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壓不扁的玫瑰 仍綻放

台灣史
【摘要2015.3.12. 邱祖胤 中時】1985年的今天,楊逵過世,享年80歲。楊逵是民主鬥士、台灣文學先鋒,所著《鵝媽媽出嫁》、《壓不扁的玫瑰》,為社會底層弱勢發聲,批判意味濃厚。他曾說:「文學需要為人民說話,而不是去細細地描寫生活的黑暗面;文學要為人民提供光明與希望。」楊逵以此為準則大量創作,為台灣文學樹立典範。
楊逵生於1905年,15歲赴日求學,考入大學夜間部,回台後多次發起農民運動,出入牢獄十多次;光復後,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被捕,1948年再因起草《和平宣言》觸怒當局,被處12年徒刑1961年出獄後持續創作不輟。
楊逵代表作之一《鵝媽媽出嫁》,描寫小老百姓為了和公立醫院作生意,被暗示以家中的肥鵝當贈禮送給院長,但家中的孩子捨不得相處日久的鵝,因此遲遲未能獻上「鵝媽媽」,為此醫院惡意拖欠帳款,造成苦主生活難以為繼,不得已只好將鵝送出。
楊逵解釋當時創作背景:「因為當時各級公務人員多貪汙腐敗、收回扣,經常要索紅包,我想用鵝來代替,算是一種創新。」
另一代表作《壓不扁的玫瑰》曾被選為國中教材,故事描寫二戰末期,許多台灣人被派上戰場打仗,一位老師留在台灣指揮娃娃兵從事各種工事,卻在工地發現一株壓不扁的玫瑰,主角大受感動,認為在專制統治下的台灣人,就像這株玫瑰
楊逵走過日本人的高壓統治,從二二八死裡逃生,在從白色恐怖的夾縫中破繭而出,就像自己筆下的那株壓不扁的玫瑰,留下的作品,歷久彌新,發人深省,也為台灣人精神作了鮮明紀錄。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