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bert - Symphony n°4 -
Vienna / Kubelí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DQvATCDEC8
【摘要2022.2.8.二.中時
糖糖】2012年10月,我在台灣東華大學交換,參與了「民主台灣」研習營。這是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為促進兩岸學生交流互動,深入認識台灣多元文化發展現況舉辦的活動。
No.1總統府和立法院:開放的權力核心
我們的行程從台北出發,大陸的學生首先一起去參觀了總統府。聽志工大叔講解,正大門僅供總統、副總統及晉見的賓客進出,其餘人員均不使用這道門。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假日開放參觀時,民眾可以由正大門進入總統府,這是一種禮儀待遇。
在一樓陳列館,看到被美軍轟炸後的總統府老照片,看到年輕時的小馬哥為蔣經國先生做翻譯的老照片,志工大叔歡樂地笑談:「現在他滄桑了,此刻就在三樓辦公室被工作摧殘著喔。」
穿過巴洛克式的高大建築,樑上精鑿細琢,空間氣派明亮,內外雍容,遐邇善末。越過紅牆走廊,觸摸天庭的陽光,抬眼看到十一層樓高的中央塔樓,覺得離馬哥似近非遠……。
那裡就像沒有圍牆的法律微觀世界,到處都是記者和攝像機,霸佔著每個有可能捕捉到新聞的角落。我們帶著參觀證,進到大會議室,系統學習該院的組織結構、人員配置、辦事流程……還聽到幾個政黨的交鋒,「必須退讓」時就必須退讓,「必須選擇機會前進」時必須前進,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目標非常清醒、非常冷靜,不過,他們之間往往因政見不合,成為彼此需要應付的驚濤駭浪。
從國民黨黨團辦公室、民進黨黨團辦公室等「心臟」地帶前面走過時,正巧有一項議案在討論中,我站在門口靜聽了一分鐘。那六十秒鐘如此短暫,卻讓我產生了長時間的時空交錯感,這就是傳說中各政黨政要的聚集地,也是言論絕對自由的地方,甚至當我看到黨團門口的打印機,都不免崇拜這台機器——它吞吐的是紙張?不,是民意!
此時,有小夥伴弱弱地提問:「電視主持人或普通民眾公開責罵台灣領導人到什麼程度才會引起關注?針對領導人怎麼樣的行為才算是違法呢?」
我聽到了回答,也許是第一次真切地擁抱「言論自由」四個大字。只聽那位議員回答:「對領導人的公開進行人身攻擊其實司空見慣,沒有人因此受到處罰。但如果有民眾放言要炸總統府,或者提前『通知』我們在某條街道要襲擊領導人,類似這種言論,才會被追究責任。」尺度之大,令大陸小夥伴們目瞪口呆、而愈加有噤若寒蟬之勢。
No.2「二二八事件」:民主的曲折進程
在權力的核心地盤,有這樣的民主空間,離不開台灣的民主權利鬥爭,我們參觀的
「二二八」公園就是一處象徵。「二二八」公園原本叫台北公園,為撫平歷史傷痕,促進族群融合,公園更改為現名。這裡是紀念台灣民主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場所,裡面彙集了為民主而犧牲生命的前人的名字和事跡,其中的一面牆全部是為自由而戰的「戰士」。
兩名志工大叔為我們講解公園的標誌性雕塑——戟。遠看就是一支沖天的箭頭,代表憤怒即將衝破天際。座底有水流動,代表民主思想生生不息,這用鮮血換來的自由民主,要為之珍惜,可謂寓意深刻。
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民眾高壓管制引發「二二八慘案」是台灣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中日戰爭後,
來自大陸的軍政人員, 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台灣深感彆扭,進而生起排斥歧視的心態,並時常抱有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教育、法治、觀念、衛生、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漸漸轉變成深感失望。
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發生一件私煙查緝血案,激起當地抗議浪潮,2月28日,台北市民為前一天軍警打死商販而罷市、遊行請願,並聚集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遭衛兵開槍射擊,當局逮捕近萬人,激起民眾憤怒,爆發了大規模暴動,該事件被公認為台灣百年來最大的政治傷口。
志工用平靜的語氣講完這段歷史,帶我們走進原「台灣廣播公司」舊址組建的「二二八」紀念館,裡面還保存著當年播音的設備、珍貴稿件、文獻、舊照,並有一處專供後人抒發感想的留言薄,不少大陸營員都駐足留墨,寫下了對那段悲情時刻的追思。
被定為「和平日」的2月28日當天,當局及各界都會舉行各種活動紀念這一影響社會數十年的歷史,呼籲尋求和解,追求和平,但也正是這一天,成為其他黨派無情攻擊國民黨的絕佳時間。不過,安撫與慰藉往往歃血為盟,殺戮與諒解從來狼狽為奸,平日裡信仰與政府相安無事,紀念日那天痛陳與遺忘混為一談。
現在的公園,很有生活氣息,古榕樹上站著白鴿,小朋友和松鼠相互追逐,這裡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同志聚會地」……雖然是為紀念痛苦而建的公園,但最終痛苦還是煙消雲散。
