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混齡教學 小校找回學生數


【摘要2018.7.15.中國時報】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小是偏鄉小校,今年畢業生僅2人,去年更只有1人,校長方正一坦言,少子化衝擊偏鄉學校已是常態,3年來實驗辦理混齡教學,為偏鄉在地教育找新出路,追蹤3年前畢業校友下山到城市就學,表現不俗;苗栗縣公館鄉南河國小3年前籌辦混齡實驗教育,學生數已從5年前22人增加到目前50人。
方正一說,學生少形同「家教式」教學,師生互動、親師關係緊密,混齡教學雖然缺少同齡同儕的競合關係,但每年編班換新同學加入,且學校會安排校際交流活動,也能彌補人際互動廣度,「跨校交換學生」方式也可以嘗試,前提是課程規畫要更嚴謹細膩,尤其是混齡教學教材必須跳脫一般低、中、高年級3段分班概念,「客製化」、「在地化」重新編改設計課程。
嘉義縣阿里山達邦國小校長盧柏全去年上任,他發現不少家長掙扎要不要讓孩子留山上,他積極向家長說明學校為開發學生潛能所辦的各種特色教學,希望家長認同他的理念。
苗栗公館鄉南河國小校長王世文說,學校自104學年度開辦混齡實驗教學,6班區分為低、中、高年級混齡教學並發展雙語特色。王世文分析,混齡教學讓學校教師人力的配置更加完善,每天可以排8堂課,有些學生就不必送到安親班,讓雙薪家庭父母無後顧之憂。其次,學生彼此或師生的互動更多元密切。
但他也指出,混齡教學的缺點是中途轉入或轉出的學生,因課程設計與內容和一般學校不同,會出現銜接問題,但校方會全力彌補。苗栗縣教育處副處長葉芯慧表示,原住民鄉泰安鄉的泰興國小8月起也準備加入混齡實驗教育行列。
同在泰安鄉的泰安國中小目前在社團、體育及綜合課程採混齡教學,師生互動更密切,例如暑期單車營各年級學生都展現滿滿自信。
因少子化趨勢,許多小學的空教室愈來愈多,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小近年來新生人數不斷下降,但是學校並未將經營重點一昧放在「找學生、搶學生」,反而順應高齡化社會需求,重新規畫校園,成功擴展出更多元化的功能。校長黃賜福笑說,古亭國小服務對象不只是小學生,「2歲到99歲,全是我們的學生!」
黃賜福表示,古亭國小不只是小學生及幼兒園幼童的專屬校園,同時也是「壯圍樂齡中心」、「社區多元學習中心」及縣府文化局「村落美學」、勞工處「綠領培育計畫」等學習平台場域,學校近期更將推出「古亭親子館」,讓學校在少子化困境下,功能與資源更加多元,走出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路。
人口眾多的新北市對於少子化也有因應之道,新莊區昌平國小利用閒置教室設立1所公共托育中心,市府以公辦民營方式,找來台灣國際嬰幼兒發展協會經營辦理托育服務及社區親子服務,包括親職講座、親子活動、公益活動、親子諮詢等。
同在新莊區的新泰國小,更首創全國唯一「校園玩具工坊」並附設「玩具診所」,將閒置教室改為修護玩具、製造玩具及創意學習教室,配合新北市府推動的銀髮族風華再現方案,招募學區內有木工、電工技術及專業的長者們,擔任玩具醫師及護理師,一來活用閒置教室空間,二來也讓退休或閒居在家的長者得以發揮專長開課教學,或是休閒上課學習新知,兼具長者日照功能,還能將技藝傳承給下一代,一舉多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