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莊阿嬤與沈芯菱

台灣之光
BRASS - Wiener Horns - Mendelssohn
【摘要2015.3.7.蘋果 蔡張坤】莊朱玉女阿嬤,在高雄賣十元自助餐,時間長達五十年,讓苦力、街友免於挨餓,被譽為「窮人守護神」。日前,老人家高齡謝世,告別式凌晨就有人拈香,許多民眾感念她的義行,在靈堂哭泣、宛如失去親人。總統馬英九擔任治喪榮譽主委,立法院長王金平出任治喪委員會主委,告別式非常隆重。最令人動容的,有二、三千人前往悼念,多麼令人感懷、不捨
我是小學六年級的國語老師,剛教完的第二課是「我的夢想──沈芯菱」。沈芯菱出身貧窮攤販家庭,十二歲起致力公益活動,幫助滯銷農產品、弱勢學生教育,提升原民資訊能力、協助新台灣移民等。二度榮獲總統教育獎,獲得全國傑出青年獎章、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獲選為台灣百年代表人物。
補充教學時,播放沈芯菱受訪內容,她本人娓娓道來,讓學生們更有興趣,專注的神情、發亮的眼神。沈芯菱的築夢踏實,在學生們的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乃至獲益良多。沈芯菱表示,母親叮囑她:「今日老天爺給妳這天賦和機會,妳應該用它去幫助更多的『艱苦人』。」莊朱玉女阿嬤的一生,也都是呵護「散赤人」。
古往今來,社會底層有許多艱苦人、散赤人,需要外界的協助。 莊朱玉女阿嬤、沈芯菱都很了不起!一老一少,皆是社會的榜樣,善行不分老幼,義舉不分職業。頒獎鼓勵、給予哀榮之外,公部門更應自我鞭策,見賢思齊、盡心竭力,讓照顧弱勢做得更好。
十元便當阿嬤的真實故事,默默行善、少為人知,後來電視節目播出《在台灣的故事──賣夢老人》,社會才知道這位「大愛」阿嬤。國小、國中、高中的教科書,包含國語、社會、綜合活動、英文,都有沈芯菱的故事。莊朱玉女阿嬤義舉,令大眾感動,足以當作典範,應收錄在教科書裡,讓更多人學習,成為正向力量。 

功利社會崇尚「本事」,但是,有本事未必能夠做「好事」。教育也有類似情況,擁有智育、才藝、體育等本事,容易出頭獲得獎勵;品德良好,未必能夠「加分」。德育比較貧乏,是不爭的事實。 社會基層的打拼,最容易打動人心;市井小民的故事,是生活的最佳教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