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12.19.日.蘋果】近兩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冠狀病毒」也成為人人談論的話題,中央研究院網站日前出現一篇特刊,描述稀有植物「風箱樹」,仔細一看,這種植物竟長得和冠狀病毒有些神似。
每年夏初盛開時,中研院的生態池旁就可看見一株株「冠狀病毒」,不開花時則長得像「芭樂」,吸引參訪民眾拍照留念。
冠狀病毒最早於2019年現跡,不過風箱樹百年前就已存在,因外表有著一顆顆圓白珠子,被過去居住在宜蘭的葛瑪蘭族稱為「珠仔花」;又因葉子與芭樂葉相像、生長在水邊,故也被稱作「水芭樂」、「水拔仔」。
一朵朵直徑約4公分的白色繡球,為風箱樹盛開的頭狀花序,由200多朵長約1至1.2公分、漏斗狀的小花聚生而成,而伸出花冠外的雌蕊,就好似病毒的棘蛋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發表,2020年5月,台灣疫情稍稍趨緩,鍾國芳也和家人一同來到台中科博館,到了門口,「這長得好像冠狀病毒喔!」他的牙醫哥哥突然的一句話,也讓這外型奇特的植物留在鍾國芳心中。
每年夏初盛開時,中研院的生態池旁就可看見一株株「冠狀病毒」,不開花時則長得像「芭樂」,總是吸引參訪民眾拍照留念;鍾國芳笑說,自己身為植物學家,起初完全沒發現這有趣的現象,反而是學醫的哥哥先注意到了!
不過鍾國芳與風箱樹的結識,更早可回溯到大學時期的觀察,約莫在1980年代,台大校園就可見到幾棵風箱樹,當時他的老師就告訴他,公館附近過去曾是瑠公圳舊址的一隅,而台大校園的風箱樹,其實為台北湖退去後所遺留。
據了解,中研院的風箱樹是從宜蘭引進,西元2000年生態池建立時就存在,至今已有20年歷史,鍾國芳提到,風箱樹是台北盆地與蘭陽平原濕地常見的植物,而中研院的生態池剛好為坡體,栽種風箱樹也能幫忙固定泥土、防止坍塌。
雖說過去網路上類似的議題已有不少人討論,但鍾國芳前陣子偶然經過中研院生態水池,再次遇見「冠狀病毒」,因此決定撰寫成文;他也說,風箱樹是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溼地木本植物,雖屬稀有,但許多生態水池旁皆可見到,若能提高授粉與結實率,也可讓這有趣的「冠狀病毒」繼續繁衍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