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砸錢迷信工程 治水不會成功

【摘要2017.6.4.中時】新政府力推的前瞻計畫亦包括「水環境建設」,要營造不淹水的環境。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昨直言,本次淹水起因於短時間強降雨,加上都市、區域排水不良所致,如要治水有方,政府切勿再迷信「工程手段」;他說,前瞻就是循此思維,「現在天災告訴你,光靠砸錢無法解決問題!」
李鴻源表示,因應極端氣候變遷,治水方法要與時俱進,除要與國土規劃通盤檢討,更須與都市計畫、城市設計結合,就是所謂的「低衝擊開發」,白話文叫「海綿城市」,將透水、吸水、保水等輔助工作與工程結合。
李鴻源強調,這必須由營建署及水利署通盤檢討,朝向「水敏感」的都市設計發展,才能一併將都市排水不良、防洪做好。他強調治水的大攤子不可能全由水利署負責,如果沒有跨部會整合各做各的,大雨來襲仍會淹水。
今年汛期尚未開始,這次只是梅雨及鋒面交會,颱風都還沒來,無所謂人為疏失,只能算是「天災」。未來,不管是前瞻計畫或治水,都必須講究上、中、下游的整合,如果沒有大的「Picture(願景)」、「Team work(團隊合作)」,不會成功。
不過,李鴻源也點出現有困境。他表示,現在光是「治水」專業,在大學就分屬不同科系,懂都市計畫的不懂治水、懂土木的不懂都市規畫;而台灣政府也不熟悉跨部會整合、對話,最後只能一個單位提一個計畫,永遠都是各行其是。
李鴻源說,以前他在內政部談「總合治水」,可能涉及經濟部、交通部業務,如無長官支持,在傳統官場文化很容易因踩線而得罪人,這也是所有政治人物最忌諱之處;但若無人帶頭整合規畫,「這塊永遠沒人碰」,建議新政府必須通盤檢視。

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是否已做好防洪基本功,也是不淹水的關建。李鴻源說,當年任職台北縣長時,每年汛期前都會要求防水下水道完成清淤,並帶領局處首長走一圈確認;在工地也要設置應變設施,避免因施工把下水道堵住,影響排水,這些都是標準作業程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