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日本式的罷工


【摘要2018.10.6.蘋果 褚士瑩】我覺得日本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社會,即使觀察罷工這件事,也可以看到日本的勞工,對於罷工的抗議本質,有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20185月在日本岡山縣岡山市,兩備集團旗下巴士公司工會,原本打算採取停駛罷工,但是岡山縣知事(縣長)伊原木隆在記者會上表示他的擔憂:「造成學校停課等,困擾到部分人士,造成原本挺自己的民眾生活混亂,這樣的罷工難道是好方法嗎?」
為了體貼殃及無辜的民眾,工會因此決定不採取停駛的罷工法,而是巴士司機照常開車,但不收乘客車費的所謂「集改札罷工」罷工法,用白布將巴士上的投幣箱蓋起來,白布上寫著「不收車費」,率領罷工的工會領袖高木秀治在記者會上先對罷工表達歉意後,說:「……我們不能再給乘客添麻煩,所以將採行集改札罷工,這對公司是個打擊。」
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罷工停運,公司固然會有損失,但是不停駛,繼續消耗油,車子折損,還不收費,公司的損失會因此更加慘重,而且不會影響到乘客行的權益。不收費但是繼續提供服務的日本式罷工,你願不願意?
從兩備集團的罷工事件,我看到日本工人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 其實,日本式的罷工,往往不代表停工,甚至不代表減緩生產速度。1946218日的《時代》雜誌裡面有這麼一段有趣的記載: 「最常用的方法是工人佔領工廠,繼續工作,並以增加產量使經理人員丟面子。在一個三井所屬的煤礦中,罷工工人把負責經營的職員全部趕出礦井,並把日產量從250噸提高到620噸。在『罷工』中進行操作的足尾銅礦的工人們也增加產量,並把自己的工資提高了一倍。」 
日本人強調的「體貼」哲學,讓勞工即使在罷工的時候,不只考慮行使自身的權益,同時也會顧及別人的權益,考慮不要殃及無辜,造成社會的不便,也可以擴大資方的損失,在我眼中,這也讓我想到法國高考的哲學考題其中一個題目:「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真是有趣極了。 
台灣拼觀光,看看日本吧!【摘要2018.10.6.蘋果 謝金河】今年中秋節假期,參加朋友邀集的日本佐賀唐津、武雄的旅遊,我們沒有到著名的大景點,只是到佐賀的鄉下走走,像是到佐賀濱崎海岸吹吹海風,或是到呼子朝市逛逛市場,去吃呼子魚市的新鮮軟絲,也到長崎看原爆紀念館,到眼鏡橋走走,這是十分悠哉的旅遊行程。
4個晚上,我們換了兩個溫泉飯店,吃了幾餐好吃的餐廳;早上起來在大街小巷穿梭跑跑步,回到酒店泡一下大眾湯,這是很簡單,悠閒的旅程。這樣的行程很簡單,但是卻感受到日本發展觀光業的底氣。
日本在安倍上台後落實「服務業出口」政策,致力日本觀光業,如今日本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第13大觀光大國,這是台灣的一面鏡子。我們先來看幾個數字,安倍是在2012年底上台,次年,日本外來旅客總人數是1036.3萬人次,那年台灣是801.6萬人,台灣跟日本在伯仲之間。但安倍使力發展觀光業,到訪日本旅行人數大幅增加,到2015年已達到1974萬人次,2016年再成長到2403.9萬人次,去年達2869萬人次。
日本原訂2013年達1500萬人次,以超過泰國為目標,順利達標,2016年目標是2000萬人次,結果超標2成以上,2018年目標是2500萬人次,但今年18月已達2130萬人次,不但可以輕鬆達標,而且很有機會突破3000萬人次。照這個目標努力下去,日本可能在2020年東京奧運這一年把到訪旅客目標拉升到4000萬人次。 
從數字來看,這是個十分突出的進展,假如日本外來觀光客可以突破4000萬人次,那麼日本將蛻變成為觀光大國。到目前為止,到訪法國的外國旅客約8500萬人次左右,到美國7700萬人次,西班牙7000萬人次,中國6000萬人次上下,義大利5000萬人次,假如日本可以突破4000萬人次,將可以追上土耳其,日本有機會擠進世界觀光大國的前10大國家。
回頭看台灣,在2013年之前,到訪日本的外國旅客大約比台灣略多一些,例如,2008年到訪台灣的外國旅客384.5萬人次,日本是835萬人次,如今日本已朝3000萬人次邁進,台灣卻停留在1000萬人次上下。
台灣每年都喊拼觀光,但是拼觀光好像只是拼陸客,只要陸客不來,我們就看到媒體報導墾丁人潮稀疏,店家關門的鏡頭。這種為衝量而衝量的拼觀光手法,跟台灣傳統電子業殺價取量的型態沒有兩樣,最後把生態破壞了,遊客也趕跑了。
日本的服務業出口為老齡化的日本找到新出路,像是在福岡機場,我看到搭機旅客人手一包藍色的雪肌粹,這兩年高絲的股價漲了10幾倍,資生堂也因為外來旅客大買化妝品,股價這兩年漲了8倍。外來旅客帶來龐大消費力道,2015年外國旅客在日本創造3.47兆日圓的消費,這兩年已逼近4兆日圓,日本內需一向慘澹,這些年外國旅客為日本經濟注入活水。
台灣拼觀光經常是拼景點,大家說到觀光,指的是到日月潭、墾丁或阿里山的遊客,其實生活也是觀光資源的一部分,像有人到日本是為了泡湯,有人是為了吃美食,有人嚮往日本田野之美,這是觀光業的軟實力。
日本的觀光業崛起憑藉的是軟實力,讓人想一去、再去、又去。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差,人民良善,物價便宜,這是台灣的軟實力所在,這幾天十一長假,陸客把關西機場擠爆,陸客也曾抵制日本,現在又來了,台灣也該想想,我們要怎麼努力,才能讓外國旅客近悅遠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