在研習營的進程中,我們還到了宜蘭旅遊的熱門觀光景點——宜蘭縣政府。政府變景點,挺意外的吧?許多政府機關與民意殿堂向來以門禁森嚴、嚴肅呆板的感覺示人,宜蘭偏偏打破傳統,率先引入「綠色政府大樓」的概念,不用圍牆,打造了樹木成蔭,綠色大地、小橋流水與優雅紅磚建築交相呼應的自然公園。
整組建築仿造了宜蘭厝,注重保護和發揚本地一些特有的文化,室內則用玻璃屋頂,陽光盡灑,辦公室是別具特色的宮廷式裝飾,迴廊幾許,典雅端莊。我想公務員們肯定很樂於工作於這麼美的空間。整個政府24小時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參觀,週末無休。就這樣,縣政府意外成為「溫潤的生活據點」和「網紅打卡地」。
更誇張的是:從「縣長」辦公室到公務員辦公場所,都是低矮透明的玻璃窗,既增加室內采光,又給人公開透明的行政氣氛。路過的人能很容易看到辦公情況——不必給觀者留有遐想空間,就是一片坦誠坦蕩。假如你來辦事,請放心,沒有警察保安攔阻。門難進?臉難看?不存在的。
如果你不知道要找哪個部門,那也不打緊,大廳一頭就是開放的服務中心,那裡有志工專門為您竭誠服務。他們會告訴你流程,會幫你列印複印,還會代叫出租車,甚至你緊張了,他會幫你免費測一下血壓。
開放式辦公是一種真正的自信,別不承認,衙門的「難進」都是害怕的表現。究竟哪裡得罪了民眾?無法說服自己?自信何來?以至於警衛像盯賊一樣盯著路過的人,有種從心理上就預設的為非作歹。
宜蘭縣議會大樓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工程花費7.6億新台幣,擁有健全的民意展示及生活機能。我們在議會大廳合影后,去議場近距離拜會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兩位議員,聽他們辯論,頓時覺得在電視上看到的激烈場景,如此相似。
民進黨議員的語速明顯比國民黨議員快,有些特殊詞彙也需要再三體味。其實有些東西看第一眼和看第二眼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為了台灣更好的發展,哪怕台上爭吵,台下也都是不錯的關係。也有極端個例:罵人=互捧,有的議員們私下的關係微妙,有的媒體也喜歡會表演的議員,因為有話題可表。
議員說了一句:「來自國內的同學」,看得出,因這一句話,大陸營員們很開心。繼續聽下去,發覺台灣公民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超過我們的想像,比如環保、公民監督。舉一個我看到的環保NGO的例子:花蓮與台中之間坐落著中央山脈,如果修建隧道,會大大縮短行車時間,但經過環保測評,認定貫通隧道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污染源、敏感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這些是基本數據,其中一項「鳥類生存」令人印象深刻,大意是:瞧,本NGO組織觀測那個鳥窩原本有6隻鳥,但噪音一來,鳥兒竟減少了1只,這哪行?以後破壞了山體,將一隻不剩!
No.4結業:重新認識「民主」和台灣
在最後一天下午小組終極報告上,作為第六組的隊長,帶領每位隊友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看見組員洋溢著開心的表情,辛苦也是值得。結業的下午,副秘書長髮給我們結業證的那一刻,全場沸騰!
營員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與台灣、大陸同學的友誼(北清、南開、浙大、台大、成大、輔仁……),彼此交流,體會頗多。這四天,每人、每天必須進行小型公開演講,用自己的參與來增加思考。因為不思考,就不會有深度,假如一張嘴就丟人,還不如閉嘴。對比、轉化、再對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失為一次對「台灣民主」四個字的再認識,留下了對「民主」二字天馬行空的想像……即便研習過後、即便遊學過後,大家就似奔走四方的魚,可,如果有另一方天地,我們也會再次義無反顧得跳進它的懷裡。
後來,在離開台灣母校歡送會上,作為代表發言時我曾說:「只是利用半年時間在台灣玩樂,則是荒廢時光。」
所以,入選「民主台灣」研習營對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經歷是寶貴的、是積極且具思想內涵的。整整四天,貫穿始終的是「以人民為中心」和「把人民置於首位」,它仍時刻指導著我、守正著我,從行為到規範,無一不成表率,從未忘記。
直至今天,看到十年前行政院陸委會的宣傳語之一——開大門、走大路(陸),這個諧音哏,展示出彼時台灣對兩岸交流的自信和勇敢;而今,台海關係緊繃嚴峻,大陸居民赴台自由行暫停,大陸學生赴台升讀暫停,青年之間的官方交流橋樑被折斷,種種無形的高牆一一築起……不由回顧十年前,一次次勾起那些美好往事,相較之下,更覺唏噓,以此為記。
PS:「以人民為中心」和「把人民置於首位」,並不是民主。民眾自發性的要求政客,兌現競選承諾,依法行政,讓人民的生活自由度不斷增加;如果政客做不到,百姓可以把他換掉,這才是民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