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劇場大師李國修57歲癌逝

Ray Chen | Bruch Violin Concerto | 1st Mvt
【摘要7.3.2013蘋果】李國修利用靜養的1年半,重新整理26年創作的27本劇作,記錄劇場奮鬥史,希望未來能編導宗教劇還願。李國修一生為戲劇奉獻,他的離去是台灣的損失,林懷民說:「偉大的鬥士走完了他偉大的歷程。」賴聲川說:「很珍惜我們早年一起工作的日子。」李國修生前篤信天德教,火化後骨灰會安厝彰化天德教靈山殿。
兒子李思源回憶父親臨終時,把親人和屏風幹部叫到床邊交代後事,還幽默形容病窗外景色,「彷彿在一艘豪華郵輪,正待啟航」。李思源也代父朗讀17年前寫的墓誌銘:「這裡躺著一個小老頭,窮盡一生,卻未能實踐他──成立全職專業劇團與興建一座專屬表演劇場的理想……在墓碑前,不需放上鮮花,小老頭感謝您來看他,並請於離去前,默默地放下一張已欣賞過的『屏風表演班』戲票。」
李國修 小檔案
享年:57歲(1955/12/30~2013/07/02
學歷:世新廣播電視科畢業(現為世新大學)
家庭:和王月結婚24年,育有11
經歷:
18歲加入世新話劇社
1980年演出蘭陵劇坊受矚目,後與賴聲川、李立群創立表演工作坊
1986年創辦屏風表演班,2000年曾一度面臨解散,目前穩定成長
殊榮:
1982年以連續劇《唐三五戒》 獲電視金鐘獎「最具潛力演員獎」
1997年以《三人行不行》系列 獲第1屆國家文藝獎戲劇類
1999年獲紐約市文化局頒發 「第19屆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
2006年獲台北市文化局頒發 「第10屆台北文化獎」
代表作:
1985年與李立群合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屏風表演班舞台劇《莎姆雷特》、《三人行不行》系列、《西出陽關》、《徵婚啟事》、《京戲啟示錄》、《女兒紅》等
打破台灣戲劇精英主義第一人【摘要7.3.2013中國時報李國修的人生謝幕了,但他留下的27部作品與他對台灣劇場的影響,以及他身為外省第二代,始終觀察書寫台灣這塊土地與人物的故事,將永遠深刻在歷史上。李國修雖非科班出身,編、導、演皆是自修得來,但創團至今所有作品堅持原創劇本,是奇葩,亦是典範。      
劇作家紀蔚然說,李國修是80年代起,「把話劇提升為舞台劇的開拓者」。從蘭陵到表坊到屏風,李國修編導演三棲,獨樹一格。這風格,既貼近生活,亦著重藝術,既有嬉鬧,也有批判,他的戲劇讓人親近,彷彿把劇場從殿堂搬到市集的嘉年華會。「李國修應是打破台灣戲劇精英主義的第一位!」
戲劇學者于善祿也說,李國修是台灣劇場界近30年來,難能可貴的編導演全方位人才。他作品中的自傳性色彩、家國敘事、反映時勢、人物性情刻劃、文學特質與敘事結構,幾乎已經自成一格,可以說是台灣的莫里哀。
李國修的創作歷程,經歷了很大的轉折。早年的李國修心中像有團火,不吐不快,經常透過作品針砭時事、反應社會,形式嘻笑怒罵、外放輕快,因此十分賣座討喜,像《民國76備忘錄》、《民國78備忘錄》、《三岔口》、《三人行不行》等。
直到1996年的《京戲啟示錄》,是李國修創作的重大轉折點。李國修在《京戲啟示錄》寫了父親李慎恩的故事。李慎恩是專製傳統戲靴的師父,李國修透過「戲中戲中戲」,講現代一個面臨倒閉危機的三流劇團「風屏表演班」,正在排演新戲《梁家班》。
在一次排戲中斷時,導演「李修國」回憶起他那位做手工戲靴,還大方傳承手藝給徒弟的父親。在分不清想像或真實之時,又跌入《梁家班》身處的40年代。大夥一路跟著戲靴師父,體驗了梨園興衰的過程。
李國修透過劇中人物的悲喜笑淚,戲班與劇團的經營危機,不但寫出父親的人生,也寫下自己經營劇團的壓力。這是李國修創作風格轉為內省的關鍵作,誠實面對生命的刻痕,筆下人物深刻又親切。
2003年的《女兒紅》,李國修更坦然處理了他大半生不斷逃避的、精神異常的母親的故事,動人而真摯。
此外,李國修以戰後兩岸分隔的歷史,為父執輩編導出老兵對家鄉思念的《西出陽關》;也推出戲中戲中戲《半里長城》,還有改編自莎士比亞作品的《莎姆雷特》。他強調「空間不存在,時間無意義」的劇場美學作品《六藝幫》,場面調度堪比電影剪接的流暢,都是讓觀眾笑中有淚,難忘而叫好的代表作。
如果沒有 李國修這樣的傻子【摘要7.3.2013王乾任蘋果】李國修交出了一張漂亮而精采的人生成績單,謝幕了!李國修毋寧是啟蒙我們這一代台灣人,學會觀賞並尊重表演藝術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過去在台灣,從事戲劇表演工作的人被暱稱為「戲子」,社會地位不高,只是大眾公餘之暇休閒娛樂的一種選擇,難登大雅之堂。李國修,出身電視圈,從事戲劇表演工作,心裡有一個夢,希望透過表演,讓人們看見其中的藝術價值。
他離開了光鮮亮麗且收入頗豐的電視圈,投入了當時堪稱冷門小眾,不為主流大眾所熟悉的表演藝術工作,與志同道合者結盟,創立屏風表演班,推出一部又一部的精采作品,一點一滴地往他的目標邁進:讓表演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藝術。
台灣的戰後嬰兒潮,帶動的一長波段經濟榮景,富裕之後,渴望累積文化資本的市民階級,的確成了支持李國修與屏風表演班等表演藝術團體得以存活下來的重要社會經濟基礎。不過,如果沒有像李國修這樣鍾情於表演藝術的傻子,願意放棄演藝圈的光鮮亮麗,一頭栽進表演藝術,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表演工作上刻苦努力,堅持品質,還很樂意栽培、提攜後進。
或許,台灣社會欣賞表演藝術的環境遲早還是會成熟,卻肯定會和今天很不一樣,而且大概不會有令好幾代台灣人共同傳頌,念念不忘的《那一夜,我們一起說相聲》系列。
五月天的瑪莎:「真正的大師表現出來的是氣度,是氣質,是作品展現出來的人生觀和態度。在大家都說演戲的是戲子的時候,他是讓人知道表演其實是一種藝術的人之一。戲落幕了,我們都想起立鼓掌,雖然你無法謝幕,但你的人生是我們都仰慕感動的一場演出。」
李鈞震:
1.        西方的戲劇、文學大師,絕大多數都有對抗獨裁者,爭取人權、民主、自由的人生經驗,因此其作品歷久彌新,可以產生跨國性、跨時空的影響力,例如雨果的:鐘樓怪人、悲慘世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馬克白……。

2.        李國修可以算是台灣舞台劇的了不起人物,其作品反應時代中的社會大眾內心世界;但是可惜,這一生沒有對抗獨裁者的「劇作」,也缺乏與社會學、政治學或心理學……等學術的密切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