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判死能遏止犯罪?

教育啟迪
Dvorák- Symphony No.9, 3rd movement - Sir Georg Solti - 1983
【摘要2014/07/22中時北捷案凶嫌鄭捷昨以4個殺人罪、22次殺人未遂罪起訴,檢方釐清鄭捷犯案時沒有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求處死刑。精神科醫師、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吳易澄直言,判死與「遏止犯罪」目的不符,「重點不在判死刑,重點是死刑是否真能遏止犯罪?
吳易澄說,反社會人格屬於「人格疾患」,不會影響心智能力,也不會影響對錯的判斷,須被排除在犯刑免責之外。
吳易澄解釋,免責與否不單純視犯人疾病而定,即使犯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原名精神分裂症)也不一定能減刑,重點是在犯案過程中,疾病狀況是否影響心智的判斷能力。
李鈞震:
1.        鄭捷敢殺人、卻不敢自殺,驗證出他確實是個心智能力軟弱的失敗者。「失敗者」容易自暴自棄、缺乏同理心,主因是:欠缺專業技能,因此沒有自信,也沒有恆心毅力,無法為專業技術吃苦耐勞。
2.        失敗者容易自暴自棄、缺乏同理心,第2個原因是:不夠博學多聞,平常不看報紙,也無能力經常性精讀一份雜誌,讀書則很偏狹在某一單類,欠缺法律與人權素養。
3.        失敗者容易自暴自棄、缺乏同理心,第3個原因是: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團隊運動訓練,因此缺乏「勝不驕敗不餒」的品德,一遇挫折就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怪東怪西。
4.        失敗者容易自暴自棄、缺乏同理心,第4個原因是:父母與親友,沒有人帶他一起參與台灣各地的人權運動或環保運動,不瞭解人間疾苦,不關心社會弱勢者的基本人權,因此缺乏群育能力、自私自利、孤陋寡聞。
5.        沒有參與台灣各地的人權運動或環保運動的家庭,子女絕大多數會養成「自私自利」的生活習慣,缺乏博愛精神,因此沒有同理心;目前台灣的權貴階級2代或3絕大多數都缺乏博愛精神,品德都不如李英愛。
6.        如果父母老師無法以身作則來改善自己的「自私自利」的生活習慣,那小孩很容易也養成這種習慣,而要改善「習慣」往往比戒毒還困難。
7.         絕大多數的犯罪者,都是教育不夠完善的結果。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四大類,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容易使資質較差的人形成反社會的脫序行為。
8.         絕大多數的刑事犯罪者,都缺乏一技之長,也缺乏看報紙的生活習慣,更沒有參與社會上人權、環保運動的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