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來自地心的禮物——地熱發電

【摘要8.14.2011/李珊】位於板塊邊界的台灣,斷層密布、地震頻仍,很多人不知道這種地質環境卻讓上天給了份大禮——地熱。環顧全球已積極使用地熱的國家如美國、菲律賓、日本、冰島等,無一不是位於板塊邊緣。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溫度可高達4,500~6,000;中間的「地涵」約在500~4,500之間;最外層的「地殼」則從地表向內每公里約升溫30。地球蘊藏的巨大熱能就是廣義的地熱。

地球內部熊熊熱能雖被阻隔在岩層下,不容易傳到地表,但在地殼破裂處,也就是板塊構造邊緣,形成許多縫隙,讓熱能較容易傳到淺處供人類開發利用。例如溫泉是在多孔性岩層中儲存的地下水經地熱加溫,透過「板塊推擠」形成的斷層和褶皺孔隙而流出地表。

台北大屯山終年不斷冒出的蒸汽,則是「板塊隱沒」,造成火山活動,以致地溫升高,使大量熱能與流體傳到地表。 義大利人發現地熱可用來發電;從1904年首次成功發電後,世界各國就陸續開發。

1973年全球發生石油危機之後,世界各國更積極從事地熱探勘,希望儘速開發自己國內的自產能源以取代石油。目前美國每年的地熱發電量排名世界第一,其次為菲律賓、墨西哥、義大利,近年澳洲亦積極開發中。

近三、四十年來各國發展的技術都屬於地殼「淺層地熱」的開發,也就是在多孔性或裂隙較多的岩層中,以水和蒸汽為媒介把熱能帶出地表,就是「地熱田」。

地熱發電是以地底取出的蒸汽來推動渦輪機旋轉發電,原理和火力發電相同,但火力發電推動的流體必須燃燒重油、天然氣或煤炭,燃料運送費時且會造成汙染,但地熱等於把鍋爐和燃料放在地下,只要把蒸汽取出就能發電。

和台灣同處環太平洋火山帶西緣的菲律賓,在美國技術和資金援助下,已裝置1,931MW電廠,占該國總發電量的13%,成為世界第二大地熱發電國。其他如冰島在2006 年地熱發電已占全國一半的電力。相對於二十幾個進行地熱發電的國家,台灣的腳步是走走停停。

政府自1965年先後曾在台北大屯山及宜蘭大同鄉清水、土場等地熱區實施鑽探,鑽獲豐富的高溫熱水汽。其中以大屯山蘊藏最多,但因位於國家公園內及酸性腐蝕等問題,轉而以清水地熱為重點開發基地。國科會並在清水利用地熱試驗發電成功。1981年建立了地熱發電廠,曾是全球第14個地熱發電的國家。

工研院綠能及環境所研究員歐陽湘表示,清水電廠的裝置容量為3MW,初期營運時發電量曾達2MW以上,效率頗佳。但後來熱汽產生量逐漸減少,又因井管、井壁被熱泉中的結晶物阻塞,使發電效率逐年下降到0.5MW1993年電廠終告關閉。加上當年石油價格下降,政府相關研究和開發也暫告中斷。

歐陽湘分析當年功敗垂成的原因指出,第一是發電機組的問題,當時主流的機組是以蒸汽推動渦輪帶動發電,但清水地熱田淺層產出以熱水多,蒸汽只占20%,熱水並未用來發電,實屬可惜;

其次為了要追求產能,井口閥門全開,導致壓力降低得太快,使「結垢現象」(熱水中的礦物質原本溶於水中,因壓力、溫度驟降而結晶沉澱,堵塞通道)嚴重。

第三是抽出的熱水量太大,而相對地自然雨水補注不足,地下水過度流失,才造成產能逐漸衰竭。

「這些問題以新一代的觀念和新技術都能克服了,」歐陽湘表示,工研院近年專注研發抑制結垢、結垢後的洗井,以及把抽出發電後的水(尾水)以另一井再回注到地底等技術,除了可保持地下儲水層的水量,還能解決熱水排放到河川造成的環境衝擊。這些淺層地熱相關技術目前在國外已十分成熟。

傳統淺層地熱的利用,受限於地熱流體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天然裂隙構造;蘊藏在地底深處3,000~10,000公尺間的熱能更是龐大、也較不受地域限制,正是近年各國積極投入研究的領域。

「深層地熱」和「淺層地熱」最大的不同在:淺層是藉由地下的熱水或蒸汽以自然湧出方式把熱能帶至地表,深層則是以外力把地表水打到地層內,靠地溫加熱後再把熱能帶出來利用

開發深層地熱的新技術泛稱為「強化地熱系統」(EGSEGS除了注入水體,也可以打入二氧化碳把熱能帶上來;或直接在各井中做熱交換,再送到系統去發電。「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ester教授團隊的估計,全球深層地熱發電潛能是地球化石燃料發電潛能的300倍,」地熱巨大的潛能可說是取代快速耗竭化石能源的希望之所繫。

台灣發展EGS的優勢在於5成以上土地的「地溫梯度」(從地表往下每公里上升的溫度)為40,有些地區甚至更高,比別國的地溫梯度(30)高出至少10,也就是說,人家要拿到200的熱能須鑽井到5,000公尺深,台灣只要鑽到淺於4,000公尺即可,先天條件優人一等。

地熱不僅對環境友善、不排放CO2、運轉率高、能夠成為基載電力外,還有一大優勢——對天災忍受度最高。這次日本9 級大地震引發海嘯,福島核電廠受創嚴重,導致輻射外洩大災,但鄰近幾座地熱發電廠卻毫髮無傷,發電量也沒受影響。

地熱電廠的建地因為可選擇性高,不需要建在海岸、河邊,非常適合地震與颱風頻仍的台灣積極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台灣光華雜誌》八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