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電動車系列:電池雙雄的黃金時代

 

Rachmaninoff - Morceaux de Fantaisie (Luke Faulkn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6IOvuOwxQ

【摘要2021.10.19..聯合報/楊惠宇】第四季一開始,全球股市在通膨及中國能耗雙控下踉蹌出場,歷經殺盤後開始止穩,台股在台積電(2330-TW)帶動下守住年線,蘋果新機發表會沒引起太大漣漪,在市場處於疲乏狀態下,還有什麼題材值得我們期待?

萬寶投顧楊惠宇表示,俗話春江水暖鴨先知,看景氣除了看就業數字,經濟長成率,景氣對策訊號外,車市也是一觀察重點。從歷史經驗來看,網路泡沬、911恐攻、金融海嘯及美中貿易戰後,全球車市都受挫,最明顯例子為2020新冠肺炎爆發,全球車市重摔了13.8%,可見車市和景氣息息相關。

疫情比想像的更頑強,而人類也漸漸的習慣與之相處,各處工廠開始復工,加上中國為刺激景氣推出的(汽車下鄉)帶領車市反彈,此次不只是量的提升,同時也產生質的變化,去年電動車銷售量為3223萬輛,對比衰退的車市,不但逆勢成長,且幅度高達46%,成為疫情下的閃亮之新。

電動車的構造,顛覆了傳統汽車產業,接下來至2025年,電力傳動系統燃料電池先進輔助駕駛系統感測器市場等,都分別有2~3倍的高成長,而傳統燃油車的零組件則停滯不前,甚至部份會出現大幅衰退,台廠擁有半導體及資通訊技術優勢,龐大的商機讓許多廠商紛紛積極切入,此趨勢也道出未來選股方向,

萬寶投顧楊惠宇分析師指出,電動車和燃油車有著極大的不同,前者比起後者除了更環保外,更多增加了智慧以及人性化,以比喻來說,車用晶片就像是電動車的「大腦」,運算能力賦予電動車判斷能力。而另一個關鍵,就是汽車的「心臟」,也就是電池。

鴻海宣佈集合旗下碩禾(3691-TW)、榮炭(6555-TW)與中鋼(2002-TW)集團旗下中鋼碳素,簽署材料開發合作備忘錄,要搶攻電池商機,畢竟電池占成本40%,為電動車中之關鍵,而電池成本若能有效下降,將使電動車滲透率加速提升,鴻海科技日的三款電動車,將電動車前景更具體化!

電動車顧名思義,是將驅動能源從汽油轉換成電池,電池種類有多種,鋰離子電池是目前的主流技術。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等優點,早期應用在各大手提消費電子產品中(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還有後來的平板電腦等),但消費性電子區域基本上已經飽和、穩定,不會對營運有太大的助長能力,直到近年鋰電池開始被投入工業用具、工作站等等,最後是因節能減碳而興起的電動車產業時,真正的商機才因此爆發。

鋰電池中又分為三元系鋰電池(本田、鈴木等日系車廠採用)、錳系鋰離子電池(BMW、三菱等)、磷酸鋰鐵之鋰離子電池(中國比亞迪等)、而每一種電池再拆分後,又包含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四大類材料,其中正極材料占電池成本50%以上,會占有如此大之比重,在於正極材料是鋰離子主要來源,也為影響鋰電池性能表現之最大關鍵。

依據工研院數據,一輛油電混合車,對電池數量要求約為一台筆電的20倍,而純電動車的需求量則是筆電的1000倍左右,潛藏商機驚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提升160%,未來這個數字還會逐年增加,具有長期趨勢。

萬寶投顧楊惠宇分析師強調,由於很少有廠商能夠直接一條龍生產,故目前多半還是以不同材料、不同廠商分工為主。台廠中生產「正極材料」為美琪瑪(4721-TW)及康普(4739-TW)分別生產正極材料中的原料:硫酸鈷與硫酸鎳。

康普的硫酸鎳屬於「三元系鋰電池」,該電池在電動車產業中應用率高達六成,其主要客戶Panosonic是特斯拉電池供應商,順勢切入供應鏈,至於美琪瑪也同樣供貨給Panosonic、同為特斯拉供應鏈,不過美瑞瑪有一套循環回收系統,能回收產量小、報價高的鈷礦,達到減少成本的效用,從兩者毛利率來觀察,美琪瑪17%比起康普13.6%高,此為其成本優勢。

雖然美琪瑪毛利率較高,但康普在2年前佈局旗下子公司天弘,進行鈷系化學品擴廠,故在產業規模上較大,電池材料雙雄兩者各擁優勢。

除康普及美琪瑪外,磷酸鋰鐵電池材料廠立凱-KY(5227-TW)近期也積極切入電動車領域,雖然三元系鋰電池仍然是電動車大宗,但磷酸鋰鐵電池擁有成本較低的優勢,在特斯拉宣布有計畫將磷酸鋰鐵電池納入考量後,也將有展露頭角的機會。

鴻海電動車後年上市 台資通訊產業新紀元【摘要2021.10.19..聯合報】鴻海科技日昨登場,開場就由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親自上場介紹三款電動車,不僅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搭乘Model C亮麗現身,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更親自駕駛Model E車款壓軸登場。劉揚偉高喊「我們準備好了」,預計2023年電動車在台灣上市,進而走向全世界。

此舉宣示鴻海下一個兆元產業發展站上關鍵起跑點,帶動台灣汽車產業鏈轉型升級,也意味台灣ICT(資通訊)產業走進全新紀元。

Model CModel E以及Model T三款電動車儼然是重頭戲,不僅外型設計亮眼,類型涵蓋SUV(運動型休旅車)、旗艦轎車以及電動巴士,展現台灣整體工業實力,及鴻海作為全球新造車勢力的決心。

為降低碳排量,歐盟今年七月率先宣布,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車、柴油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美國總統拜登今年八月也簽署行政命令,加速生產電動車,預估2030年時,電動車占新車比重將達五成。歐、美大國對電動車的關注,有望加速市場發展。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發表《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預估,2030年全球路上的電動汽車、公車、貨車和重型卡車數量將達1.45億輛,如果各國政府加速推動相關政策,路上電動車甚至有可能上升到2.3億輛,比今年的1100萬輛電動車成長至少12倍以上。

電動車因為與傳統汽車設計完全不同,不僅傳統車廠想吃這塊大餅,就連各式科技大廠都想積極搶入。鴻海就是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中,最積極搶進電動車的企業。

過去,市場對於ICT產業跨入電動車製造有不少疑慮。劉揚偉指出,「對於ICT產業來說,我們最大挑戰是不會造車。」然而,對傳統汽車業而言,要發展電動車也必須解決半導體、軟件、電池等問題。

傳統產業發展電動車容易,還是ICT進入電動車容易?劉揚偉說,「我要證明給大家看,ICT進入汽車產業比較容易,請大家拭目以待,這樣的競爭是需要兩、三年時間。」

劉揚偉認為,半導體、軟體和產業架構將是鴻海跨進電動車市場的三大優勢,他呼籲,台灣ICT不能只為別人代工,台灣汽車產業要走到全球有困難,但鴻海希望透過全球布局,為台灣產業盡心盡力。

嚴陳莉蓮表示,裕隆集團的納智捷及中華品牌,將是鴻海旗下鴻華先進品牌產品的首發客戶。裕隆集團的自主品牌電動車,將結合鴻海集團的資源再出發,為市場提供嶄新的移動體驗,請各界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