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台灣森林碳匯不給力

流行文化

JOHN WILLIAMS. CONCIERTO DE ARANJUE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KrVbvUEhY

【摘要2022.5.7..中時 魏國彥】回顧全球1850年以來大自然各碳庫之間的流量消長,科學家發現溫室氣體的吞吐是由自然界的化學平衡所主導,亦即,當人們將年年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時,送往海洋以及森林的碳通量也隨之水漲船高;這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分壓增加,也就加強光合作用的效力,也增強了二氧化碳溶於水的能力,基本上,靠著物質濃度的化學平衡機制,增加了海洋與森林的碳儲存通量。

細看環保署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檢視從1990年到2019年這30年間的碳排放量與移除量,我們發現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排除量(森林碳匯)之間似乎有個等比關係。有個明顯的例證: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經濟景氣嚴重衰退,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減,那一年台灣並沒有伐林濫墾,森林的碳移除量竟也以同比例減少,顯然這與計算的方法論有關,基本上反映了化學平衡的自然原理。同理可證,如果未來全球減碳有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升高,那麼森林的天然減碳能力也就裹步不前,台灣也沒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森林碳吸收量

因全球暖化,近年每年高溫乾旱的時間拉長、範圍增加,各地連年傳出森林大火,連西伯利亞、阿拉斯加也火焰沖天,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些森林從原本的固碳利器轉成二氧化碳排放源,顯然森林碳庫不保險。

台灣處於東亞季風帶,終年都有雨霧滋潤,一般不常有森林大火,故而可成為一個較為安全保固的碳庫。過去數十年我國厲行森林保育,禁伐禁墾,有了一個相當穩定的森林碳庫,每年幫台灣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約為排放量的1/10弱。這個數字比全球的數值低,但也很難再增加,原因之一是台灣地狹人稠,已經難有多餘的大片土地可供造林。

其次,台灣地處亞熱帶,溫熱潮濕,掉落的樹葉枯枝很快又氧化成二氧化碳,返回空氣中,而少數落入土中掩埋的腐植質又因侵蝕旺盛,很快暴露、氧化,不易留存在土壤庫中。2021年《自然》雜誌一篇權威文章盤點21世紀以來全球各國森林碳吞吐量,表明台灣的森林雖有移除一些大氣二氧化碳,但是量並不是很大,說明台灣囿於先天限制,很難有重大突破。

既然台灣森林的固碳能力(綠碳)有限,看來我們要將眼光移往其他的天然碳庫,產官學各界應可多著墨於海洋碳庫(藍碳)與土壤碳匯(黃碳)。(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摘要2022.5.7..中時】「南港這裡,生技園區現在已經有30多家廠商有意進駐;花卉公司要裝冷氣控制溫度維持品質;還有大巨蛋、捷運……,每一項都是必要的產業、民生用電。」拿著一張用電需求無法被滿足的重大建設列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仔細解釋每個用電戶的重要性。

黃珊珊手裡的這張表,三月中旬就曾對外公布。當時,全國才剛經歷「303大停電」,北市府順勢公布內湖、南港、松山一帶,超過20項台電表明無法如申請方需求供電的開發中計畫,要求中央政府說明台灣是否缺電。

台電公司澄清,台北市送電能量已達極限是事實,但原因是負責將電力輸進北市東區的「汐止超高壓變電所」利用率已達臨界點,再核准大型用電申請就可能超載,必須新設超高壓變電所,才能輸出更多電力;但台電預計在內湖與松山交界興建的「松湖超高壓變電所」,因地方抗爭而延宕10無法動工。

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證實,若松湖變電所一直無法興建,北市東區雖不至於沒電可用,但大巨蛋與捷運汐東線等大型用電設施,都會受到影響。

三方說法,都指向台北市東區的新開發計畫供電吃緊,只是北市府認為問題出在「缺電」,台電與經濟部則強調,正確情況應是「有電,但送不進東區。」

發電廠為了將電力輸往遠處,會先將發出的電力升壓,再透過輸電線路上的超高壓變電所、變電所、配電所等設施逐層降壓,沿途將電力配送給不同型態、規模的用電戶。電網,就是上述一切輸配電設施的統稱。

電網就像物流系統,負責將電力即時送到消費者手中,但從發電端到用電端的路途中,只要有任何一點因惡劣天候、線路過熱、動物誤觸設備等原因故障,都可能造成跳電或停電。理論上,必須隨時準備好替代路線或支援供電方案,這就是所謂的「電網韌性」。

儘管政府下定決心強化電網韌性,但電網建設難以速成、又被民眾視為嫌惡設施,是台灣電網過度集中、缺乏彈性的主因。

「新建電力設施都會遇到地方的不同意見,但經過這一、兩年的跳電事件,我們都發現電網的重要性,對於能增加社會接受度的工作,台電都會盡量去做。」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坦言,在民主社會中,說服民眾支持公共建設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強溝通。

曾文生分析,由於新建電網所需的時間非常長,台電過去花了很多力氣運用既有電網供電、融通,但未來台灣的電網建設一定會隨著用電需求成長。

「未來我們要面對的是,60%到70%的再生能源,西岸有很多光電,海上有很多風電,要怎麼直接把電力就近用掉、怎麼把電力全部併上電網,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曾文生解釋,過去的輸變電工程,著重在強化全國融通主幹線,以及主幹線與少數大型電廠之間的連結,但未來的電源不再集中於少數地點,電網也將朝分散化、但保留區域間可互相支援的功能,以維持系統穩定。

在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下,潔淨電力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最珍貴的資源。但除了設法創造充裕電力,以合理價格驅動企業與民眾節能,也讓政府有餘裕投資配送資源的電網建設,也許有一天,我們能不再因為供電吃緊,而成天擔心分區限電,或有顆點不亮的大巨蛋、一條開不動的捷運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