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找魚被笑瘋子 心寒公部門漠視

【摘要2016.10.31.中時】踏進苗栗縣造橋鄉龍園休閒生態農場,一池池魚缸以及仿照溪流上下游打造出的生態池,裡頭有著許多神祕美麗的小魚,包括「菊池氏細鯽」、「史尼氏小鲃」等,聽起來很陌生,但農委會林務局發行《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載明這是台灣具瀕危風險的原生魚種
54歲的廚師林明德78年前回到小時候與外婆住的苗栗縣造橋鄉,投入台灣原生魚復育工作,如今已復育2030種原生魚。他是有30年資歷的廚師,工作之餘喜歡釣魚,但跑遍全台,發現能釣的魚越來越少,得到深山裡才能找到台灣原生魚的蹤跡,他很感慨棲地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也勾起了孩提時代的回憶。
遠在清雍正9(西元1731),苗栗頭份、造橋兩地交通受南港溪河床阻隔,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大家捐款造橋,並將此橋命名為「登雲橋」,又稱「長橋」,這是造橋地名由來。另有一說是,苗栗有客家籍拓荒者曾與商旅合作,為橫越南港溪建造古橋,為了紀念,故以「造橋」為當地地名。
林明德小時候得幫忙務農,常要到溪裡抓魚餵鴨,溪流裡有數不盡的台灣原生魚,數量多到他時不時用畚箕撈一大把起來。他印象也很深刻,有首台灣長輩們耳熟能詳的台語童謠〈西北雨直直落〉,裡頭歌詞寫著「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揣無,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詞中提到的三種魚,鯽仔魚、鮕鮐、土虱,正是台灣早期河川常見的原生魚種。
根據《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台灣原生淡水魚類約有265種,其中,台灣特有種魚約42種。林明德感嘆表示,「難道這些魚如今只能在圖鑑中欣賞,在童謠與長輩回憶中懷念?」他於是決定投入復育台灣原生魚,包括菊池氏細鯽、高體鰟鮍、史尼氏小鲃、條紋小鲃、高身鯝魚等。
靠圖鑑自學請教專家,但是復育台灣原生魚哪有這麼簡單,尤其要把原本悠遊在山林溪流中的魚,成功養活在平地的魚缸、生態池,溫度控制、環境調節都是關鍵,林明德鑽研圖鑑自學,請教農委會專家,但還是累積無數次的失敗經驗,很多魚類不適應死翹翹,又或是染病死掉,他花費了好幾年才摸索出門路。
「我只是想把台灣逐漸失去的東西找回來,現在再不做,以後連魚種都找不到。」林明德這兩年來也在農場打造生態溝渠,讓台灣原生魚不只養在魚缸裡,而是能悠遊在更自然的環境中,農場同時也是當地小學的生態教學場域,讓復育工作向下扎根,讓更多人了解、重視保育台灣原生魚種。
復育台灣原生魚光有一顆熱切的心還不夠,林明德說,落腳造橋時,土地荒煙蔓草,一開始還被村莊裡的人嘲笑是傻子、瘋子,認為他頭殼壞掉,在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不曉得在幹麼,就連母親也不看好他,但他堅持自己的理念。
這幾年來,他跟著太太跑遍全台溪流,尋找台灣原生魚,過程中碰上的困難不計其數,因為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夫婦倆得狼狽睡車上,找魚時摔得鼻青臉腫更是家常便飯,尤其經營農場、整地,還得抵押房子貸款。
但他認為,上述困難都還可以克服,艱辛的是,付出無窮盡努力,可能還是找不到魚,就像他找了好幾年,有些台灣原生魚就是絕跡,例如台灣細鯿,怎麼找也找不著。復育台灣原生魚是一條很孤單寂寞的路,長期獨自作戰的感受很不好受
更讓他心寒的是,政府的漠不關心,因為公部門心態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問題是,如果現在不重視生態,以後根本看不到這些台灣原生魚」,還好近年來民眾已經開始重視生態復育的問題,還有人向他訂購魚苗,帶回家自己飼養。
如何因應糧荒和極端氣候【摘要2016.10.31.蘋果 郭金泉 杜宇】國外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對「看天吃飯」的農民與農業傷害最大,從近日颱風過後農業動輒數十億元損失以及菜價飆漲所引起的騷動,相信台灣民眾對此很「有感」。而台灣正處於極端氣候高風險區域,不僅威脅糧食供應,甚至影響到社會經濟及政治的安定。
我們憂心過去十多年台灣忽視育種技術研發,人才也面臨斷層危機,將難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嚴酷挑戰。為此農委會承諾明年的研發經費會達到18千萬元,只是這樣的經費對於育種遺傳研究遠遠不足。為免落入面對極端氣候我們卻找不出優良品種來應對的困境,政府應未雨綢繆,盡早做準備。
所謂優良品種是指具有某種或多種優良經濟性狀,包括成長快、抗病與抗逆性(耐寒、耐熱、鹽度、抗旱)強,遺傳性狀穩定的栽培品種或養殖品種。由於野生種的經濟性狀往往不符人類需求,經過人類經年累月的遺傳育種改良,才產生重大經濟效益。現代農業作物(稻米五穀、蔬果、園藝等) 與豬牛羊雞等畜牧業的發展也多藉助於品種改良。
例如野生原種雞隻(東南亞紅色叢林雞)產蛋率很低,年產60枚,但人為育種的蛋雞,平均一年可以生產30060公克重的雞蛋,幾乎每天下蛋。以前的台灣土雞飼養半年還不到兩公斤,現在選育出的美國白肉雞只要35天就達兩公斤的上市體重,競爭力轉強。
在水產方面,挪威從1970年代進行大西洋鮭魚Atlantic Salmon)的育種計劃,經過5代的選育養殖鮭魚成長率明顯提高,飼料需求減少四分之一,過去須養殖4年方可達上市規格,現在只需兩年,使得該國成為全球最大鮭魚產出國,市佔率達62%
日本近畿大學對不同地理群的嘉鱲選育也發現異曲同工的效果;中國育成的「大連一號」雜交皺紋盤鮑(日本鮑魚為父本,大連為母本所形成的雜交種)突破天然水溫的界線,成功讓北鮑南養,也使得中國養殖鮑魚產量居全球之冠;台灣吳郭魚產業至今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與早年前輩引進新品種與戮力於雜交育種的遠見功不可沒。
這些都是育種相當成功的案例。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頻繁的引種和雜交而導致的遺傳污染,已經對在地原生種群的基因庫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需要戒慎隔離。 
「強國必先強種」,農漁業亦復如此。良種是產業的基礎,誰擁有優良的品種與生產技術,誰就能主導和控制產業,只是種原保護與育種是永無止境的工作,不早日做育種,我們終有一天會後悔。

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以及台灣農漁業的永續發展,以遺傳育種培育抗逆性強、生長快、抗病、飼料轉化率高、品質好(色彩、體型、肉質、口感、味道)的優良食用品種,實為未來趨勢,台灣應有計劃的進行種原保護及人才培育不能再蹉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