廟口文化轉變為舞台表演。當九天打開知名度,許振榮卻發現,表演的形式出來了,但孩子的內涵如果不夠,出去還是被看成流氓兄弟!
他開啟第二場革命,下達「團員讀書令」,幫團員代墊註冊費,「很遺憾,很多孩子害怕學校,打死不讀書,我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孩子。」許振榮並不後悔這次大失血,因為至今六年來,他很驕傲,現在每位團員都是大學生,他自己也以身作則,讀起嶺東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班。
回首這十七年,許振榮直言沒料到有今天,「我只是個不務正業的法師,走一步算一步,遇到問題就解決。」但九天模式的成功,不但給了資源充沛的政府一巴掌,也給台灣社會一個重要的經驗法則,他呼籲各界結合資源,將中輟生的輔導予以制度化,學校開闢民俗相關技藝課程如陣頭,讓不愛讀書的孩子把握黃金學習階段,找到自我的價值,「這也是我當年創立九天的初衷!」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中國時報 王道維2012.02.13摘要】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
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
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作爸媽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
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
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淚水。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