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3.2011自由 黃昭國〕號稱台灣「蕨代三嬌」的筆筒樹、台灣桫欏、鬼桫欏,都是列名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的樹蕨植物,近年卻出現數以萬計的大規模枯萎死亡現象,整個族群面臨滅絕危機。
先是葉子不正常枯萎後,新芽緊接著枯萎,最後頂端腐爛,縱切之髓心部分呈黑褐色,最慘的是,一旦得病就無藥可醫,兩個月後就會死亡。
據林試所調查,受害不只「蕨代三嬌」,其他如韓氏桫欏、台灣樹蕨等桫欏屬的樹蕨類植物也全都遭殃,其中以筆筒樹最為嚴重,疫區涵蓋了台灣全島與蘭嶼,南北樹蕨罹病比率從5%到82%不等。
記者日前走訪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等廿鄉鎮市區、陽明山國家公園,蒐集了五百多筆調查資料,發現疫情日趨嚴重,不但筆筒樹可能滅絕,對台灣生態環境影響更鉅。
農委會林務局長顏仁德和林試所長黃裕星也認為事態嚴重,顏仁德承諾今年將工作重點放在防治筆筒樹疫病,提撥二千五百萬元經費,請學術單位提出疫情調查報告與防治對策;黃裕星則先撥專款64萬元,向菌核菌正式開戰。
由於台灣幾乎全區都是疫病區,要如何收集到安全又健康的孢子種源?官方還在做更多的調查研究。
這次染病的筆筒樹大多是高1.75公尺以上、具有孢子繁殖能力的大樹或老株筆筒樹,原本都有傳宗接代能力,大量死亡後勢必造成「後繼無樹」,重創台灣生態;而且病菌散播途徑,是經由風力或雨水飛濺傳染給相鄰的筆筒樹,一樹得病,附近的老少樹蕨都難逃一死。
筆筒樹為什麼會大量死亡呢?是體質或適應環境能力轉弱?還是老菌種「菌核病」變異轉強?
早在民國94年間,台灣筆筒樹就已經出現病徵,林試所花了三年時間初步分離出筆筒樹的病原應是「菌核病」作怪,分離率接近100%。直到民國98年,才在新北市土城山區設立樣區,準備監測疫情變化,卻在短短半年內就發現,區內筆筒樹健康存活的只剩16%,八成二已經死亡,2%發病中。
「菌核病」除了感染樹蕨類外,也會感染山蘇等食用蕨類作物,連洋蔥、蔥、落花生、桃、李、蘋果、滿天星、芹菜、牛蒡、桑椹等蔬菜與果樹都難逃菌害,菌核病疫情究竟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很難估算。
台灣到處可見的筆筒樹,其實壽命比侏羅紀的恐龍還悠久,屬於約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的珍貴蕨類;不幸的是,筆筒樹正面臨疫情浩劫,恐會像恐龍一樣集體滅亡。
根據農委會林試所最新調查發現,台灣五大地區的筆筒樹死亡比例,正呈現由北向南蔓延的趨勢,新北市土城火焰山最嚇人,高達82%以上;台北市富陽生態公園排名第二,比率達70%;此外,宜蘭縣金面山30%,台東縣蘭嶼11%,屏東壽卡亦有5%。
北部族群死亡率明顯高於南部及離島族群,全台的筆筒樹均已籠罩在死亡威脅中,另一現象是人跡罕至的地帶一樣嚴重。
專家認為,引發筆筒樹浩劫的發病原因有三:病害、蟲害和環境劣化。
進一步分析土城與富陽兩地區的筆筒樹病徵,發現植株越低矮,罹病死亡率越低,只要是三米以下的筆筒樹都還算健康;一旦植株超過三米,罹病死亡率則趨近於百分之百。
