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摘要4.10.2011自由 王美琇〕曾任日本核電廠一級技師的平井憲夫1997年過世前,寫下了對核電廠的瀝血控訴。平井在核電廠工作了二十年,最後死於癌症。他在文章的結語中,竟然不幸預言了今日的福島核災。

平井這樣寫著:「請各位仔仔細細端詳自己的孩子或孫子的臉龐,再想想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政策到底有沒有問題?特別是位於地震帶的日本,不只核電廠事故,還必須提防大地震帶來的影響。再這樣下去,早晚會發生無可彌補的悲劇。」十四年前的死諫,無法喚醒日本政府,而今,悲劇真的降臨

日本福島縣一名64歲的菜農,他的住家和倉庫全部毀於海嘯,但菜園並未遭到摧毀。然而,政府擔心核汙染而下令禁止蔬菜出貨,迫使這位從十八歲就務農半生的農民,選擇上吊結束生命。海嘯沒有奪走他的生命,核災和政府禁令卻要了他的命。

對於一個終生務農的農民,他的生命價值和對土地的依戀,不就是每天可以看到他所耕種的蔬果稻米欣欣向榮、成長茁壯?如果把這些他所賴以生存的目的剝奪掉,請問他的生命價值還剩下什麼?走上絕路,只是一種對政府、對人生最沉痛的抗議。

核電廠有那麼重要嗎?經濟發展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沒有任何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比得上人的生命價值與土地的永續倫理。這應該是執政者最根本的執政哲學。

平井說:「這個政府,缺乏中止一項錯誤政策的勇氣。」何止日本政府,台灣政府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的核能政策吵了三十年,國民黨政府依然我行我素,非擁抱核電不可。

日本政府哄騙日本國民的說詞和國民黨政府哄騙台灣人民如出一轍,包括:「沒有核電就會電力不足」、「我們嚴格控管核電,絕對不會出事!」、「海島型國家缺乏資源,核能有絕對的必要性」等等。然而,一次的福島核災,就讓所有的謊言破功。

中止一項錯誤的政策,需要的是領導人和政府的勇氣與決心專業理論。核災事故的影響,遠遠超乎任何科學理論和人類力量的控制。真的做不到廢棄核能嗎?當然不是。要做,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一定可以找到方法;不想做,也一定可以找到千百個理由和藉口。

其實,我們在公元2000年就已經啟動廢核計劃了。當時擔任扁政府經濟部長的林信義,為了深入了解停止核電是否影響供電以及國家的能源政策,他啟動了檢討會議,邀請擁核、反核和能源專家,每週一次從晚上六點開會到凌晨一點,持續三個月的討論會,最後做成停建核四的決議,由張俊雄院長宣布。只是後來國親兩黨在立院全面杯葛,導致廢核政策功虧一簣。

林信義當時指出,台灣不是電力不足,而是輸配電出了問題。只要改善輸配電系統,加上民營電廠的興建,供電問題就可以解決。即使不建核四,我國的電力備用容量綽綽有餘,在未來七年內都不會有缺電問題,而且還有七年的時間可以發展電力替代方案。

他說,經濟部將採用其他能源替代方案來補足電力需求,一步步把台灣轉變為非核國家,實現我們建立「非核家園」的理想。這是當時扁政府的鄭重承諾,表示「廢核」是絕對做得到的政策。

反觀現今馬政府,卻是「擁核到底」的傲慢態度。這是執政心態和勇氣問題,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

平井用他的死,向日本政府提出最沉痛的警告。他最後的一句話是:「只要有核電存在,真正的和平就不可能降臨世界。請把美麗的地球留給孩子們吧!

相對於大自然,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宇宙的過客,都只是這片土地的借住者,有一天我們終將離開。我們沒有理由破壞這片原本就不屬於我們的土地。如果真心疼惜這片土地,你會悉心照顧它,再將它交給後代子孫繼續照料,讓土地永續長存。

政治是一時的,土地卻是永遠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掌握權力的政治家,在做任何重大決策時,應該考慮到人類的有限性、歷史的嚴肅性,以及生命價值與土地倫理的崇高意義,這才是一個真正對人民與國家負責的偉大政治家。

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瑞秋.卡森:「我們正站在兩條路的分岔點上,而這兩條路並不相等。我們一直在走的路看起來很容易,那是一條平滑的高速公路,可以走得很快,終點卻是個大災難。另一條路比較沒有人走,卻是到達終點的最後一個機會,可以確保地球的安全。」

沒有任何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比得上人的生命價值與土地的永續倫理。這才是最高的執政哲學。廢核吧!趁未來一定後悔前,現在就起步吧!我們禁不起一次的核災;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台灣。而這裡,是我們和後代子孫要永遠安身立命的最後家園

參考資料:尼斯貝啟迪70 奧古斯丁與「上帝之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