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31
【摘要2014/03/13魏千峯 蘋果】日前,到電影院觀賞《KANO》。此部電影拍攝地質感很好,劇情佳,畫面美,音樂好,尤其它展現出來不屈不撓的運動精神,讓人感到很熱血,很誠意。是近年難得的台灣電影。不知是哪位導演說過,電影拍完後,留待觀眾自己詮釋。
觀眾怎麼看每部電影呢?你想要從電影中體驗不同的人生、感情的抒發(如日片《等候幸福的三丁目》),愛鄉愛國的意識(如韓片《太極旗》),或求知的滿足(如印度片《帝國的玫瑰》)呢?每部電影給予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KANO》給筆者的深刻印象是,鐵血教練近藤兵太郎斯巴達式的訓練,將一支未曾贏球的隊伍轉變成全台冠軍,進入日本高校棒球最高殿堂「甲子園」,展現嘉農球隊永不放棄的意志,縱使到最後一刻,「一球入魂」的精神撼動全場。雖然最終輸球,也令人為台灣球隊的努力豎起大拇指,說聲「讚」。
有人說投手吳明捷手指受傷,仍忍痛奮鬥,賺人眼淚。我卻喜歡原住民球員平野保郎的樂觀單純,他的歌唱舞蹈及他對濱田老師木瓜哲學的詮釋,非常討喜可愛。
有批評者認為《KANO》媚日,我倒是認為太沉重了。1931年嘉農棒球隊進入日本甲子園比賽時,日本已經統治台灣36年,前1年發生霧社事件,嘉南大圳亦在同年興建完成,解決嘉南平原缺水的窘境。
《KANO》在史實上犯了錯誤,將嘉農球隊參加甲子園比賽及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建造完成嘉南大圳誤植為同年,但這並未損及本部電影的表現。如果說《KANO》媚日,那麼,《賽德克.巴萊》細訴霧社事件,不就是抗日?
兩部電影都是描述台灣歷史的一部分,而且都存在原住民看待外來統治者的觀點。它們祇是忠實地表現出來,僅此而已。 如果用有色眼光與民族大義看待《KANO》,在日治時期的十多歲年輕人必須與海峽彼岸的中國人並肩8年抗日,那麼,他們是否也須預知後來的國共內戰、228事件、白色恐怖或文化大革命與天安門事件?
台灣四百年來歷史充滿悲歡離合,儘管有過一時的喜悅,卻在更換統治者中一再被抹煞,為何台灣總要因為政治的抑悶而流淚,自命為亞細亞孤兒?為何不能如《KANO》所展示的精神一樣,台灣祇要有機會,我們不想輸,我們想辦法要贏,不管如何改朝換代。
台灣電影的主題一直呈現多元,包括描寫228事件的《悲情城市》,外省退伍軍人的《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原住民抗日的《賽德克.巴萊》,年輕男女談情說愛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統統都受到歡迎。此代表著台灣族群融合與相互包容,顯現台灣的民主與可愛。何必對一部電影過於苛責。《KANO》好看,就多看幾遍,進入電影院享受吧!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