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
【摘要2013.9.24.自由】馬英九擔任總統後,民調由七、八成的滿意度掉到現在的9.2%,成為人類政治史上罕見的「傳奇」。但是,民眾難免要問,是什麼樣的化妝術,可以把一個「Bumbler」塑造出救世主的形象?
人們容易被表象所欺騙,往往來自對某些行為內涵的錯誤理解,結果落入政客的陷阱而不自知,甚至釀成悲劇。例如馬英九最喜歡標榜自己的節儉,選舉時經常大打廣告,宣傳他的皮鞋、腰帶、衣服、棉被、游泳褲,都穿到不能再補,一、二十年還不肯換新,形塑廉潔、好人、能幹的美德,乃是民眾將單純的行為、習慣披上道德色彩的例證。
其實,歷史上的台灣多數時間是貧窮落後,因此要富起來,往往要靠節儉來累積發展事業的第一桶金。節儉因此成為社會公認的美德,此一觀念發展到了極致,就變成節儉的人不管在任何領域成功了;節儉都會被視為成功的主要原因。倒過來看,品評一個人的德行與能力,是否節儉也就成為最重要的指標。
坦白說,很多人之所以節儉,只是個性或生活習慣使然,與道德操守無關,更不涉能力才幹,所以將節儉的行為延伸為不愛錢、不貪污,或者認定棉被蓋幾十年,衣服、鞋子捨不得換新的人,會比愛花錢、喜歡血拼的人更有執政能力,是非常偏差的觀念。
不幸的是,因為社會瀰漫這種錯誤觀念,為自己帶來了一場八年的災難。
李鈞震:人類歷史上,節儉的人也常常是小氣鬼、為富不仁、吝嗇貪婪。馬英九總統或許個人節儉,但是其實本性也很貪婪:國民黨霸佔「國家資產」數千億,他沒有打算歸還國家,而把它變賣、洗錢而成為「黨產」,用來競選、綁裝,持續霸佔國家資產不還,如果這不是貪婪,那什麼才算貪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