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教育部盲從 王婉諭硬拗

 

流行文化

ストラヴィンスキー 火の鳥 小澤征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DU5WKJ4aw

【摘要2022.2.18..中時 王良言】教育部依據時代力量立委王婉瑜的要求,將網路辭典中的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引起輿論。王婉諭16日在臉書發文,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只是在網路辭典中的釋義加註,不代表未來不能用這些詞彙;如何稱呼是個人自由。

網友批判留言說:既是個人自由,那妳叫教育部調整個甚麼?另有網友表示,這也扯上性別歧視,那「老婆」是不是也要改改?更多網友認為,立委應該多注意近來的物價、民生等問題,有心力搞這種鳥事,還不如多關心弱勢、單親家庭,還有家暴的問題!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世界上通用的語言極多,各有語法,但是精緻化的程度不一。越是精緻的語言對事物的描述越是精確明晰。舉例而言,中文裡的「米」與「飯」定義不同,區分得非常明確,但是英文一律稱為rice。這是因為米飯為東方文化,自然區分清楚極為精確明晰。

同樣的,英文中對於祖父及外祖父一律稱為grandfather,不如中文精細地區分清楚,也凸顯英文的粗糙及缺陷。如今教育部竟然盲從王婉瑜更改,根本是棄優從劣,自甘賤貶。

PS:大學理工科有機化學原文教科書,99.99%的內容與專有名詞,在中國的清朝以前都找不到,完全不屬於中國文化,中國人對有機化學有失語症。越是精緻的語言,對事物的描述越是精確明晰

外婆改稱祖母的意義【摘要2022.2.18..聯合報 / 廖玉蕙】為落實性平精神,近日,教育部辭典不再分內外,外公外婆都同樣稱呼為「祖父」、「祖母」,引發爭議。

我個人是相當贊成這做法。報載有公民老師反對,認為「不分內外」將影響公民課有關親屬、親等計算,行諸久遠的傳統稱謂,一旦改了,將混淆學生對親屬的認知。

我對這論調深不以為然。這說法有兩盲點。其一,行諸久遠就一定不能改?這是典型保守觀念。教學要追求進步,不是要求維護守舊、方便。傳統性別概念不夠周延的,就該補強。

其二,唯恐名稱改變,就會混淆關係、親等識別?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也有老師反對教科書裡將居禮夫人回歸她本身家族姓氏「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反對理由是怕學生記不住;另外,就是執著於親等計算。兩者都是圖方便的教學。結果只有繼續鞏固封建餘習,是落伍做法。

何況,講閩南話的台灣人一向統稱外公、外婆為阿公、阿嬤,也不曾見有什麼錯亂問題產生,為何統稱祖父母就難識別?

新聞上,也有人認為,台灣的重要議題甚多,改稱謂是小事,立委這時提出這個問題是無聊,稱謂改不改都不改其關係的親疏。這點,我也深不以為然。稱謂改變看是小事?但小事常常是大事基底,集合點滴的小事就能成就大事。祖父母分內外,名稱本身就分出親疏,試問:「內人」和「外人」稱謂,你會覺得它沒有親疏分別嗎?

我必須承認,傳統根深柢固,就算我這自認非常開明的人,有時也會不自覺受到制約。譬如:家裡的兩個孫女,分別在父母沒空時,排班給兒、媳雙方父母照看。我就覺得不好意思讓親家母「代勞」比我們更多的時間,畢竟是「外婆」,而我是「祖母」,傳統如《紅樓夢》裡,賈母理當全權負責的。

雖然用意是體貼親家母辛勞,但誰敢說裡頭就沒有所謂「親疏」偏見存在?明明兒子結婚當初,我就宣稱沒有「嫁出去」和「娶進來」,是他們兩人一起共組小家庭。但潛意識裡,還是不免被「祖母」和「外婆」思維宰制者。

有人宣稱「外婆」和「祖母」區分無關乎歧視。是的,就算它無關乎歧視,但絕對關乎親、疏,更關乎背後所有運作。譬如媳婦能否回外家吃團圓飯?女性能否繼承父母的遺產?孩子命名姓氏

民法已逐一修正,只有累積所有細節,才能弭平所有差別待遇。立法院裡有人監督國防議題;有人留意性平落實,有人關心物價漲跌,件件終歸都是大事。

你當然可說:「我們家外孫跟我這個外婆反倒更親哪!何必勞動國家機器。」就像當初同婚議題爭取一樣,有人也說:「我根本不反對同婚,也對他們沒有歧視,他們愛怎樣就怎樣,何必一定要勞師動眾入法。」

不讓同婚入法就是偏見,你說一百次沒有歧視,也不會有人相信的,外公、外婆稱謂也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