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淨零路徑陷缺電窘境!5400家用電大企業吃全台50%電力 環團籲投入綠電自發自救

 

流行文化

mozart sym 40 Böhm vpo 7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j1q1RsY8Y

【摘要2022.4.24..蘋果 劉羿君】【連續30年電力需求年增長2.5% 台電壓力山大】3月底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路徑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能源政策,根據情境推估,從現在直到2050年間,台灣用電增長大約落在每年2±0.5%。換算下來,電力需求在2050年將比現在多出2,其中更有70%將透過再生能源供應。

然而,在經歷接連的停電事件後,相較於減碳大業,各界似乎更在意電力供應能否維持穩定。雖政府及時解釋,事故起因是人員疏失或鳥獸影響,各種質疑檢討仍直衝台電而來,讓台電這些日子可謂「壓力山大」。然而要一家連年虧損的國營事業,獨挑全台電力的大樑,在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的時節,不禁有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何借鏡1990年代的缺電危機?】台灣供電問題並非史上頭一遭。正值經濟發展巔峰的90年代,台電開發電源卻受民間反對。電力供不應求的窘況,導致1991年到1994年間發生了36次限電,對民生及產業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台電轉而求助企業開設民營電廠,並將所發電力以售電契約賣回給台電,度過當時的缺電危機。

然而台灣整體用電量已今非昔比,加上全球的綠電瘋勢不可擋,回過頭來,當時企業參與發電的策略仍有可借鏡之處。在2017年電業法修法之後,已有企業投入綠電產業,但因台電高價收購綠電的躉購政策,讓企業發綠電是以利潤為導向,而非支援電力結構。常見手法包括企業發綠電之後,轉手高價賣給台電大賺一筆,自己廠房則繼續用便宜的灰電。

更不用提輸配系統跟不上發、售電。原因除了法規限制外,輸配電系統更新、開發等工作無利可圖,是連台電本身都難以維持的苦差事,企業當然更不願投入。

【企業有難同當 減低自身威脅也承擔社會責任】在台灣,契約容量超過800kW以上的用電大戶約有5400家,包括常見的重工業、電子製造業等。這些用電大戶用掉了全台灣50%的電力。相比之下,全台900萬家戶用電僅占整體18%,連大戶的一半都不到。但針對這些用電巨獸,政府僅採用佛系規管方式。依照《再生能源條例》,這些大戶法定自建綠電的比例,僅占自身用電量的0.5%

發電供電的重責大任,在台灣主要由台電和少數民營電廠負擔,近幾年更顯捉襟見肘。5400家用電大企業用了海量的電力,但當供電不穩、綠電不足時,也只能扮演跳腳乾著急的角色,眼睜睜看產線停擺,收入頓失。

因此筆者認為,在零碳轉型、綠電當道的節骨眼上,企業必須重拾90年代有難同當的精神,發展綠電自發自用的轉型,一方面減低電力不穩的對自身產業造成的威脅,一方面承擔使用者的社會責任。

有圖1 團購綠電

流行文化 中小企組隊 拚團購綠電【摘要2022.4.24..經濟日報】國際減碳需求成趨勢,許多台灣企業及供應鏈都響應國際RE100目標,要在2030年左右百分百使用綠電。但國內綠電市場呈現「寡占」,眼看2025年階段目標將到期,許多中小廠紛紛採取「打群架」策略,試圖「組隊團購」搶購綠電。

國內業者表示,目前綠電裝置容量無法滿足產業需求,尤其國內綠電市場呈寡占局面,半導體業者買下國內大多數綠電,大型科技及傳統產業再買下剩餘綠電,中小企業很難買到綠電。

業者指出,雖然RE100訂定目標多在2030年,但部分產業2025年就有階段目標,如使用綠電超過七、八成等;若中小企業無法滿足這個需求恐面臨轉單,成為生死存亡關鍵。

面對買不到綠電窘境,國內許多企業都提出「產業自救」,盼以「打群架」殺出一條血路。目前約可分為兩種組隊模式,第一是大企業帶頭幫整條供應鏈採購綠電的「垂直整合」,第二是具有相同產業性質的產業公會或產業聚落「橫向聯繫」洽談綠電採購。

經濟部官員認為,市面綠電應是充足的,但中小業者更在乎綠電價格是否符合預期,隨綠電愈來愈蓬勃,價格將會更平易近人;許多發電業者喜歡賣給大用戶幾乎都是圖便利,未必是可以賣好價錢;中小企業組隊團購綠電確實能擺脫散客購電窘境。

政府為解決中小業者有電可用有數套作法。首先,是規劃一套機制,讓發電業者在兼顧利益情況下,將一定比例綠電投入自由市場讓中小業者購買,而非全數以綠電購售合約(CPPA)賣給用電大戶。

其次,政府要持續優化綠電交易,讓綠電購買更加便利,如之前「單一電號多用戶」就可以解決同棟建築物內多名用電戶需求,近期也會推出適合團購用電戶的應用版本。

RE100為全球再生能源倡議,企業承諾在20202050年間達成百分百使用綠電的時程,並逐年提報使用進度。蘋果、Google、可口可樂及Nike等國際企業,以及台積電、台達電 及華碩等本土企業均有響應。

全球企業必須轉綠【摘要2022.4.24..工商 魏國彥】兩百多年前,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大量燃用煤與石油,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一路升高,到2022年的今天,已經來到415ppm,比地球原本正常狀態高出了48個百分點,地球系統已被踢出原本的楚河漢界,如同歧路亡羊,不知會滾落哪道山谷,前途未卜,去路堪憂。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之際,上千名企業領袖去年11月齊集格拉斯哥聯合國COP26氣候峰會,取代了「議而不決」的國家們成了主導者。他們完全有資格,因為2020的下半年加上2021年上半年,1年之間全球私人企業總共投入超過875億美金,投資風力及光能發電、電動汽車,投資更潔淨的煉鋁煉鋼與水泥廠、造林、更節能減碳的鍋具爐頭、各種負排碳技術。這只是一個開端,一切方興未艾。

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各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可分三類,其中範疇一為該企業製程中的直接排放;範疇二為間接排放,來自所用電力、熱源與蒸氣的碳排放;範疇三來自價值鏈上的其他單位。

以台灣為例,2020年排放第一名為台塑石化,第二名中鋼,第三名台積電。其中又以台塑的直接排放量最高,約2560萬公噸,約占全台排放量的1/10。而台積電的排放量約940萬公噸,其中有80%左右來自間接排放,是因為台灣電力供應多來自石化燃料,也難怪台積電拚命購買綠電,就是想降低範疇二的碳排量。

在台電一時無法提供低碳電力的現狀下,各公司自求多福首要在於盤查碳足跡、改善能源效率、加強廢棄物管理、投入循環經濟;中程目標則在於布局天然固碳標的,如造林(綠碳)、土壤儲碳(黃碳)、海洋儲碳(藍碳)等,這些都是私部門可以操之在我的生態轉型工具。(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