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毋忘二二八的三月屠殺

台灣史  
Dvorak, Symphony No 9 New World, 1,2,3mov, Istvan Kertesz
【摘要2016.3.20.自由 盧世祥】二月底的連續假期,電視記者以「二二八為何要放假?」為題,做街頭隨機訪問。年輕的路人甲一陣遲疑後說,「行憲紀念日吧!」路人乙同樣沒把握,「是不是蔣公誕辰?」
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官方估計有一萬八千到兩萬八千人遭蔣介石政權殺無赦,在歷史上被稱為「台灣人國殤事件」,或「台灣史上死傷最慘、最多,影響最深廣的歷史事件」。將近七十年後的今天,官方檔案依舊不全,真相未明,元凶未究,傷痕及陰影仍在,社會上不少人卻對它毫無所知。
不識二二八?最根本的原因,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被長期湮沒,人民也遭洗腦應「寬恕過去,放眼未來」。即使最近的白色恐怖時期文件爭議,還有人仍堅持二二八官方檔案不宜公開,宣稱「社會氛圍瀰漫仇恨,貿然公開恐撕裂台灣」。更傲慢而令人憤慨的,是以「沒有歷史感卻要做歷史的判官是危險的,恐怕不夠資格,『很可怕』」來教訓公眾;原來,透過官方文件判讀二二八歷史是少數人的專利,尋常百姓哪有資格!?
蔣介石政權在屠殺、鎮壓之後,繼之以長期白色恐怖。在威權時代,公開討論二二八根本不可能,即使私下談論,也可能招致個人極大的麻煩,中國秦始皇時代,二二八之後也出現台灣版。在高壓統治之下的台灣人民,普遍對政治冷漠,許多人選擇當順民,戰後出生的世代,從小被警告「囝仔人有耳無嘴」。對二二八的逐漸知悉,是民主的產物。
如今快七十年了,還有人為反對公布二二八文件逆勢操作,其為殘殺人民的當政者掩飾心態,與對岸中國御用文人並無二致。六四事件在中國一直是敏感話題,禁止討論或悼念;難道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同樣地,二二八至今,台灣人民從未見到當年的加害者,不論主其事者、奉命行事者或幫凶,出面為一己行徑認錯道歉;只由後來的李登輝、馬英九代打。
台海兩岸兩個打著「中國」旗號的執政黨,戰後一直指責日本對於侵華戰爭未真誠道歉,卻極力遮掩自身犯下的鎮壓屠殺人民罪行;「雙重標準」是中華文化一貫之道!
六四民運領袖王丹主張,轉型正義是道德工程做錯事的當事人承認錯誤,方足以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轉型正義不僅是政治問題,更是文明問題。」就此而言,處理二二八,台灣亦唯有誠實面對,公開透明,真相大白,有正義才是真轉型,有效撫平歷史傷痕,方能成就正常而文明的國家。
從整個事件看,二二八這天,只是這一段台灣黑暗日子的開端,接下來的三月到五月屠殺、清鄉,以及長期持續的白色恐怖,才是台灣人民所遭受的最大苦難。尤其蔣介石三月初派兵前來之後,大規模濫捕、殘殺行動開始,社會精英慘遭有計畫地殺害,外來政權恐怖統治從此禁錮台灣大地,人民長年難見天日。
69年前的三月此時,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所遭遇的極度悲慘故事,只要翻開今年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印製的桌上型月曆簡單註記,即可大略看出︰二二八事件爆發(二月28日)、二二八事件大屠殺開始(三月六日)、林茂生紀念日(三月十一日)、陳炘紀念日(三月十一日)、湯德章律師紀念日(三月十三日)、畫家陳澄波紀念日(三月二十五日)。
其中,林茂生是台灣第一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創辦並主持「民報」,被害時是台大文學院代理院長陳炘也是美國哥大出身,創辦第一家台灣人金融機構「大東信託」湯德章是台南最知名律師,法院判他事件中維持地方治安「無罪」,卻遭當局虐殺。陳澄波是台灣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第一人,二二八被嘉義人推舉為「和平使」與官方談判。
台灣精英慘遭殺害,或被軍警帶走一去不回,或屍骨不存;或如國寶級畫家陳澄波、湯德章律師,被害之後曝屍數日。中國素有「棄市」傳統,官方殺人之後,還要曝其屍於市場或公眾場所,以嚇阻公眾;這一傳統在二二八也照搬台灣。精英慘遭滅絕,以致經歷二二八的作家葉石濤曾告訴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在我這一代,可以殘活下來的人,都屬二流以下的人才。」
台灣人民犯下什麼滔天大罪,致遭此災難?當年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所提三十二項要求,堂堂正正,主張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罷工等自由權利,也強調司法獨立,表達了台灣人民追求自治的普遍民意。但在貪腐、專制、落伍的外來政權眼中,不聽話就是造反;樸直而欠缺經驗的台灣精英,在戰後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首度衝撞中,不敵中國奸巧的鬥爭手法與大軍壓境。
