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香蕉鳳梨 擊敗全球對手 奪世界甜點王

台灣之光
Tony Orlando & Dawn sing Knock Three Times
【摘要2014/07/07 蘋果】繼麵包師傅吳寶春拿下世界麵包冠軍,國人再登上世界舞台,拿下「甜點王」寶座。85度C台灣總公司研發部總主廚陳立喆耗時一年多、每天至少15小時,其間丟棄作品三十次,嘔心瀝血研發出名為「深海藍畫映」一組三款甜點,昨在首度舉辦的全球甜點廚師大賽中奪冠,為台爭光。烘焙專家指出,台灣甜點實力已具國際一流水準。
擁有百國逾千萬名廚師會員的世界廚師協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球廚師大賽,今年首度舉辦全球甜點廚師大賽,去年先在亞洲、美洲、歐洲、非洲中東等地舉辦預賽,選出台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哥斯大黎加、捷克、芬蘭、賽普路斯、紐西蘭七國選手,分別代表七大地區,參加近日在挪威史塔萬格舉辦的總決賽。 
昨大會公布總決賽成績,陳立喆帶領助手邱舷菱歷經九小時賽事,以「深海藍畫映」一組三件甜點打敗對手奪冠,包含巧克力工藝品「深海藍畫映」、巧克力蛋糕「水漾旋律」及盤飾點心「台灣17」。
陳除獲約台幣十二萬元獎金,另獲法芙娜特別獎,可到法國法芙娜學校學習甜點烘焙。85度C昨轉述評審意見,認為陳的作品「超乎大家預料,將糖與巧克力完美結合,整體設計前呼後應,非常周到」。
36歲的陳立喆昨接受記者越洋電訪時指出,這次競賽主題為溝通、運輸或水,他選擇以水為設計概念。主角是以巧克力製成瀕臨絕種的大翅鯨,長一百公分、寬八十公分、外層塗色,架在設計成海面的水晶糖柱上,展現鯨躍出海面的立體氣勢。 陳立喆回憶競賽過程,當大翅鯨要架上糖柱時,最擔心糖柱倒下,所幸結果完美,讓評審驚豔。
至於另兩款甜點,分別採用以砂糖蜜漬的台農十七號金鑽鳳梨,和用台灣土香蕉製成的果醬入餡,表現屬於台灣的獨特熱帶風味。
陳立喆任職85度C兩年多,已研發出市售的甜蜜花語、和風草莓乳酪及暗黑森林等蛋糕,85度C會考慮將這次得獎作品縮小、量產銷售。
台灣近年在不少國際烘焙賽事獲優異成績,阿默典藏蛋糕總經理周正訓分析,台灣產官學合作下,加強烘焙教育和比賽,選手出國交流後的視野更廣,新一代人才皆有想法和技術,如今台灣甜點實力已具國際一流水準,法國、德國、瑞士是歐洲甜點指標大國,亞洲則由日本跟台灣領軍。 
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副教授黃士禮指出,吳寶春數年前奪下世界麵包大賽冠軍,促使國內重視餐飲人才,加上服務業崛起,從事餐飲行業人數增多,也帶動台灣參與越來越多國際賽事。 
世界廚師協會(World Association of Chefs' Societies WACS1928年成立於法國巴黎,現有100個會員國,每國僅能有1個廚師協會或聯盟申請成為國家會員,隸屬各個國家會員的廚師,即自動成為WACS會員,總數已逾1千萬人。WACS2年舉辦一次廚師大賽,今年首度新增全球甜點廚師大賽。 
Tony Orlando "Candida"
弱勢者也可變強勢【摘要2014/07/07撒依努.得別格 蘋果】每年7拉勞蘭部落舉辦「排灣族小米收穫祭」非常熱鬧,這是20年前無法想像的,因為拉勞蘭的排灣族35戶,阿美族及漢人各有100多戶,我們根本是弱勢中的弱勢,自從我回鄉推動小米復耕之後,一切就不一樣了。
小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排灣族,豐年祭穿的是阿美族服飾,學校則說我是山地人,又說山地人也是炎黃子孫。在那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年代,我非常「愛國」,因為在學校接受黨國洗腦教育,部落組織又被政府滲透,大人說話都小心翼翼。所以初入玉山神學院就讀時,聽到教授及學長姊批評時政就很生氣,差點和學長幹架。後來細看教授學長的佐證資料,受到震撼,才回頭追本溯源,始知自己是排灣族。
我進玉山神學院及輔大神學所時,正逢19801990台灣本土運動如火如荼的年代,經常參與原住民運動,那時改革呼聲極高、我希望未來能回到家鄉復振傳統文化
1995年我擔任部落豐年祭總幹事,提議要唱排灣族歌謠,並要求族人穿排灣族傳統服裝,祭典當天卻只有我和表弟穿,但老人家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時都很激動。
隔年豐年祭我挨家挨戶逼著老人家從壓箱底翻出340年不曾穿上的衣服,大家在頭目家集合對看時感慨不已。不過後來卻發現這些壓箱寶是卑南族的傳統服飾,原來我們在多族群的包圍下,一直以強勢的他族身分隱藏自己。小時候有件事情讓我很不理解,部落每年舉辦的豐年祭,也就是「小米收穫祭」,卻沒有小米
後來當了牧師,看出原住民祭典已被政治化、商業化、娛樂化,所以希望小米復耕,因為「小米」是原住民神聖的食物,只有在祭典或重要的日子才會食用,具備文化傳承的實踐性。 
2002年我調回部落當牧師,2005年就向文建會提「重現部落小米園計劃」,將家中3甲地闢成小米園,隔年又向原民會申請3年「重點部落計劃」,蓋了小米工坊、老人關懷中心、頭目的家、米倉,並用八八水災的漂流木打造民宿。目前小米工坊推出20幾種小米加工品,包括吉拉夫、小米香腸、小米酒,讓小米成為拉勞蘭產業,開創產銷一條鞭的通路,畢竟有產銷,族人才願意繼續種。 
我也協助其他部落復耕,以前南迴四鄉鎮種植面積不到20公頃,現已有200公頃,很多人來搶收,台灣各地都有原住民來取種。受到健康飲食風潮影響,小米價格從8年前每公斤30元上漲到100元,就有更多人把荒廢的土地活化,勞動力也跟著活化,人跟土地關係就連結起來了,這就是傳承。 
拉勞蘭的小米田也是綠電的實踐園地,早期用風力帶動瓶罐發出噪音趕鳥,今年裝設太陽能趕鳥器,只要有不污染的綠電素材,我都願意在田裡做實驗。 
重新找回自己,願意改變,弱勢不見得永遠是弱勢,拉勞蘭排灣族就是很好的例子。部落中的客家人這兩年也來尋求我的協助,我們就一起合作進行客家聚落的改造。可以經驗分享,甚至分享給原來強勢的族群,讓我覺得很欣慰,族人也因此更有自信心。 台東縣太麻里鄉拉勞蘭部落長老教會牧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