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
Joseph Haydn / Symphony No. 52 in C minor (Kuijken)
【摘要2016.6.14. 采實文化】孩子在老是被批評的環境中長大,會變得容易批評他人;愛抱怨的父母所養大的孩子,孩子也會把抱怨掛在嘴邊;被威脅與處罰所教養出來的孩子,會用學著用威脅、處罰來控制他人。
孩子不是只會學父母說話,舉凡父母平常做的事,從行為舉止到待人接物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都會學習。七大負面壞習慣:1.批評 2.責備
3.抱怨 4.嘮叨5.威脅 6.懲罰
7.賄賂。
這七個不良習慣,會破壞人際關係,父母還是會「希望孩子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希望孩子了解這件事是不對的」,然後不自覺地使用這些壞習慣。事實上,如果對孩子一直嘮叨,孩子會知道反省,然後馬上改正行為,但是因為效果不會持續,就會演變成要不停地大聲責罵,於是親子關係逐漸被破壞,到最後同樣的事不管說幾次,孩子都聽不進父母說的話。
這七個不良習慣,代表著企圖想要控制別人。對孩子而言受制於最重要的父母,因為無法忽視父母的存在,所以心裡非常痛苦,於是只能逃避問題,或是當事情無法解決時就怪罪別人。
所謂「賄賂」乍看之下,不覺得這是破壞人際關係的行為,例如:「如果考試一百分,就買電動給你。」「如果你幫媽媽做家事,就給你零用錢喔。」「如果鋼琴比賽得獎,爸媽就帶你去遊樂園玩。」
這些全部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用來控制對方的方式,利用賄賂他人,其本質和威脅、懲罰不聽話的人是相同的,因為沒有人想被控制,於是人際關係變差。
這七個糟糕的壞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觀。把人際關係不良的原因推給周遭的人或環境,於是更加依賴用這些壞習慣去控制所有的事情。
相對於破壞人際關係的壞習慣,也有培養人際關係的好習慣。七種正向好習慣:1.傾聽
2.支持
3.鼓勵 4.尊敬 5.信任
6.包容
7.協調
這七個好習慣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謂良好的人際關係,馬上想到的大概就是朋友之間的交情。不論自己變得如何,好朋友都能給予包容,總是會為我著想。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這種堅定的信賴,所以會想要好好珍惜這份友誼,只要相處在一起就會感到幸福快樂。
話雖如此,我們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濫用了那七個壞習慣。而這些壞習慣帶給孩子的痛苦,是遠遠超乎大人們所想像的。無止盡地斥責,會讓孩子出現負面行為,因為孩子無法從父母的身邊逃離。
當再也承受不了痛苦的時候,孩子會開始發出危險訊號,於是產生了漠視、反駁、反抗、自閉、自殺、拒絕上學等問題行為,為的就是想從痛苦中解放出來。
如果不小心對孩子濫用了這些壞習慣,請誠實地向孩子道歉吧!「爸爸想要成為世界上最了解寶貝的人,但是爸爸覺得我今天說的話有點太過份了,下次會注意的。對不起。如果之後爸爸說話讓你覺得不舒服,一定要記得跟爸爸說喔!」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親子對話術》
李鈞震:
1.
家庭教育,最重要是父母以身作則,盡量避免不守信用。
2.
1.批評 2.責備
3.抱怨 4.嘮叨5.威脅 6.懲罰
7.賄賂。一般人要戒掉七大負面壞習慣,好像很困難;實際上,父母只要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具備一技之長,很容易就可以克服。
3.
正向好習慣:1.傾聽
2.支持
3.鼓勵 4.尊敬 5.信任
6.包容
7.協調。都做到其實很困難,幾乎台灣所有的政客、博士都做不到。
4.
做到正向好習慣,其實,也不是真的很困難,只要天天精讀二份報紙,讓自己博學多聞就可以了。問題是,台灣歷史上的總統,沒有一個人做得到。
5.
所有的人類都一樣,85%以上的行為與思想習慣,受制於遺傳基因與父母的生活習慣所影響。大多數的父母對於道德教條,說到做不到,因此子女非常容易養成對道德教條,說到做不到。
6.
台灣絕大多數的高中老師,對《論語》的內容,說到做不到,因此整個教育體系大都養成不守信用的生活習慣。台灣歷屆教育部長,沒有一個人以守信用聞名於社會。
7.
有守信用生活習慣的人,大都是社會上頂尖專業的人物。
8.
讓小孩子自由吧!如果父母都不是社會上頂尖專業的人物,就不要花心思與時間去教訓小孩子,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讓自己成為社會上的專業人士,並且博學多聞,小孩子因此會被涵化(潛移默化),這比任何口頭教育都有效。
9.
人類,只要具備頂尖的專業能力,加上博學多聞,一定會變得:很理性、善溝通、守信用與強大的精神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