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印象深刻的有:捐錢前一定要將鈔票疊成牆拍照;受捐者要一個一個排隊上台領錢;甚至鞠躬道謝等等。在現代人看來,頗有嗟來之食的感覺。不過陳選擇這樣做慈善也是沒辦法的事。
以大陸目前的慈善環境,你真要找一些值得信任的專業組織來替你安排捐款,也確實很難找到幾個合格的。所以最後索性當面發錢!「陳氏慈善」凸顯的是我們慈善公信力的缺失:捐款者信不過捐贈對象,捐贈對象也信不過捐款者;以及慈善捐助的不規範、慈善組織的不發達等一系列問題。
這次到了台灣,「陳氏慈善」卻被人認為「奇特」,大抵是因為台灣很少人這樣做過。平心而論,善心就是善心,捐款就是捐款,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才是最實在的。即使陳這樣做的目的真的是要吸引媒體目光,甚至是為了下一步投資做準備,也無可厚非。
人們做慈善的動機,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要求太多,就只有聖人能做慈善,也就沒有什麼慈善了。實際上,近年來陳光標除「發錢」外,更多的還是向全國老少邊窮地區的困難群眾和希望學校捐款捐物。
「陳氏慈善」遭遇的尷尬表明了兩岸慈善意識之間的差距和對慈善理解的不同。「陳氏慈善」表達的是傳統的「富而樂施」、「扶危濟困」的精神。
而在台灣的社會體系中,慈善的意義要更進一步:慈善被視為出於自願的相互幫助。 在這樣的平等主體的互助中,受贈者需懷感恩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至於他們採用何種方式去表達感謝乃是出於他們的自由選擇;而表現出對受贈者的尊重也是慈善者本身的義務。
如果某種原始而粗糙的慈善方式,使得受助者完全曝光在媒體鏡頭之前,對其隱私、尊嚴都有所傷害,就失去了慈善的本意。
台灣的慈善公益活動管理確實比大陸更為規範。不但「陳氏慈善」所擔心的公信力問題其實並不存在,更有一些台灣本土約定俗成的慈善方式可以用來參照。在這種情況下,改變較為原始的直接發錢的慈善方式而代之以更人性化、更溫情的慈善行為,在條件上是成熟的。
事實上,「陳氏慈善」已經開始在台灣改弦更張了。陳就特意澄清道:「往常捐款,都是愛心人士站在台上,受助者挨個上台領。而我們這次將走下台,先鞠躬致意,再送上紅包,整個過程不會讓人有不舒服感覺,因為我們是去感恩。」
同時,對不願意露面的困難群體,陳光標說,他們將主動入戶送紅包。如果真能如此,則說明捐助者和受贈者、組織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已經形成。
同時,到台灣做慈善而採用更加尊重的方式,在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大陸企業家的善意的同時,對剛剛進入慈善領域不久的大陸慈善家群體自己也是一種教育和提升。 (摘自《南方都市報》2011-1-27,作者唐昊為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