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當醫學系輕忽國文

1812 Overture, Op. 49 - Sir Georg Solti/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摘要2014/11/12 聯合報洪蘭】看到明年全台11所大學醫學系中有十所指考國文不計分,真是大大地吃了一驚,不知這決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台灣一向考試領導教學,不考就不念;溝通很重要,語文本身是個思考的媒介,作醫生不會思考怎麼看病?
語文與數學是科學的基礎。科學跟人文都是「哲學」這棵樹所長出來的兩個枝:科學的基礎是哲學,人文的基礎也是哲學。哲學講究思辨的能力,一個好的科學家,他寫出來的東西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別人一看就懂;一個好的文學家也是要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因為作者跟讀者不在一個時空線上,作者沒有邏輯,讀者不能跟隨。科學與人文不是對立,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目前在大學教書最大的痛苦就是學生國文程度不好,所寫的論文不知所云,即使有心要改,也無從改起。我們以前要求學生用英文寫論文,後來發現學生英文程度太差,沒有人看得懂,於是改為用中文寫論文,結果還是一樣看不懂。如果有考國文時,學生都還是這般詞不達意,現在不考了,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語言和文字都是表達意思的工具,但是文字比語言強的地方是它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透過閱讀《史記》,我們可以跟兩千年前的司馬遷對談。人因為有閱讀的能力才有現在的文明,若沒有文字將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傳下來,我們的文明怎麼可能進步得這麼快?
閱讀是把鑰匙,打開人類知識的門。孩子有了閱讀能力就可以享受古今中外所有先聖先賢的智慧,所以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It's a double magic:Writers change thoughts into ink, Readers change ink back into thoughts."閱讀是個雙重魔術:作者把他的思想化成墨水,讀者又把這墨水還原成思想)。
前人窮一生之力寫下一本書,我們花幾個禮拜把它讀會,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因為不必去做他已經做過的實驗,不會重蹈他的覆轍。如果沒有閱讀的能力,這怎麼可能發生?
廿一世紀的競爭不再是槍炮子彈的競爭,而是無聲的腦力競爭創造力是這個世紀的生存條件。創造力的神經機制是閱讀,因為閱讀促使神經連接,而創造力在神經學上的定義就是,兩個不相干的神經迴路碰在一起,活化第三條迴路。
所有的發明家都有很廣的背景知識,不然無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台灣要推創造力怎能不推閱讀?怎麼可以減少國文的時數,還不考國文呢?(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李鈞震:
1.        洪蘭教授分析的不正確。雖然大學醫學系中有十所指考國文不計分。能考上醫學系的學生,幾乎都是國中、高中的頂尖學生,中文基礎不算弱了;這些學生在讀高中時,也必須每一課目都頂尖,如果考不上醫學系,會選擇其他理工科系就讀,所以國文也必須念好,有幾個人有膽放棄讀國文?
2.        台灣一向考試領導教學,不考就不念;因為絕大多數的醫生都不會阿美語……等原住民語言,所以台灣偏鄉醫生缺乏嚴重,無醫生願意考上醫時執照後,學習原住民語言,導致城鄉醫療資源長期不公平不正義。政府應該設公費給醫學院的學生,讓他們在校時就必須學習原住民語言,畢業後可以到偏鄉服務十年以上。
3.        溝通很重要,作醫生不會溝通怎麼看病?但是大學聯考都不考阿美語、閩南語,所以許多醫生不敢到台灣南部、東部去執業?
4.        事實上,多看電影、韓劇、日劇、古裝劇、本土劇、舞台劇,都對「溝通能力」有幫助,死讀古文反而無助益。因為所有的編劇、導演都已經是語言界的翹楚,他們才具有真正的語言溝通能力,而非高中國文老師。
5.        醫生如果中文的古文好,不可能有專業的醫療能力,他必須熟讀醫學原文教科書,台灣醫學院的真正問題是這個,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死背考古題、死背學長姐的筆記、囫圇吞棗,沒有時間對原文教科書一句一句仔細琢磨,當然英文表達能力不佳,也欠缺邏輯思考。
6.        大學各科系的原文教科書,絕大部分都有清楚的定義與邏輯思考,必須仔細思考每一句話,對邏輯思考與創造力有極大的助益。死背書應付考試,則無法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台灣的大學教授絕大多數沒有能力寫教科書被耶魯或牛津大學採用,這可以驗證出台灣的大學教授與校長,邏極思考粗糙、沒有歸納整合能力,原因可能是文言文讀太多。
7.        語文本身是個思考的媒介,作醫生不會思考怎麼看病?醫生如果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應該要琴棋書畫運動……多才多藝,比較實在;就閱讀本身而言,也應該多閱讀世界名著,而不是文言文,因為台灣多數的古文翻譯都不正確,多閱讀古文會混亂思考。
8.        例如,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的古文教授,搞不清楚孔子與孟子,對「仁」的定義不同,所以胡亂解釋,對「禮」的定義也錯誤,搞得學生不知如何實踐,只好死背起來應付考試。這對培養思考能力有極大的傷害。
9.        台灣的高中國文老師,應該讀過許多古文、文言文,但是誰有獨立思考能力?誰寫的詩勝過方文山?有幾個人會寫小說?台灣的高中國文老師,沒有一個人會翻譯老子、金剛經,也沒有幾個人能實踐論語的內容,會讀不會做,等於做表面功夫,培養偽君子
10.     就閱讀本身,反覆閱讀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卡繆、莎士比亞、松本清張、聖經……等世界名著,才有可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死背古文觀止來應付考試的人,絕大多數都缺乏思考能力。
11.     所有的發明家都有很廣的背景知識,不然無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很對。但是很廣的背景知識,主要來自多才多藝與專業運動訓練,或學習第三專業專長,而不是來自閱讀自己喜歡的讀物或古文。
12.     台灣很可笑的現象是,絕大多數的大學教授沒有能力閱讀整份報紙,許多教授根本不懂運動知識與其資訊,或無能力分析財經政策優劣,或對法律議題無能力解讀,嚴重缺乏博學多聞,這都不是讀文言文可以補救的。
13.     教育學專業,強調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台灣由於絕大多數的大學教授都不具有國際競爭力,都缺乏國際學術地位,知識程度實在不高;這導致台灣極優秀的高中生,被迫給三流教授教,長時間下來導致台灣的國立大學國際評比都很低劣,也使台灣的整體競爭力輸給北歐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