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2024上路 政府該怎麼幫助塑膠業者轉型?

流行文化

【摘要2022.3.25..蘋果 唐安/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本月初全球減塑運動又締造一個新的里程碑,聯合國環境大會中共175個國家拍板通過歷史性決議,將在2024年正式落實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而會前一份針對數萬名跨國受訪者的調查也指出,公眾對減塑的支持度也達到最高峰,高達85%的民眾希望製造商和零售商負起責任減少塑膠包裝


【剖析公約將對台灣產生的影響】綜觀這些國際趨勢,這份公約,對台灣有幾個層面的影響,值得立法者和產業界關注。

首先,這是第一次有國際公約認可,塑膠污染不僅存在於海洋,還包括空氣、土壤和食物鏈中的微塑膠污染。綠色和平曾經調查過台灣的山林,發現許多保育類動物棲息的嘉明湖,湖水樣本中的微塑膠檢出率是100%,也估算台灣人每年可能就透過海鮮將1.6萬顆微塑膠吃下肚。

這些不斷發現的新科學證據,都讓全球塑膠治理的焦點逐漸從「清理海洋垃圾」轉向「管理塑膠生產使用」。但檢視台灣目前的污染治理和經費分配,卻仍然停留在清潔海岸、截斷河川垃圾、更新焚化爐等末端處理的狹隘思維。

塑膠污染,不該只是海保署或環保署單一部門的事,經濟部、衛福部也不能袖手旁觀,必須在這幾年內通盤檢視台灣的塑膠使用狀況,儘早協助業者轉型,避免讓台灣的產業落後於國際之外。



【從源頭減塑,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除此之外,此公約並針對塑膠的全生命週期制定新遊戲規則,從生產、消費到最終處理都會有明確規範。這可能包括限制新塑膠生產、提倡永續的包裝設計等,藉此從源頭減少塑膠,更將直接加速一次性塑膠淘汰

對於中下游的塑膠製造商,以及大量販售包裝商品的零售企業,特別是超市、量販等通路,都將直接造成影響。而台灣的塑膠製品進出口也勢必受到這股趨勢牽動,相關業者得提早因應轉型,否則很快將失去生存空間。

最後,《全球塑膠公約》預計將採取類似《巴黎氣候協定》的方式,各國必須訂出自己的行動計畫,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來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減塑目標。台灣在此全球大趨勢下,塑膠使用量每年卻不斷上升,過去十年以來甚至增加兩成之多,對於全球塑膠污染的治理責無旁貸。

在全球齊心致力達成強制性塑膠公約的同時,台灣如何將禁塑口號化為具有約束效力的政策,並逐步擴大到使用更氾濫的一次性包裝,將是行政部門不能逃避的責任。直至政策完善之前,更多的塑膠垃圾會持續流入自然,惡化我們的生存環境,並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們的健康。

圖片來源:聯合報、綠色和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