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witz - Scriabin: Etud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 2 no.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27D03P5Xxc
【摘要2022.8.13.六.蘋果】淺山環境的代表性猛禽大冠鷲,常被發現爪抓著蛇飛過天際,因此被稱蛇鵰,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與該校野生動物保育中心研究,為大冠鷲裝設追蹤器1年來發現,大冠鷲竟是個「宅神」。
人們常在爬山或戶外踏青時,看到天上有大型猛禽在盤旋,發出「咻…哩..、咻…哩..」悠揚鳴叫聲,牠就是大冠鷲。大冠鷲主食是蛇,又被叫蛇鵰,但後來有人在野外拍到過大冠鷲吃蝸牛,甚至有隻「路倒」被救到屏科大野動中心的大冠鷲,救治過程發現牠是吃了含有農藥成分的蚯蚓、雞母蟲或吃了老鼠藥的老鼠而中毒,才知牠那麼不挑食,大小通吃。
鳥類生態研究室去年與野保中心合作,去年起在4隻大冠鷲身上裝太陽能型衛星定位追蹤器,洪孝宇表示,晝出夜伏習性的大冠鷲,覓食方式是「坐等型」,經常可以看到牠們站在山區的電線杆或路燈鳥瞰,伺機捕食。牠們一天的移動距離可能只有幾百公尺範圍,追蹤幾個月的活動範圍,很可能都不超過1平方公里,根本是猛禽界的「沙發馬鈴薯」。
「牠是可以移動很遠的,只是看牠想不想!」洪孝宇表示,被追蹤的4隻大冠鷲,其中有2隻在原地待了數個月棲息覓食後,有飛約10數公里的遠方後,又繼續待在原地宅著,每天僅在棲息點約1平方公里的範圍過活。
大冠鷲雖於平地到中高海拔山區都可見其蹤影,洪孝宇表示,牠最常在森林與山陵間的淺丘地帶被發現,因牠與人類的生活圈重疊,有時即會到進入人類的農園覓食,因此吃到已吃了農藥的小型動物而中毒。
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洪孝宇表示,這個「沙發馬鈴薯」(類似耍廢)的新印象,和多年來傳統認為猛禽應是盤旋天際、四處遨翔的天空王者,甚至有的長途遷徒的印象,落差極大。
大冠鷲小檔案
*學名: Spilornis
cheela
*分佈:海拔0~2000公尺的山地,以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及丘陵的森林間隙地帶,最為常見。
*特徵:成鳥頭頂至枕具有黑白相間的冠羽。眼黃色,眼先及蠟膜為鮮黃色。胸側、腹部及脛羽密布白色圓斑。飛行時飛羽翼下緣處有明顯的白色橫帶。飛行時尾部也有一道白色橫帶。
*生態:2至5月為繁殖期,每巢只生一顆蛋,巢位有重覆使用的現象;而6至8月開始換羽,此時期個性會變得比較隱密。
*食性:以小型鳥、小型哺乳類及爬行類為食,尤其愛吃蛇類。
資料來源:屏東科技大學、《蘋果新聞網》資料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