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不要急著來讀大學

Verdi - Falstaff - Act I finale
【摘要2014/09/03周祝瑛 蘋果】今年大學指考錄取率高達95%,創近幾年的新高,如果再加上寒假中學測「申請入學」的錄取率50.56 %,整體錄取率高達72%。另外根據國際比較數據發現,台灣18~22歲的人口中,約有70%的人可以上大學,這個數字高於歐美國家,僅次於韓國,居世界第二位。
雖上大學本是值得慶幸之事,如果所學與性向不符,4年下來不但可能一事無成,更折損原先喜歡動手做的習慣與興趣。這些年,筆者常看到許多被父母逼來上大學的學生,不但學習動機低落,並在大學養成種種惡習,包括:成日沉溺網路世界中,蹺課、遲到早退,人際關係不佳,對師長態度不好,甚至喝酒、抽菸、嗑藥,男女關係混亂等。
台灣國內60~70%的大學生都仍仰賴家庭經濟支援,也有不少學生靠打工或助學貸款。所以不少人大學畢業時已身負數十萬學貸,再加上這4年中所投入的上百萬學費與生活費,這一前一後不只是在物質、在精神上都乏善可陳,甚至把人生的積極態度與學習熱情都給澆熄了。看在眼裡,其實這樣的大學生活真的寧可不要!
不久前,筆者一個年輕朋友剛從國外打工遊學回來,去年他考上大學後,執意休學一年到國外農場打工,看到他回來健壯的樣子,陽光燦爛的笑容,知道這一年讓他更清楚自己的方向,與充滿回到大學校園來充電的渴望。
此外,筆者也會遇到若干已經在社會上工作過幾年,然後又回到大學念書的人。這些人相對於大學新鮮人而言,大多胸有成竹,比較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筆者呼籲:不要急著上大學!
因為上大學並非人人必經道路,它只是一個選項,但並非必要。若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上大學也可能成為噩夢一場!
李鈞震:
1.          多讀書,對人類「理性程度」的提升,一定有幫助;但是如果進大學只是混文憑,不如去社會上學「一技之長」,會更有價值。
2.          一個人「所學與性向不符」並不是人生求學進步的重點,郭台銘五專所學也與事業無太大關係;大學教育的課程,重點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多元學習的習慣」。
3.          優秀的大學生,一定會去挑戰自己「無知的領域」,去挑戰「陌生又令人害怕的領域」,這個學習的過程,可以鍛鍊學生的勇氣、智慧、開闊胸襟、包容異見……等品德。但是,大學生會優秀,主因是教授們會「以身作則」
4.          大學生會「成日沉溺網路世界中,蹺課、遲到早退,人際關係不佳,對師長態度不好……」主因是,之前的求學過程,只會死背書,沒有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因此缺乏恆心毅力與刻苦耐勞的品德,小孩子會這樣,主因是家長沒有對終生多元學習「以身作則」。
5.          高中生先學會一技之長,再來讀大學,是很好的成長路徑。
6.          台灣的政治大學,在國際學術領域缺乏競爭力,主因是歷屆大學校長知識程度都不夠高,教授們都沒有在挑戰自己「無知的領域」,去挑戰「陌生又令人害怕的領域」,沒有以身作則,導致學校缺乏國際學術聲望;大多數的教授,平常都在「蹺課、遲到、早退、打牌、交際應酬、謀官職……」,或都在等死、等退休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