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從1歲到81歲…噍吧哖百周年 受難名單首曝光

台灣史
Franz Liszt Symphonic Poem "Tasso" (1)
【摘要2015.6.9. 聯合報1915年在台南發生的噍吧哖事件,是台灣在日據時期規模最大、死傷最多的武裝抗爭事件,今年適逢一百周年,台南市政府委託學者調查,首度找出受難者的名單,將在八月紀念活動中公開,讓後人憑弔。
噍吧哖是今日台南市玉井區的舊地名,1915年漢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利用台南市區奉祀王爺公的西來庵掩護,聚集群眾,發展抗日組織,後被日人發現,展開清剿,余清芳等人在當年夏天發動武裝抗爭,攻擊多處派出所,也引起日人憤怒,出動大砲、機關槍等武器圍捕。
余清芳眾聚集在玉井虎頭山一帶與日軍對峙,八月間余清芳被捕,逃脫的江定等人也在隔年被捕,日人進行報復性清剿餘黨,歷史上也有「屠庄」之說,死亡遇害人數近二千人,判刑也有一千多人
噍吧哖事件史料上又稱西來庵事件、玉井事件,今年剛好滿百周年,台南市政府將在余清芳被捕的八月廿二日,舉辦百周年紀念活動,但多年來對這件歷史事件的研究卻不多,且多集中在事件經過,至今死傷有多少,除了日本官方記載的309人死亡外,並無其他調查數字。
台南市文化局委託學者研究,從日據時期戶籍資料一筆筆核對,目前找到的名單中,死亡者1412人、判刑1424人,但高雄市甲仙與杉林兩區戶籍資料遺失,負責研究的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所長戴文鋒表示,死亡者應該至少還要再加三百人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噍吧哖事件有重要歷史意義,當時是漢人武裝抗日最大規模的事件,與霧社事件由原住民主導不同,當年判刑的人太多,日本殖民政策在噍吧哖後,從原本的軍人主政,轉變為文人,改以懷柔方式,漢人的抗日也不再有武裝衝突發生。
戴文鋒說,當時日人追剿余清芳餘黨,採「清庄」方式,全庄的人都殺光,從戶籍資料發現,死亡最小的才一歲、最老八十一歲,全戶最多死亡28口,而這樣的家庭有近百戶
去年台南新化區第一公墓附近發現大量骨骸,清點後有三千多人,地方盛傳是噍吧哖事件中的死難者,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陳信安研究認為,新化有多處「萬人堆」、「殺人埔」的地名,推測應該是事件當時很多人被日警帶到新化屠殺,才取這些地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