二二八使台灣精英中的祖國派如林茂生喪命、林獻堂選擇老死日本,加上祖國派左翼不少人在白色恐怖中死於國民黨槍下,祖國派夢碎,要求自治不成;但台灣人追求當家作主、建立自己國家的努力不懈,前仆後繼。
如今,台灣正朝著以民主方式建立正常國家邁進,只要實施反映真相的歷史課綱,把轉型正義做好,深化民主,以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極其顯著,前景一片光明。
祖國夢 一場噩夢【摘要2016.3.20. 李筱峰 自由】日前一位日本媒體人吉川直矢先生來訪問我,訪談中問到:「近十年來你們台灣和中國來往頻繁,為何自認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願意接受統一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我打了一個情侶的比喻:「因無知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台灣認同」的比例越來越高,「中國認同」比例一直下降,這已很明顯。連「統派」的聯合報最近都公布了類似的民調,不接受「一個中國」的民調比例高達81%。其實這種「因了解而分手」的歷史教訓,在七十年前就出現了。
戰後中國接管台灣之初,台灣人以全中國各省未有的熱情迎接心目中的「祖國」,然而真正迎接到的,是「接收」變成「劫收」,「官兵」變成「盜賊」的局面,民心潰決,終而釀成二二八大屠殺。
社會精英的祖國夢,更是一場噩夢,例如:台灣金融先驅陳炘,熱心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在各地搭建歡迎牌樓,教唱「國歌」,他萬萬沒想到一年四個月後會喪命於祖國槍下!
花蓮的張七郎醫師也在市區搭建歡迎牌樓,書寫對聯「歡喜江山歸依舊,迎來旗幟慶重新」,哪知道一年四個月後,他不但沒有「慶重新」,反而父子三人命喪黃泉!
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以為「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儘可付閒鷗」,哪知他所迎接的「祖國」,不但讓他當不了「閒鷗」,卻成為槍下冤魂!
林獻堂在日本統治下高吟「祖國我欲乘風歸」,但是「祖國」來臨之後,他終卻流亡東京,留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的喟嘆,抑鬱而終。
當年歡迎祖國的台灣人,就像平日「好龍」的「葉公」一樣,等到真正的龍來了之後都嚇破了膽!為何如此?誠如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所言:「祖國只是觀念的產物,而無經驗的實感」,當真正體驗所謂「祖國」的統治之後,才後悔「這個祖國怎麼和我們心裡所想的不一樣」(林茂生語)。
台灣民主化之後,台海雙邊開放來往接觸,也開始領教真正中國人的德性而有了「經驗的實感」。原來「十億人口九億騙,還有一億在訓練」的順口溜,比起國民黨教我們的「炎黃子孫」的神話要貼切多了。動不動就在公共場所吐痰、吆喝、插隊、吵架、打人的「中華兒女」,讓台灣人開了眼界!至於維權律師、出版商、記者、編輯、練法輪功、起草憲法草案的知識份子,都會隨時失蹤或「被自殺」,「海有逐臭之夫」才想跟他們「統一」。
台灣人不是數典忘祖,而是在「民主自由」與「中華民族主義」之間,有所優先選擇。二二八事件前,台灣人來不及選擇;現在,我們還來得及選擇。
退役上將爆粗口護黨產 綠委嘆他也曾是受害者【摘要2016.3.20.自由】前國防部副部長、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文燮當著國民黨代理主席黃敏惠的面爆粗口,痛批民進黨討黨產。王文燮在「中華戰略學會37週年慶暨會員大會」上,針對黨產一事發表言論,他痛批民進黨想討黨產,但黨產是中國國民黨黨員的,更嗆「誰敢討我們的黨產」,還激動爆粗口「媽的,放屁!我們家財產甘你啥事?」
不過管碧玲在臉書指出,「王文燮不只一次認為『誰講的都是放屁』。」「國民黨獨裁統治時期的殘酷,對國民黨人而言,很多也是受害者。」管碧玲說,王文燮其實也是1949年「澎湖三一七事件」的受害者,是被強制當兵的山東流亡學生之一,甚至看到當時的校長張敏之被槍斃、也知道前國防部長高華柱的父親曾因此事件被影響仕途。
「國民黨統治的受害者,爾後飛黃騰達,想要遺忘自己的歷史,是他的選擇。」管碧玲指王文燮早在2011年時將當時失蹤、死傷、槍斃達數百人的事件,說成「12個學生被刺刀刺傷」。管碧玲感嘆:「但要為黨也抹去不義的歷史,就很容易讓人不恥的了。」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