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慢性腎臟病 與「唐老鴨」有關?

【摘要2016.12.3.聯合報】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育志今天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3%平均約8個人就有1罹患慢性腎臟病,據研究,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罹患第3-5期(中度、重度、未期)慢性腎臟病者約6.9%,換算150萬人,但其中卻僅1成罹患病人知道,是不容忽視的警訊。
「為什麼我的腎功能不好?」、「是不是要洗腎了?」、「有藥可以吃嗎?」、「是不是吃太多藥造成?」李育志說 ,門診常遇到病人拿著檢驗的檢查報告,還沒坐下就著急著問這些問題,尤其都擔心吃藥造成腎功能不好,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李育志指出,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包含人口老化大於65歲、糖尿病、高血壓,以「糖、老、壓」(諧音唐老鴨)增加記憶,以及不當飲食服用不明成藥
當被告知腎臟功能不好後,應該要先好好控制慢性疾病,像是把血壓血糖控制好,以及不亂服來路不明的成藥及止痛藥,並提早轉介腎臟專科醫師做定期門診及腎臟超音波追蹤。
李育志說,慢性腎臟病(簡稱CKD)定義為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或是兩者皆有的情況超過3個月,以及在超音波下發現腎臟已經縮小、外觀不平滑時以及皮質厚度減少的情況下才能確診。
民眾若出現泡、水、高、貧、倦(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全身疲倦噁心嘔吐)等症狀就建議至腎臟科就醫檢查。

李育志強調,慢性腎臟病無藥可吃,就醫是讓腎臟專科醫師協助控制糖尿病、高血壓及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早期確診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甚至避免洗腎,新化分院目前已有腎臟超音波,能進行非侵入性且準確的腎臟超音波檢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