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全縣公立國中小學學生總數約三萬三千餘人,縣教育處估算這項創舉所需經費約33億,將全部由縣府編列預算支應,估計每位學子的家庭每學期可節省一萬元。縣府表示,花蓮縣年度教育預算佔總預算35%,就是用行動證明花蓮投入最多資源的項目不在觀光,而是教育。
縣長傅崐萁表示,為消除因為貧富差距產生教育歧視,縣府透過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花蓮縣支會運用大陸首善陳光標善款,購買八百萬元的文具兌換券,送給縣內清寒學生,每人一千元購買文具用品。 希望照顧縣內各角落的弱勢學童,讓悲劇不再重演。
花蓮縣教育處今年已編列四千一百萬元預算實施「免費課後輔導」,另「教科書免費」政策也在這學期開辦,每位學生每一學期約可省下四至六百元的書籍費用。所有的努力都是期望花蓮子弟能在愈來愈臻完善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能與全國各縣市學生在平等立足點上競爭。
老師住校陪讀 9成學生上國立高中職〔沈揮勝/中國時報2011.05.16摘要〕 用愛搶救學生!南投縣民和國中在九二一震災後學生大量流失,中輟生達全校人數十分之一。老師們於是發揮「虎頭蜂」精神,天天到孩子家找人,還全體住校「黏」著學生晚自習。結果,輟學人數迅速歸零,且超過九成應屆生在基測前,已先錄取國立高中職。
位在濁水溪北岸的民和國中主學區是校園所在地水里鄉民和村,另包涵地利、人和、潭南和雙龍等布農四部落。該區地理位置偏遠,工作機會少,廣義失業率超過八成。
由於經濟力普遍薄弱,震災後生活更不穩定,家長外出謀餬口、小孩輟學乏人關懷;加上經濟相對穩定的公職人員多將孩子送往車程不及廿分鐘、升學率不錯的水里國中就讀,民和學生數一度流失剩102人,中輟人數多達十人。
為搶救孩子和校園,該校自九十四年起,針對家庭功能不彰、學習潛力較佳及居家偏遠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成功遊說半數學生住校,由老師作全天候輔導;全校廿五名教職員工除了校護和工友,也全都搬進宿舍裡。
學校拿出「尋找目標不停歇」的虎頭蜂精神,緊盯中輟生,甚至遠赴台東利稻部落找回一名打工孩子。經六年努力,學生回流,從九十七年起回復到180至190人之間,中輟生歸零。
讓人驚奇的是,九十六年榜單,破校史紀錄地出現台中二中,去年更上層樓,有人衝進台中一中,今年基測還沒考,金榜已連莊。家住人和的烏瑪斯透過免試錄取台中一中,元思如、陳主貴考上豐原高中,71名應屆生中,已有65人錄取國立中學。
「老師跟我們相處就像一家人」,烏瑪斯的父親靠著種茄子,辛苦養四個孩子。他是校內跆拳高手,生活講求規律,每天閱讀到晚間十點,他希望未來讀醫學系,可以改善家庭經濟,也可以幫助部落中為病痛所苦的人。
全啟哲錄取台中高職,爸爸是砂石車司機,他想讀土木科,讓家裡的就業模式「升級」。對於老師們以校為家,像爸媽對自己孩子般無私教誨和關懷,感動滿懷。
校長何光明、教導主任周慧星說,老師們住校,與孩子相處時間多,除了晚自習陪讀,更希望透過身教「用生命感動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