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大崗山挖出大湖文化文物 首度曝光

Dvořák - Czech Suite, Op. 39 - II. Polka - Part 2/5
【摘要2015.6.1.自由】高雄大崗山下挖掘到三千多年前古文物大湖文化巴圖形石器,在秘藏十九年後首度曝光!大崗山人文協會生態組長陳志鵬表示,這是高雄地區首度有巴圖形石器出土紀錄。
巴圖(patu)一詞源於紐西蘭毛利族,原意指外型呈扁平匙形的石、骨或木製的兵器,毛利族人拿巴圖作為武器、權杖或祭儀法器;在台灣,巴圖形石器則是距今三千三百年前的大湖文化代表器物,但其功能是農具、兵器還是祭祀禮器?迄今學界尚無定論。
台南市下營區武安宮保存有五支巴圖形石器,1969年民眾在水溝抓魚時意外發現,被當地人奉為神的兵器「五指劍」,廟方視為鎮宮之寶,斥資打造防彈玻璃特製的展覽室,今年二月對外開放。
阿蓮區蘇姓民眾十九年前,也在大崗山下一塊自家土地,以怪手挖掘到一支巴圖形石器,「當時直覺應該是古物」,但因缺乏相關資料參考,蘇男就將巴圖形石器裝箱,秘藏在庫房迄今。
協會生態組長陳志鵬初步檢視發現,該巴圖形石器長94公分、寬介於3424.5公分,經攝影放大檢視,表面有很多小凸起黑點,依顏色推判,應是玄武岩特徵,但需專業精密儀器進一步研究。
陳志鵬指出,大湖文化是在高市湖內區大湖遺址最早被發掘,1920年日人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時發現烏山頭遺址,開啟大湖文化研究序章,大湖文化蘊含著台灣西南部平原先民的履跡,也是台南發展史不可或缺的拼圖。
大崗山人文協會表示,將居中聯繫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希望這件台灣史前千年古文物,能獲得高雄在地專業單位的妥善保存與維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