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少數菁英把持資源 國家必衰敗

台灣史
Joseph Haydn - Baryton Trio No. 26
【摘要11.23.2013自由】前國安會秘書長、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康寧祥,昨天發表新書「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強調「台灣不是一天造成的」,歷經三、四百年來的努力打拚,逐漸擺脫威權統治,讓台灣人民當家作主,但如果不深化民主,國家被只想攫取資源的少數政治菁英把持,必然會走向衰敗。
康寧祥來自艋舺汕頭街製餅家庭,曾是加油站工人,民國58年投入政治;他當過市議員、立委、國大代表、監委,民進黨執政時期先後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資政;在戒嚴時期就創辦「台灣政論」、「八十年代」、「暖流」等政治雜誌,報禁解除後更率先創刊「首都早報」,康的友人稱他「除了選總統,什麼都做過」。
康寧祥在2008年政黨輪替後,歷時五年餘,將他的經歷寫成「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全書六十多萬字,昨天新書會包括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台大政治系教授呂亞力、文學家齊邦媛、評論家南方朔、中研院研究員許雪姬等人均到場致賀,現場座無虛席。
曾任康寧祥助理的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說,康寧祥在台灣民主運動扮演領航者角色,是「溫和改革路線」的代表人物,更是很多人「台灣意識」的啟蒙者;當年他幫康寧祥助選、發傳單時,康寧祥住的是萬華一個小房子,現在他依然住在萬華一間二十幾坪公寓,出門還是坐公車、捷運,過的日子「跟五十年前都一樣」,台灣政治人物很少這樣始終如一。
康寧祥在書中提到許多政壇秘辛,包括1994年他擔任監委調查對美軍購弊案時,查到一個放在美國舊金山廣東銀行、連審計部都不敢查核的「蔣家小金庫」,當時台灣一通過對美軍事採購預算,台幣馬上換成美金轉到廣東銀行,由宋美齡與軍方的人管理,當時他立即要求關掉帳戶,還引發當時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辭職。
康寧祥並透露,第二次辜汪會談他也是團員,但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接見台灣代表時,唯獨不願跟康見面,當時他草擬了一篇中文抗議聲明,為他翻譯成英文並陪同召開國際記者會的,就是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康寧祥並建言,未來台灣要走的路,在經濟上,應是破除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重建一個健全風險分散的國際市場組合,從VIP(越南、印尼、菲律賓)到C&C(中國、共產黨),到CAT(中美台)到MIT(緬甸、印度、TPP);在政治上,應持續深化民主,這是唯一也是最正確的道路。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昨天表示,康寧祥在戒嚴時期創辦雜誌、擔任立委積極問政,當時啟發了許多優秀的台灣年輕人,讓他們逐漸凝聚台灣意識,更有自信向極權政府抗爭,康寧祥可說是「創造了台灣新認同」。
南方朔昨天出席康寧祥新書發表會時,直言自己是在「歧視文化」中長大,1960年代、他剛進大學時,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省籍歧視、教育歧視,讓他覺得「台灣人沒有水準」;如今,身為一個「台灣的外省人」,他對台灣認同的程度已經轉為「強硬」,康寧祥在這種台灣認知的轉變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很多政治人物、文化人物,都是被康寧祥喚醒的!」南方朔說,康寧祥在1970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創辦「台灣政論」、「八十年代」等雜誌,他前所未有的問政方式,關切問題的角度,深深感動當時台灣年輕人,他們結合在一起,發現「台灣人並沒有這麼差」,更有自信從事各種抗爭,逐漸累積形成台灣認同
