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黃金真救了台灣嗎?

台灣史

〔摘要3.31.2011蘋果 曾麗珍〕陳文茜女士論及1949年國民黨運台黃金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不知其根據為何?

只見其如親臨運黃金現場的描繪,再旁及毛澤東向史達林借款3億美金,即可下結論:蔣介石把上海國庫值3億美元之黃金搬運來台,使50年代台灣經濟底子脫離貨幣大貶恐慌狀態、使毛澤東被迫參加韓戰不直攻台灣、黃金是當年定江山的關鍵大物。這實在是太過武斷與勇敢的論斷

檢視由國民黨政府監察院編定的「中華民國3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書」,頁127128列表之央行活存質押透支科目及其他墊付科目暨應收科目內容中發現,國庫向中央銀行質押透支之黃金2,584,873兩,其中1949年以前積欠1,516,351兩,1950年度結欠1,068,522兩。

而中央政府於1949127日才遷到台北。且以該決算書所採用之匯率及黃金的新台幣計價,當時1美元兌換10元新台幣,一兩黃金為400元新台幣,即一兩黃金為40美元。國庫向央行透支之黃金2,584,873兩,合計約值1339萬美元,並無3億美元之數量。何況其中1516351兩黃金還是在大陸所支用,有否運來台灣仍是個天大的謎團!

再看當年台灣的出口外匯收入,據《台灣銀行季刊》之統計,1949年出口值為3387萬美元,1950年為9307萬美元,1951年為9313萬美元,其中糖佔9成,而1949年台灣米因被運往中國支援國共內戰,並無出口。

1950台灣一年的米糖外匯收入即達9千萬美元(值230萬兩黃金),其對台灣經濟的助益比不知有多少數量來到台灣的「國庫黃金」更形具體。

19496月貨幣改革前,台灣、土地、第一、華南、彰化等5家公營行庫對政府的墊款(尚未計入對公營事業之墊款)竟佔放款總額的52,計有舊台幣11240億元,(見《台灣銀行季刊》第21卷第1期,頁140),這些由國民黨政府從台灣攫取的巨額財物,最後以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幣值狂貶的方式,將墊借債務消弭於無形

再看一個關鍵的數字,當年的通貨膨脹率。19496月幣制改革,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但台灣經濟因先前供輸國共內戰及受上海金圓券匯兌的拖累所導致的惡性通膨,並不因為這個神奇的魔術就可步入坦途。台北市躉售物價總指數說明一切!

19497月的總指數為384.3,到19501月飆升為498.719507月為631.619511月為1110.419517月為1177.7(見《台灣銀行季刊》第345卷第1期),兩年之間物價持續上漲3

借用陳文茜女士的用語,台灣經濟底子仍處於貨幣大貶的恐慌狀態。兩年了,運台黃金依蔣介石祕書周宏濤所言1950年初早已用罄,但並無發揮任何「定江山的關鍵大物」之作用。

後續依賴因韓戰,而得以自19506月起至1965年一年約1億美金之美援及台灣米糖年出口1億美金以上之外匯收入支應,台灣的惡性通膨才於1954年漸漸平息。國民黨運台黃金之數量及對台灣經濟之作用,在無具體史料證據佐證前,實不宜憑個人感覺妄下結論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史所碩士、有近二十年財經產業實務研究經驗〕

參考資料:大江大海中的黃金

1362萬兩黃金 現存新店文園【劉正慶 中國時報2011.03.31摘要】   蔣介石機要祕書周宏濤在口述自傳提及,監察院在1950年呈總統的報告裡指出,1949年以來運至台灣的純金數量共耗掉321萬二千餘兩,僅剩54四萬二千多兩。

當初究竟運來多少、怎麼用、花掉多少?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盧秀燕說,「不得而知,就是沒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