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鴨間稻護生態 吸石虎上門

Water - Transition 5" & Franz Liszt "Les Jeux d'eaux à la Villa d'Este
【摘要2016.4.25.蘋果】多數農友種稻都習慣施肥、噴藥,苗栗苑裡一群農友採小鴨與稻田共生方式種稻,被周遭稻農嘲諷「真是一群憨人」、「施過藥就可在旁邊泡茶,幹嘛這麼辛苦?」
被酸是「憨人」的農友就憑藉想維護自然生態的堅持,歷經十三年努力,將鴨間稻面積從一公頃擴大到三公頃,種出的有機米已經有機認證,復育的生態更吸引石虎到鴨寮狩獵,讓他們直呼:「能夠恢復生態,一切都值得!」
從事鴨間稻農作的稻鴨庄生活農場執行長蕭明宏58歲),原本經營苗圃,2004年因接觸鴨間稻古法種稻,為恢復自然生態,遂與幾名志同道合地主合作,採鴨間稻法種稻,一開始不懂照顧小鴨,小鴨因生病而數量減少,但擔心病鴨若吃化學藥劑治病,排泄物恐影響生態,只好採集藥性溫和藥草減緩小鴨病況,歷經三年艱辛摸索找到訣竅,稻米產量穩定,一公頃可生產八千台斤。
蕭明宏說,鴨間稻是一種保育生態的種稻方式,不靠農藥、除草劑,小鴨放下田間後,吃掉危害稻米的福壽螺,另鴨子滑水增加水田混濁,可抑制雜草生長;鴨間稻需以人力除雜草、看顧小鴨,且稻田還得以矮竹籬圍住保護小鴨,種稻成本為一般稻田兩倍以上。 
稻鴨庄庄主李清彰說,一年稻米可種兩期,採鴨間稻古法種出的稻米,一台斤賣80元,比一般稻米貴逾二倍,但近年食安風暴,提高民眾對有機稻米的需求與接受度,不少民眾網購該農場稻米。
張姓民眾說:「買有機米貴一點沒關係,吃得安心就好。」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糧食經營科科長宋鴻宜說,政府對鴨間稻的有機種植法並無相關補助計劃,加上很多稻農有經濟考量,全台鴨間稻種植面積,僅約稻田總面積的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