南方朔說,任何民主社會發展,如果沒有以「認知」為基礎,很難走得長久,多少台灣人物對台灣的認同,就是奠基於1970年代,康寧祥以他的行為、做事方式,啟發了許多台灣年輕一代,對台灣新認同的建立居功厥偉。
南方朔說,很多人從政治、學術觀點看康寧祥的貢獻,他看到的是康寧祥充滿道德情操感,多年來始終如一,鍥而不舍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奮鬥,現在台灣社會,已經很多人忘記這種精神。
【摘要2013/11/23 聯合報】被譽為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推手,「老康」康寧祥昨天發表回憶錄,早年黨外、老綠營人士盛情參與。與老康有兩代交情,九十歲的齊邦媛教授,不但「站台」為他打氣,還呼籲省籍和解,讓台灣外省與本省的界限變淡。
康寧祥的「台灣,打拚」回憶錄寫了五年,昨天發表,不少過去民主路上打拚的政壇好友,藍綠、獨派、康系,有的已退出政壇,均在會場現身。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台大教授呂亞力、齊邦媛、南方朔、黃爾璇、陳永興等人上台評介老康。
自稱外省人的齊邦媛說,老康與她家兩代交情,她父親齊世英是被國民黨開除的立委,非常欣賞老康,兩人常談論台灣的民主,老康也常到家中坐客,交往十多年,「父親看到老康,常說對台灣充滿了期待與希望。」
齊邦媛表示,她是學文學的,也寫了不少文學作品,因此,大陸人說她是台灣作家,這一點可以理解,但在台灣,卻因省籍被說成流亡作家。她早在二二八發生那年,就到台灣來教書,並不是落難到台灣。
齊邦媛說,她是外省人,但她也不想再回到故鄉遼寧,因為那裡沒有她認識的人。她在台灣住了大半輩子,三個兒子都娶了台灣媳婦,「你說我是那裡人?」而且她父親、母親都葬在淡水,她未來也想葬在淡水。她希望外省、本省互相容納,多一點相愛容忍,「不要再用很小的界限,來與我們隔閡」。
齊邦媛的一席話,在場人士為之動容,很多人都站起來鼓掌,包括林濁水、尤清等人,都來找齊邦媛握手致意。
李鈞震:
1.     台灣在發生二二八事件當時,絕大多數從中國地區移民來台灣的人,並沒有參與二二八事件;相反地,當時有少數台灣人與國民黨權貴階級聯合發動二二八事件,屠殺台灣人。
2.     但是因為台灣沒有進行「德國模式的轉型正義」,把二二八事件的加害者全部抓出來審判,導致許多台灣人誤解了所謂的外省人,造成台灣族群融合上的困難與衝突;要解決這個困難,就必須進行「轉型正義」。
3.     台灣社會長期不公平、不正義,主因就是許多案件沒辦法偵破,受害者長期生活在苦難的陰影之下,這其中包括各種刑案與白色恐怖的諸多案件。
4.     蔣中正軍閥集團來台灣統治,司法長期不公,加上當時法官、檢察官知識水準太差,經常誤判、錯判、亂判或是真相沒有大白,這加深了台灣的省籍衝突,因為大部分的司法受害者都認為,司法官是外省人的狗。這些司法敗類也需要經過「轉型正義」,社會正義才得以伸張。
5.     台灣的司法官為什麼不主動要求對老司法官進行轉型正義?因為一方面自己缺乏社會正義感,另外一方面自己也逐漸地成為這個共犯結構裡面的一份子;台灣早期民主運動人士都受到司法官的迫害,這是客觀真實。
6.     在獨裁者蔣經國執政時期的「法官、檢察官、調查局、警備總部……」,絕大多數都是迫害人權的共犯,都是社會敗類;不敢不斷對這一群社會敗類抗爭、要求轉型正義的大學教授,也是一種斯文敗類。
7.     少數菁英把持資源國家不一定會衰敗。當國家被一群庸才把持的時候,國家才會衰敗。如果把持國家資源的少數人,都是國際上最頂尖的知識份子,國家不但不會衰敗,還會進步。
8.     知識,就是力量。無知,才是人類社會間最可怕的毀滅力量。愚蠢無知的權貴階級把持國家資源,必定禍國殃民,這是鐵律。
9.     康寧祥……等民主人士,年輕的時候遭受國民黨迫害,最主要的原因是蔣經國的執政團隊缺乏知識水準與國際觀,沒有能力實踐「憲法」的內容,沒有能力遵守「世界人權宣言」,驗證出蔣經國是庸才;蔣經國的知識程度如果可以到哈佛大學當助教,台灣早就民主化了。
10. 古今中外都一樣,無知愚蠢的領導人絕對會迫害人權。康寧祥一輩子遭受不正義的迫害,到老了還不知道被迫害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