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
Legal High [ 1 ] OP
【摘要2014/09/13朱真一 蘋果】日本職業男網球名將錦織圭,於2014美國網球公開賽擊敗現世界第一球王喬科維奇,成為亞洲第一名進入美國網球賽男子單打決賽者。這次的美網賽,錦織圭的聲名大振,成日本目前最紅的新英雄。
台灣的報紙報導不少,教練張德培居功厥偉,甚至還說「推錦織圭登頂 張德培台灣之光」。因為前一年的美網,錦織圭找張德培請他當教練而大有進步。但台灣較少報導錦織圭成功的更重要的原因:「不日本性(un-Japanese)
」。這點日本人較有興趣,也更值得討論。「不日本性」的「不」有「反」的意義,「反傳統」之意,或更該說創新的意味。
錦織圭14歲時離開家鄉,接受贊助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參加IMG網球學校。雖以前也有日本選手來此,連他只有兩人在這競爭性最強的學校能「生存」4年。他學到非常有攻擊性及跳耀性的打球法,被日本人稱為「不」日本性打法,他的訓練方式更是反日本傳統。
錦織圭的父親認為,日本僵硬的階級制度及必須服從的傳統,不可能培養出有才幹的兒子。因為日本社會不尊重人不同的「個性(individuality)」,所以錦織圭的父親決心早早送兒子去美國。
日本近年來的年輕人,有野心去美國留學者越來越少。但錦織圭跟同伴不同,早早認真學英文準備去美國。他們是中產階級的家庭,無法負擔赴美留學的費用,日本的盛田網球基金會,適時給他獎學金贊助。
創辦人盛田正明(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的弟弟)說,錦織圭在美國反適應得很好,正說明他父親的觀點:「美國較尊重人的個性,錦織圭反較容易適應。」
2年多前瘋迷林書豪時,對台灣或中國能否培育出林書豪有很多的討論,大多認為「幾乎不可能」。中國球探最著魔於身高體大,不著眼於對籃球的熱情因素,因此林書豪不太可能會選入中國體育訓練系統。加上中國的培育制度,只著迷的嚴格訓練和教條式紀律,常會磨滅運動員對籃球的熱情及「創造性」。
台灣一樣不可能產生林書豪或張德培類的運動明星。台灣的教育及社會環境,不夠尊重個人的個性培養,都與日本類似。要培養錦織圭、林書豪或張德培等運動明星,台灣需努力改進大環境及教育體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