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
【摘要12.4.2011自由◎ 王美琇】黃昭堂先生。一個人格者的典範,一個對台獨運動功不可沒的指標性人物,十一月十七日遽然離世。
昭堂先生的經濟狀況始終都不寬裕。留日期間因為參與台獨運動,家人都不敢和他聯絡、也不敢寄錢給他,所以他幾乎都是舉債度日。雖然家徒四壁,他依然盡其所能照顧盟員同志,時常邀他們到家裡用餐;和黃昭堂有五十年情誼的侯榮邦說,有一回黃昭堂的妻子告訴昭堂先生:「家裡沒有米了。」他還笑笑跟太太說:「那妳就去巷口買麵請大家吧!」
1960年代在日本參與台獨運動,幾乎注定和台灣的親人完全斷了連繫。很多盟員的父母親過世時,他們都無法回國奔喪,黃昭堂的母親過世也不例外。後來台灣的親人寄來母親公祭的錄影帶給他,他看了錄影帶嚎啕大哭,黃昭堂的兒子說:「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看到父親大哭的模樣。」
1960年二月,黃昭堂和王育德等人創辦了《台灣青年》雜誌,宣傳台灣意識和台灣人要求獨立自決的心聲。這份雜誌對當時留日、美的台灣學生和企業家影響非常深遠。很多人因為讀了《台灣青年》從此覺醒,相繼投入關懷台灣前途的台獨運動。
黃昭堂一邊做台獨運動,一邊繼續他的博士學位,終而完成非常重要的博士論文「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後來他的這本博士論文由東大出版會出版,是第一位外國留學生的論文專書。
因為論文非常傑出,東京大學決定要頒給他博士學位證書,可是他的博士證書上國籍寫著「中華民國」,黃昭堂憤而退回證書,要求東大將他的國籍改為「台灣」,否則他絕不接受;為此東大特別召開會議討論,最後接受黃昭堂的請求而更正。從此以後,東大畢業的台灣學生,均因為黃昭堂的抗爭而可以持有印著國籍「台灣」的畢業證書。
1976年黃昭堂和彭明敏聯名出版《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他以國際法的觀點論證「台灣地位未定論」,為台灣獨立運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學術理論。他所撰寫的《台灣總督府》則是日治時代台灣史的入門書,在日本和台灣都不斷再版。
對台灣本土政治犯的救援行動,黃昭堂也幾乎無役不與。1961年九月發生「雲林蘇東啟事件」,牽連人數達三百多人。黃昭堂得知消息後,立即寫英文信給各國大使館和聯合國,呼籲他們關切蘇東啟案。
1964年彭明敏、魏廷朝、謝聰敏因發表「台灣人自救宣言」被捕,黃昭堂等人又寄出大量英文信向國際求援,後來也得到當時的美國副總統韓福瑞的回信關切。
1969年初,彭明敏的友人找上黃昭堂,告知彭明敏的處境危險,希望他能夠協助彭明敏偷渡離台;黃昭堂立即和許世楷、宋重陽兩人密商,展開救援行動。黃昭堂負責募款,宋重陽則負責精密計畫,協助彭從台灣脫逃到香港;1970年一月三日,彭明敏終於抵達瑞典,逃亡成功。
甚至1970年代的政治犯張金策、陳明財、吳銘輝等人,能夠順利偷渡逃到日本,以及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的大規模國際救援行動,黃昭堂都參與其中。正如侯榮邦所說:「幾乎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他的存在。」
1992年李登輝前總統解除黑名單,黃昭堂和妻子終於回到闊別了34年的祖國──台灣。
黃昭堂的一生,貫穿海外和島內的台獨運動,從日本、美國到台灣,從1950年代末期直到現在。前駐日代表羅福全說:「台獨聯盟最大的資產就是黃昭堂。」辜寬敏則說:「黃昭堂就像是桶箍,把所有的同志牢牢繫在一起。」
沒有黃昭堂,台獨聯盟可能早就分崩離析;沒有黃昭堂,台獨運動會少了點溫情和動人的故事;沒有黃昭堂,他們那個世代對理念的堅持和奮鬥精神,可能會隨著台灣的現實政治而灰飛煙滅。
「黃昭堂」三個字,不僅是台獨聯盟最大的資產,也是台獨運動中永遠不可抹滅、代表著台灣人精神和意志的永恆印記。一生懸命為台灣──黃昭堂先生,是台灣人心中永遠的典範和驕傲。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