林試所無法確認目標病原菌,直到五月在宜蘭金面山地區採到一病株多處組織,才培養出疑兇「菌核病」,但因學界與林試所看法不一,目前正進行科霍氏驗證以確定病因。
另外,從罹病筆筒樹的外觀傷口與解剖來看,病蟲害感染發病亦是可能原因之一,罹病的第一步驟可能是昆蟲啃食筆筒樹嫩葉葉柄,造成葉柄受損,接著第二步驟是帶病菌孢子,從受損葉柄部分進入筆筒樹植物體內,第三步是從葉柄感染進入筆筒樹維管束及髓心,接著造成維管束細胞死亡,無法輸送水分,導致葉子出現枯萎病徵。
就在此時,病原菌造成原為白色的髓心細胞死亡,呈現咖啡色腐敗病徵,並釋出惡臭,其他病菌趁虛而入,群聚生長頂梢,再快速由筆筒樹莖頂向下蔓延,直到植株禿頭死亡。
林試所另外發現,筆筒樹死因還包括移植失敗、除草劑誤用等。另檢體還分離出白絹病、茄形鐮刀菌、炭疽病、多毛菌等十餘種病原菌,歸納後認定是「菌核病」所引起。
負責陽明山筆筒樹疫情研究的台大沈偉強教授防治團隊,初步研判,筆筒樹之死屬於複合感染,多種病蟲害一起危害筆筒樹,現已分離出疑似病原菌,今年中或可有答案。
台灣「蕨類之父」台大副教授郭城孟,以生態環境的角度做出另類觀察,他認為筆筒樹的大量死亡,並不是病蟲害所引發的,而是筆筒樹棲地過度開發、環境因子變壞所引起的災難。
郭城孟強調,目前台灣蕨類植物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是,生存空間日益狹窄、人為開發過度,致使許多特有種蕨類瀕臨滅絕,筆筒樹這波大災難就是一例。
舉例來說,北部宜蘭地區原本是最適合筆筒樹生長的地方,但近年枯死不少,這個現象或許可以從五峰旗瀑布水量銳減得到答案。目前該瀑布的水量銳減,代表山林地理環境已不再潮濕,當大地無法提供適生環境,筆筒樹自然就會逐漸枯萎死亡。
為何環境惡化,卻只影響到蕨類植物呢?郭城孟解釋,蕨類生長環境都在濕冷地帶,一般樹木可以依靠樹皮等組織幫忙吸收水氣存活,筆筒樹則只靠頂梢的生長點吸取水氣,環境濕度水氣不足,水份吸收困難,老株筆筒樹得不到養分,自然就逐步枯死。
如果筆筒樹是受到植物病害或蟲害致死,病原菌就不會只集中在老樹或大樹身上,幼株反而平安無事。在死亡的大樹旁,幼株筆筒樹因靠近地表,水氣吸收較足沒有病癥,死亡的大筆筒樹生長地點幾乎都有土地破空現象,證明筆筒樹弱化死亡與環境息息相關。
清大教授李家維感慨地指出:「只因為筆筒樹不是經濟作物,無法像明星物種般受到關照,政府與社會都不關心,至今都還不知道病源,投入搶治、救治的人力與物力明顯不夠。」
「不只人、畜會生病,野生植物也都一樣會生病,生物有抵抗力來對抗生病,自然界生物約略每隔一百萬年就會有興衰循環,部份物種會因此遭到淘汰消失。」李家維指出,人類會對喜愛的生物特別關注,筆筒樹雖是遠古孑遺的植物,卻非明星物種,加上並非經濟作物,先天上已呈弱勢。
「物以稀為貴!」李家維去年到福建省參訪,當地好不容易才發現一棵筆筒樹,政府與人民興奮得不得了,視若珍寶,就連計劃道路也讓路。「台灣到處看得見筆筒樹,習以為常,完全不知道筆筒樹其實是台灣的珍貴活樹種」。
李家維指出,文獻上記載筆筒樹的分布地,包括台灣、中國東南部、菲律賓與日本琉球等地,其實不然,李家維曾前往菲律賓與琉球勘察,發現當地筆筒樹也不多見,相形之下,台灣的筆筒樹就更顯珍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