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
Brahms: Symhony No. 1, 4th Mvt. / Videnoff - Mannheimer
Philharmoniker
【摘要2016.6.16.自由◎
周美里】不久前一位台南市的應屆考生到我們社團的臉書訴苦。這位考生4A++ 1A+,可以說是成績頂尖的孩子,但是他說「很羨慕台北考生」,他的分數到了台北「積點34.8」是準建中生,但是在台南卻可能上不了台南一中,「怎麼回事?」「什麼時候南一中的分數比建中高了?」「原來是因為我的體適能只得了9分」。
因為成績只有ABC,同燈同分的學生當然就很多,所以推估大約有七百至八百個總分一百分的男生,南一中卻只有368個免試名額。分數一樣那怎麼比呢?此時「多元超額比序」的「功力」就發揮了,「多元比序」項目包括體適能、志工、比賽、測驗、獎懲、操行……,能想到的都拿來比。
台南市的「超額比序」這樣比:(一)總積分、(二)志願序、(三)國中教育會考總積分、(四)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五)體適能、(六)社團參與、(七)寫作測驗、(八)獎勵紀錄、(九)服務學習、(十)競賽成績、(十一)幹部任期、(十二)會考加註標示。沒錯,就是一個學生要比十二道關卡。
既然七、八百個同學總分都滿分,那前四項都一樣滿分沒得比,就等於從第五項「體適能」開始比。這位可憐的同學就栽在「體適能」,………
台南市,就是最原汁原味的「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複雜難懂,多元比序變成多錢(才藝競賽)、多勞(服務、幹部、社團)、多煩(比愈多愈沒把握)、多黑(校內獎懲、幹部、社團黑箱重重),對弱勢愈不利,對學生愈不公平。誰聽見孩子的不平怨懟?誰在乎孩子的哭泣?這樣的十二年國教還要繼續下去?
(作者為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理事長)
李鈞震:
1.
中等教育的最基本教育原則,培養學生具備多元的興趣,達到五育均衡並重,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
2.
有品德的小孩子與家長,不會為了上南一中或南二中來斤斤計較;南一中或南二中師資差不多,只有學校名氣不同,換言之,只是造成孩子與家長的虛榮心不同。
3.
高中生就這麼熱愛虛榮心,品德並不好。教育小孩,應該教他們追求大器晚成,而不是少年得志。
4.
5A++ 的學生,一定相當會背書,其他方面呢?
5.
5A++的學生,不管南北部,將來大多數都可以考到相當好的大學,讀哪一個高中其實沒有太大差別。況且5A++或4A++1A+的學生,大多數都有補習,實力差別是在補習班好壞,不在高中讀哪一所。
6.
如果家長或學生都在乎,培養多元的興趣,達到五育均衡並重,根本不會在乎「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複雜難懂,也不會虛榮心作祟的斤斤計較讀哪一所高中。
7.
只會死背書的學生,其實讀上台大也沒有什麼用,只是混到一張文憑,遠不如高職生考到3張乙級證照。
8.
家長應該想一想,你的小孩除了成績外,有接受過什麼專業的運動項目訓練?如果沒有,他極可能只是被訓練成會死背書的庸才,拚事業的體能不如人,台大畢業也是庸庸碌碌過一生。
9.
家長應該想一想,你的小孩除了成績外,有接受過什麼專業的樂器或藝術項目訓練?如果沒有,他很可能只是會死背書的庸才,這一生都相當無聊無趣,缺乏正當休閒活動,腦袋簡單、缺乏多元思考能力。
10.
家長應該想一想,你的小孩除了成績外,在社團活動的領導統御能力如何?如果平庸,他很可能只是會死背書的庸才,這一生都難有大發展。
11.
過去「十二年國教」,多元比序變成多錢(才藝競賽)、多勞(服務、幹部、社團),對弱勢愈不利,但是重點不是評比項目太多,而是教育部長沒消除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刻意製造弱勢族群的小孩無法具備五育均衡並重的能力。
12.
台灣教育不公平,不是在「超額比序」上或12年國教的考試制度上;不公平的地方在城鄉差距上面,偏鄉或弱勢族群的教育權益被教育部的權貴階級刻意犧牲,偏鄉學校各種專業師資嚴重缺乏,卻長期刻意不解決。
13. 加上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沒有努力消除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導致偏鄉學校專業師資嚴重缺乏,教育不公平的情況歷經數十年都無法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